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面《文笔精华》蓝色文字,就可进入公众号。
仿佛订了一份杂志,想看就看。

‖小说散文诗歌·中国故事·纯文学的世界‖
投稿作者请提供:作者作品+作者简介+作者照片

参观阿芙乐尔巡洋舰遐想
作者:严晓君
这就是阿芙乐尔巡洋舰。五六十年前,我们这一代人都看过电影《列宁在十月》。电影中它的一声炮响,象征着沙俄政权的东宫大门被打开了,无数起义的士兵和群众蜂拥而入,一种旧制度土崩瓦解……主导这场历史巨变的人物就是列宁。在电影中,列宁以带有磁性的演说,尤其是说到激情迸发之时,右手伸向空中用力一挥的迷人姿势,极富感染力的煽情让无数观众几十年后仍然记忆犹新。我们就是这样开始认识列宁和他的十月革命的。因为他,人类历史上一种新的社会制度光荣开启,人类梦想千年的大同世界开始勇敢尝试,由马克思构想的人类发展前景第一次完成了从理论到实践的惊人跃升……
从少年时代到现在,时间已过去五十年。列宁和他的十月革命已经过去了一百年。而一百年正是法国历史学大师布罗代尔考量历史的一个时间单位。他认为在一百年内发生的任何一件单个事情都是微不足道的,只有将一百年内发生的所有影响人类生活的重要事件和它们的相关因素叠加起来,才能看清历史真面目。那么眼下,我看着阿芙乐尔巡洋舰静静地泊在涅瓦河上既熟悉又陌生,我能叠加一些什么呢?。(前几年我读了《全球通史》知道了十月革命只死了五个人,包括阿芙乐尔巡洋舰上一名误伤的士兵)眼前的它没有一丝威风,甚至毫无生气。像古董一样在展览馆的橱窗里供人浏览、被记忆选择、从多角度品识……那么列宁呢?全世界都知道,列宁在红场上的一座陵墓里永远闭上了眼睛(可惜我两次前往拜谒都未如愿,这是此次俄罗斯旅行最大的遗憾)。他已经看不到被他打碎的沙俄时代的双头鹰国徽如今又重新飞回来了,看不到他曾经作为旗手的克里姆林宫顶上的那面红旗,在一个寒冬的夜晚没有任何抗议的平静降落,平静到红场上甚至寂寥无人。只有一名中国驻俄罗斯大使馆官员莫名惊诧的望着这一幕。很多年后,他在书中回忆这个夜晚依然情绪激动……
哦,阿芙乐尔巡洋舰的一声炮响,十月革命一夜成功;克里姆林宫红旗落地,苏共执掌七十多年的政权一夜崩溃。真所谓“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这引发多少人的惊诧恐慌、质疑沉思和幸灾乐祸。
不过,就在当下,我告诫自己要有一丝平静的笃信:时间之书还未合上,对人、对事、对历史,仅凭道听途说、掐头去尾的传闻,读几页残缺破旧的论证和八卦一样的戏说就妄加非议是会落下笑柄的。谁能告诉我,今后的俄罗斯再也不会被一种新的力量打碎?红旗永远不会在克里姆林宫上空飘扬了?普京之后就没有变数了吗?当下的一百年才走了五分之一,我认为社会主义的探索之路还有很长时间必须经受考验,邓小平的改革开放之路,就是一条勇敢而又伟大的航路,已经找到了许多成功的方法,至于错误和失误任人评说……
还是老康德说的好:“一切变化的,永远存在,而变化的仅是它的形态”。历史朝前看往往是一片迷雾,往后看都是圣人。谁能勘破历史迷一般的眼神?

【作者简介】严晓君,1957年生,退休前供职于长宁区省吾中学,任语文教师。年轻时在西宫写作班写点诗歌,发过少量作品。提前四年内退。此后开始专心读书和国内外旅行,写了一点游记,获得朋友圈的文友肯定。

《文笔精华》微刊团队人员
名誉主编:董守和、沈裕慎
顾问:依凝、刘畅、韩建付
编委:朱超群、闻忆、吴开楠、张文龙、周劲草
《文笔精华》公众号投稿邮箱:
1050660889@qq.com
◆《文笔精华》微刊主编:朱超群
◆《文笔精华》微刊执编:闻忆
《文笔精华》微刊,中国龙文学奖征文时基地;
《文笔精华》微刊,是《西桥东亭》《上海散文》两份杂志的撰稿基地;
《文笔精华》微刊,是中国现代作家协会在上海分会的作品征文和交流平台;
《文笔精华》微刊,曾经是《上海工匠漫谈》征文的征文和撰稿基地;
《文笔精华》微刊,是所有投稿者,包括作家、诗人和文学爱好者,作品交流的场所。
《文笔精华》微刊所投作品,作者原创,文责自负。
投稿二个星期内不发表作品,作者可自行处理。
从2019年6月1日起《文笔精华》微刊上发表作品,新增稿费和奖励条例:
★凡在《文笔精华》微刊上发表作品,1个自然月内获得读者打赏超过20元部分,按百分之五十发放稿费,第2个月上旬结算,并按红包方式发放作者。余额为平台运营费用。
★凡在《文笔精华》微刊上发表作品,单篇月点击率超过1000次的,一次性奖励此文作者稿费10元。在作品发表后第2个自然月上旬结算,并按红包方式发放作者。
★稿费联系人:朱超群,微信号:18930264132
原创作品,文责自负,欢迎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