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十三届珞珈国是论坛
“大国善治:共和国七十年的治理实践与理论”
获奖名单
一等奖
宁悦 北京大学 博士生
《国家机器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生成机制》
肖龙 南京大学 博士生
《资源禀赋与公众参与:
项目进村中的村干部角色及村庄治理型态》
李雪松 武汉大学 博士生
《政策工具何以反映政策价值:一项溯源性分析
——基于H省W市综合行政执法模式的经验证据》
汤齐山 武汉大学 博士生
《“智能政治”:人工智能时代的政治发展方向》
靳永广 华中师范大学 博士生
《权力表征、符号策略与传统公共空间存续
——S村朱氏祠堂近70年功能变迁考察》
杨婧 武汉大学 硕士生
《技术治理“失灵”的权力逻辑
——以国家精准扶贫第三方评估为例》
吴丰 华中科技大学 博士生
《中国汽车制造业升级的公共风险及其治理》
陈浩 武汉大学 博士生
《方言能力与流动人口城镇居留意愿》
王亚星 南京农业大学 硕士生
《新中国70年宅基地制度研究:
历史演变、多重逻辑与变迁机理》
卫劭华 武汉大学 硕士生
《多向度逻辑的冲突与敛合:
环境冲突事件中地方政府运作逻辑的一个新解释》?
二等奖
卢艳齐 武汉大学 博士生
《统合式引领:乡村共治结构中的党社关系
——基于江西省C镇“党建+商会”的案例》
王晓慧 武汉大学 博士生
《人工智能时代老年健康管理的重塑与聚合研究》
廖福崇 复旦大学 博士生
《基本公共服务与民生获得感
——宏观和微观证据》
齐闯 北京师范大学 博士生
《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实践旨趣与时代特征
——基于唯物史观及体制创新的解读视角》
覃晓倩 中南民族大学 硕士生
《邻避冲突型环保项目中第三方主体作用方式研究
——基于两个案例的对比》
孙丽 吉林大学 硕士生
《问责与容错:机制衔接与优化》
陈涛 华中师范大学 博士生
《公共政策外部性:以脱贫攻坚为研究对象
——基于豫、渝、蒙、宁、辽五省十县的调查》
郭松 华中师范大学 博士生
《新时代农村社区建设视野下的村民自治单元选择和建设
——基于对全国24个村民小组自治试点单位的比较分析》
王锐 武汉大学 博士生
《空间政治学的三维分析框架》
张昊楠/刘太钢 中国人民大学 硕士生/教授
《作为公共问题的“脱单”与“脱单”中的政府责任
——基于需求溢出理论的分析》
黎赵/张桂凤 厦门大学 博士生/博士生
《慈善组织向社会企业转型:逻辑、困境及其超越
——以龙州县孝行天下养老服务中心为例》
编辑 | 刘家红 苏冠英
审核 | 程鹃 黄小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