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网站首页    行业动态    江秋:呼唤方法的教育研究

江秋:呼唤方法的教育研究

阅读量:3830247 2019-10-27



这是一位知名学者昨天(10月25日)QQ空间的一段文字,转发,以饗各位读友。

学校里面教育研究方法和教育科学研究方法十多年以来一直由我来主持,这个课我很愿意上,因为他可以不断地让我反思自己研究的诡异性,促进自己发掘新的研究范式、研究视角、研究类型和研究方法。
教育研究到底有没有自己独特的方法?是不是都是借鉴社会学、心理学、经济学等学科的方法,加以机械地移植,甚至是套用?我们确实不好下这样的结论,也的确可以认为教育研究是所有学科研究当中最为复杂的一个学科,因为它不止牵涉到宏观,也牵涉到微观;不止牵涉到国计,而且还牵涉到民生;不止牵涉到人,而且还牵涉到事儿,甚至是大量的钱和物;不止研究人的心理,而且还要研究人的行为;不仅受制于政治,经济,文化,科学技术,人口,而且还受制于社会和家庭,甚至教育自身都可以成为自己的羁绊,反过来又作用于上述诸因素。但长期以来,我们去本着形式主义的做法,把这么复杂的东西给简单化了。
中国的教育研究长期以来特别喜欢思辨研究,不是说思辨研究不好,在很大程度上来讲,逻辑实证也是一种严谨的研究方式。但是进行逻辑实证,一是要有很好的推理判断能力,二是要有很强的胸怀和视野。也就是说你既有对规律的把握,也有相应的格局,还要有相应的时代责任。我就一直在想,为什么中国的政治学可以提出“一带一路”“人类命运共同体”,经济学能够提出“金砖国家”“亚投行”……,教育学却不能有这一样的大开大合呢?为什么人口学可以左右相应的人口政策,不管其正确的还是错误的,社会学可以推动诸如“减贫”“均衡”“公平正义”这样的命题,教育学搞了一个“素质教育”还是形式上轰轰烈烈,搞了个4%还是用了10多年才实现,搞个高等教育大众化也是亚洲金融危机的被动产物,搞个高考改革也让改革者流汗流泪又流血,搞个核心素养还让官方感觉到很头疼无法认可……
明天由华东师范大学最早倡导的教育实证研究的大会将迎来了第5届了,从早年北京师范大学开始倡导问题意识,终于到今天我们开始倡导方法意识,2013年应该是教育研究方法的觉醒之年。今年的动静搞得特别大,有16所高师院校同时参加,并且办了16个平行论坛,我看了一下这16个平行论坛的主题,觉得总体来讲还是偏向于质化研究,只不过对质化研究开始更加注重了用量的方法来辅助。我觉得这个大的方向是对的,因为教育现象毕竟不是一个单纯的模型或者是诸多变量的简单组合,纯粹的数学计量方法未必能够解决教育系统当中诸多的难题,建基于质性研究基础之上的量化分析会比较符合教育研究的本性。
这16个平行论坛当中有些新的研究方式还是让人眼前一亮的:比如社会网络分析技术、教育视频分析技术、教育大数据分析、教育案例分析等等,这些在过去的研究类型当中是比较少见的,另外这次大会单独办了一个混合研究,其实究竟什么是混合研究?好多人以为把定量和定性一结合就是混合了,这是一种绝对的误解,说实话我自己都不是很清楚,究竟什么是真正的教育混合研究?
前几天和在美国学习计量经济学的儿子,聊天的时候,有两点颇感差异:一个是只有大三的他已经开始着手想写学术论文了,并且运用的是R语言技术,而且还有很强的发表欲。不管结果如何,我觉得这些方面已经领先他诸多的同龄人;第2个就是他很想去讲解一下自己学过的经济学计量方法。的确,一种知识如果只是看了而不能表述出来,事实上你没有真正掌握,如果你能表述出来并且把它做了一遍,那你是彻彻底底地掌握了。他和我聊天当中有一句话,我觉得是非常有见地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是最重要的。的确对于尚不能够发现新问题的本科生来讲,如果能够从最基础的研究方法开始训练,打下很好的研究行为习惯,那么未来中国的教育研究,还真的有可能大有作为,去剔除我们长久以来所奉行的拍脑袋的教育研究……
期待着明天华东师大教育实证研究的大会吹来真正的教育研究方法之风,真正让教育研究拥有属于自己的范式、类型、方法。
我知道你在看哟

在线QQ咨询,点这里

QQ咨询

微信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