近年来,教育培训几乎成风,各行各业都在搞培训,各种培训机构培训班应运而生,成为一种时尚和潮流,也让很多人看到了商机,请几个行内专家,讲几节课,然后象征性地搞个结业考核准,写篇文章,发一个证书,培训就算结束了,究竟这种培训能给受培训的人带来多大效果呢,如人饮水,冷暖自知。我就谈谈我参加的印象比较深刻的几次培训的感受和我关于教育培训的思考与建议吧。
第一次是1998年我刚参加工作时,出版局组织的一个为期大概一周多的培训。记得当时请的都是本省内几家出版社的骨干讲的课,主要讲的都是出版管理法规和业务知识,因为刚参加工作,听得特别认真,做了详细笔记,结业考试也还考得不错。最后是合影留念,感觉还蛮好的。虽然讲的都是出版基础知识,侧重于业务经验传授和案例分析,但是实用性还蛮强的,主讲人都很有口才,又都是自己切身体会,真切感人,并不是照本宣科,枯燥乏味,所以听起来还是很有兴味的。
第二次是2016年参加的一次学术出版培训 ,这次培训的专业性很强,请的讲课老师也很有水平,像中华书局学术出版中心主任俞国林讲到“裸书”的事儿给我印象非常深刻。因为我也曾编过一本裸书,即《江南家族文学总集(上海卷)》。当时主编胡晓明老师在国外,我没办法与他取得直接联系,之前又没有编辑过古籍整理和影印类图书,又没有经验,匆匆忙忙把书赶出来之后。后经我的一个在高校图书馆古籍部工作的好友提醒,才察觉这套影印的图书居然连出版说明或者编写说明都没有,也没有后记之类的,成了彻头彻尾的“裸书”。听他讲起他刚工作时编了一本“裸书”被前辈当做典型案例时,就更加羞愧万分。这次培训还有一个外研社老师讲的也特别好,非常实用,让人听了受益匪浅。
去年的培训,听了周百义老师讲的《敬畏出版》,我感触很深,因为近年来越发感觉出版行业有一种从朝阳产业变成夕阳产业的趋势,编辑无论在社会上还是在行内都没啥地位,也不再受人尊重,编辑工作不受重视。回来,我写了一篇《从“敬畏出版”谈起》,作为培训作业。‘
今年的培训,聂振宁老师 提到的出版情怀让我有些触动,我觉得自己之所以能在出版社干这么多年,可能还是对出版有一种情怀,故总是难以割舍。
简单比较一下去年和今年培训内容的异同。相同之处在于既有宏观的理论思考,出版趋势的分析,也有微观的技术指导和专业知识的传授。不同的地方在于:去年请的授课人多是业内专家,今年请的则不仅有业内同行还有其他行业比如通信行业人士比如《4G改变生活 5G改变社会》的主讲人项立刚就是从事通信行业的,讲授内容其实就是研发成果,讲课内容上去年只是局限于出版领域的问题比如《如何做好对外出版工作》《编辑应用文写作》《如何做好对外出版工作》《编辑学会开展编辑与作者通信》;今年则增加了一些跨行业的知识,尤其是技术方面。出版领域的问题今年也侧重于前沿问题和新技术的出现与运用,比如施其明的《出版融合的新模式和新渠道探索》、高国建《人工智能技术在图书编校排版上的应用》、王飚《新时代数字出版发展态势分析》,中国出版集团《数字出版的商业逻辑》。去年和今年培训内容雷同的有两方面:一是关于图书质量 ,二是关于主题出版,两次培训都讲到了。
分析一下两次培训的优缺点,去年主要偏重于专业知识讲解与经验传授,针对性和实用性很强,比较适合于基层员工尤其是新编辑;今年则侧重于宏观分析和出版趋势出版前沿问题如《出版融合的新模式和新渠道探索》《新时代数字出版发展态势分析》《数字出版的商业逻辑》,有的更像是一种产品宣传和研发技术的推广与使用如《人工智能技术在图书编校排版上的应用》《4G改变生活 5G改变社会》,商业气息比较浓郁,比较适合于领导层,对于一般员工来说,可以了解了解,却并不实用,有的讲课内容甚至都听太懂,毕竟行业不同,隔行如隔山。但是从拓展视野和增长见识角度来说,了解相关行业的发展趋势还是很有必要的。
总体感觉每次培训还都是有所收获的。只是从去年开始,我有些不想参加培训,因为单位通知我们每个人必须去,不去拿不到资格证书,必须连续三年都拿到培训资格证书才有编辑出版资格证,才有书号,我就觉得自己受到了要挟,本来是自己很想做的事突然被人逼着去做,本能地就有一种抵触,非常的不情愿。加上去年编辑《熊禀明文集》又特忙,一进办公楼,发现人去楼空,工作根本没办法做,就开始怀疑这样的培训对单位的发展究竟有多大好处,培训本来是促进工作的,结果变成了影响正常工作的进行。’今年就特别不想去可又不得不去,怀着矛盾的心情去听课,效果就很差。
我思考这种继续教育培训究竟有没有必要。思考的结果是有必要,因为社会发展很快,知识更新速度就像苹果手机换代一样,你刚买了7,8问世了,8还没玩够,9就开始销售了,不学习就会被时代淘汰,但是不应该强制培训,本来是人家主动自觉的好学上进的行为,却被弄成了被动的强迫式教育,不接受教育单位就失去了出版资质;不接受继续教育,就没办法评职称,这种强制性就把主动变成了被动。另外继续教育不能影响单位和员工的正常工作,现在哪个单位不忙,哪个人手上不是一堆活,为了参加继续教育,单位的活都不干了,大家集体参加教育。还有那些来培训的老师辛辛苦苦老远路跑来就为了讲几个小时课,对他们其实也是一种负担。现在网络如此发达,视频技术也很先进,为什么不能尝试采用网络视频教学,让大家随时随地去学呢。干嘛非要放下手中的活集中在一起学习。另外,培训课程既要有一定的前瞻性,又要有实用性。授课内容一定要实用、新鲜,能让大家感到听了受益良多,而不是说一些套话、一些老话。现在是信息密集型时代,如果你提供的信息不那么新,不足以吸引人,很快就被新的信息覆盖和吞没,那么这样的培训也没有多大意义和用处。另外还可以考虑增加一些师生互动环节,互相探讨,交流经验,进行脑力碰撞,也许还能碰撞出新的思想火花来,借此把单纯的知识传授变成一种情感的交流,培训就变得不那么单一、机械和乏味。
《出版科学》上最近发表了一篇关于继续教育的文章,详细分析了英国《书刊出版国家职业标准》,概括了其四个特点:全面性、前瞻性、实用性和灵活性,从顶层设计、职业视野和职业生涯规划总结出其对我国出版继续教育的几点启示。又在中华书局微信公众号上看到他们最近结束的“第二届传统文化图书业务培训”。颇受启发。我觉得继续教育培训要改变培训人员的被动消极状态可以尝试从以下几方面做些改变,或许能化被动为主动,变消极为积极:
一、变行政命令和利益捆绑为教育培训激励机制的建立与培训制度的完善。目前的职业培训热潮其实还是从西方职业教育的影响,从国外引进的新东西,虽然是一种时代发展的趋势,但是和我国职业教育的传统模式和职业发展的现实状况并不同步。可以说我们在职业教育基本上还是一个空白领域,既无相关的制度法规,也无宏观的统筹规划,风潮兴起,大家一拥而上,各自为政,各展身手,培训机构基本上是搭草台班子,自己唱戏自己看,摸着石子过河。唯一的好处就是能赚钱,有利可图,并未从实际需要出发,结合中国职业教育的传统模式。其实中国传统职业的教育其实就是师徒制的经验传授,典型的就是手工业的“拜师学艺”,是”口口相传“和”言传身教“,这种教育的好处是很实用。学用结合,在工作中学习,学以致用,知行合一,在用中领悟。学来的知识是“真知识”,不是浮在纸上记在脑子里却未必能派上用场只用来夸夸其谈的“假知识”,中国有句成语叫“纸上谈兵”,还有一句“纸上得来终觉浅,欲知此事终须行”,说的就是这种知识。这种教育的弊端就是太慢,往往一个学徒要出师的话至少需要三年,还要根据个人悟性,悟性好的学徒出师就很快,所以有一句话说:“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强调的就是个人领悟。当然这种职业教育模式在现代高速发展日新月异的信息社会就显得有些落伍了,于是需要引进和参考西人职业教育模式,加以革新,但是西人教育模式是在他们长期职业发展的过程中形成并发展成熟的,完全照搬过来未必就适用,即便强制执行也会引起人们抵触和反感,就像以前南方人一日三顿吃大米饭,去北方早晚吃馒头面条饺子花卷之类就很不习惯。要完全接受也得有个适应过程。所以消极被动自然难免,这是一种本能,要改变这种状况可以考虑采取适当的激励机制,就像商店为了招揽生意做一些优惠活动一样,网站论坛为了吸引人去做的一些趣味性的宣传一样,只有大家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了,愿意参与,才能谈得上发展与完善。
二、化需求为兴趣
继续教育的需求可能不只是上层和先知先觉者认识到的职业发展需求,其实基层员工都有这样的自我成长需求,但是需求和兴趣是两码事,需求未必就能成为兴趣。这就好比人们都意识到健康重要,运动锻炼有利健康,但是未必大家都有运动锻炼的兴趣,都有运动锻炼的习惯。这时候开一个健身房或者瑜伽馆最重要的工作其实是要引起大家的注意,激发消费者的兴趣,课程的设置和教练就很重要。课程的设置既要考虑到接受者的需求又要能激发他们的兴趣。具体到培训上我觉得前瞻性和现实性要结合起来,既要有针对性又要多样化,授课内容既要丰富多彩又要与专业紧密结合,形式既要灵活多变又万变不离其宗。
三、变培训为活动
现在通常的职业培训都是以授课形式进行的,集中一个月或者几天时间,请一些行内专家讲讲课,就像在学校听课一样,老师在台上正襟危坐地讲,一屋子人都乖乖地在座位上装模作样地听,然后一个摄影师在后面拍照,然后把照片发布到网上,作为总结,就像作秀一样,互相配合,心照不宣,其实到底大家在这段时间的培训学到了什么体验到了什么谁都不清楚。反正我的感受是无论讲台上的老师还是讲台下的听众都很受罪。如果换成交流互动式的活动形式,我想可能效果要好一点,至少双方不那么被动,至少培训显得有点活力和热情,不至于那么机械刻板。
四、把培训与业务结合起来
看中华书局办的那个“传统文化业务培训',我就觉得很有意思,很实用,说是培训其实就是业务开展,是行内人士的业务交流恳谈会,是社店之间的互相了解与沟通。通过培训,门店了解了出版社的产品生产线和出版历程,产品特点,出版社也了解了门店的需求。通过互动,彼此又增进了了解,加强了联系。双方均有收获。这种培训就非常实用,效果肯定也很好。而且时间不长,就三天,不影响彼此的正常工作。
总之,我觉得继续教育培训不能完全把西方的那一套拿来即用,必须结合中国传统职业教育模式,考虑中国目前职业发展的实际状况,参考使用,更不能见热潮就蜂拥而上,盲目地搞,为应付而去做,其实说心里话,我觉得中式“师徒制”比这种西式职业培训更实用,更合理,因为任何一种教育,都需要假以时日,需要时间的,经验是要在工作中积累的,自我成长是需要经验的积累加上个人的悟性,不是别人能在短时间内就能把你改变的,妄想三日一周几个月一年之内就把一只丑小鸭变成白天鹅,其实是很不实际的。培训只是掌握一些基础知识,了解一些大致趋向,开阔了视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