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上为广告推广

好朋友发微信:
“方便借我5000块钱吗?急用!”
警惕的你第一感觉:骗子?
但是如果是发语音呢?

最近,
南京陈先生的好兄弟王某
通过微信向他借5000块钱。
陈先生特地留了个心眼,
直到听见对方的语音才转了账。
即便如此,
陈先生还是上当了……陈先生气愤地表示,如果当时没有听到王某的语音,这钱肯定不会转出去。“就是我朋友的声音,一模一样,我就被语音干扰了!”

民警表示,从语音的声音判断,和王某的声音极其相似,所以陈先生信以为真。
钱转出去后,陈先生又打了通电话给王某确认,这才发现王某的微信被盗了,刚刚向自己借钱的根本不是王某。

目前,南京江宁警方对此案展开调查。
10元可买上千条语音内容
据媒体报道,打开某电商平台,输入"语音包"关键词,很快,十几件相关商品就跳了出来,售价从10元到99元不等。其中销量最高的,有36人购买。据一位商家介绍,支付10元,他们可以提供1000条女声的微信语音信息,只要安装了能转发语音信息的微信插件,就可以将这些不属于自己的声音信息发送给他人。

语音内容涵盖日常聊天的多个方面,问好、道歉、自我介绍、甚至索要红包等内容,均有涉及。如果想要其他内容,还可以按照2元每条的价格进行私人定制。
卖家表示,按照指定价格购买了商品之后,就可以将这些语音包发送给他人。如在软件中输入对应的序号,就可以发出不同内容不同风格的女声语音信息。
平台或须担责
对于这种买卖社交语音包的现象,中央财经大学法学院副教授朱晓峰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语音包的声音
如果声音是由电脑合成而没有模仿任何自然人尤其是社会公众人物的声音,那么该语音包制作者的合法权利应予保护;
如果声音是由电脑合成但模仿了他人尤其是社会公众人物的声音,在未取得被模仿者同意的前提下,相应的制作行为存在侵犯他人人格利益的不法性,受侵权责任法调整。语音包的内容
未模仿他人的声音或者经他人同意而模仿他人声音制作的语音包,如果内容并没有色情、暴力等法律法规禁止传播的成分,那么对于相应语音包的买卖应交由私法调整,公法不宜过度介入;
如果语音包的内容涉及法律禁止的色情、暴力等,那么相应的制作和买卖行为可能会纳入公法的调整范畴,受到刑法等的规范。
语音包的使用
对于未模仿他人的声音或者经他人同意而模仿他人声音制作的语音包,在语音包内容合法而被买受人用于诈骗等非法目的时,制作人和出卖人原则上不应承担法律责任,而是应该由具体实施不法行为的人,如诈骗者,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在中国传媒大学文法学部副部长、网络法与知识产权研究中心主任王四新看来,买卖语音包这种现象本身不产生社会价值。也就是说,这种买卖不像其他的买卖有合法的、正当的目的,如买衣服、买鞋等。一旦利用买卖的语音从事非法获利,引诱他人和自己发生虚假交易,就是一种违法犯罪行为,是一种典型的利用高科技进行诈骗的行为。

“刑法里有关诈骗的相关法律规定完全适用于这种情况,可以用刑法中的诈骗罪来打击这类行为。”王四新说。法条链接: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 诈骗罪 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王四新认为,平台如果发现语音交易行为,应当对其进行跟踪,采取警告,甚至可以阻止交易进行,如果发现非法交易,应立即拉入黑名单,对情节严重的进行封号处理,还可以向司法机关举报。掉入社交陷阱 如何处理?
7月11日,宁波鄞州公安分局姜山派出所破获了一起“社交类”诈骗案,抓获了犯罪嫌疑人邓某。
自2019年3月份以来,男子邓某通过某社交软件,注册了多个女性账号。邓某在与受害人的聊天中,为了骗取受害人的信任,专门通过语音包软件用下载的女性声音和受害人聊天。

江苏省反通讯网络诈骗中心三级警长陈丽萍分析:“犯罪嫌疑人要对自己的形象进行包装,比如包装成‘白富美’或者‘高富帅’的形象,如果他们在使用美女或者帅哥头像的同时,再辅助用这样的语音包,给你听到比较甜美或者比较有磁性的男性声音,会有更好的心理引导作用。”
如果遇到网络诈骗别慌!以下6招来应对

No.1
保持冷静 确定损失
当遭遇了网络诈骗,我们需要尽量保持冷静,切莫慌张。首先,我们要确定自己的损失,如:钱财、物品等,可以列出损失清单,供报案所用。
No.2
尽快报警 防止二次受骗
确定了损失之后,我们必须尽快报警,切不可再联系网络诈骗者,防止二次受骗,轻信了其提供的退款、退物的谎言。
No.3
想尽办法 及时止损
报警之后,我们可以想办法进行止损,如尽快联系银行或快递公司等。若为网银诈骗,且有保存诈骗者开户及账号信息的话,可立即登录对方开户行的网银和电话银行,输入对方的账号后,故意输错三次登录密码,这样对方的网银转账跟电话银行转账功能就会被暂时冻结24小时。
No.4
搜集证据 妥善保存
网络诈骗者一般都是通过媒介和被害人接触联系,首先受害者要保存所有证据,以及交易记录,最好有银行的交易记录,还要网络聊天记录,与对方的联系方式。
No.5
选择正确的报案地点
被骗人可以向案发地、诈骗行为实施地、嫌疑人住所地报案,如若你知道犯罪嫌疑人在哪,也可以去其所在地报案,两地警方任何一方接到报案后均应受理(受理并非立案)。
No.6
网络诈骗的立案标准
根据司法解释的规定,诈骗公私财物价值三千元至一万元以上、三万元至十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上的应当分别认定为刑法第266条规定的“数额较大”、“数额巨大”、“数额特别巨大”。
对因数额较小没有达到2000元,尚不构成诈骗罪的报案只予以登记报案。当然,如果受害人众多,骗子的手段恶劣也可能予以立案。

温馨提醒
在社交软件上与陌生人交友要谨慎,要核实对方身份,特别要注意以种种借口不见面,却找你借钱、消费、游戏充值的社交对象。在发现被骗后,应保存好相关证据,立即拨打110报案。
诈骗“套路”又升级
转发告知身边人!-END-来源:法制日报、苏州普法、江苏新闻
欢迎投稿
宁夏事儿正在征集你们身边的新闻线索! 身边的温馨一幕、搞笑事件、感人瞬间、情感故事、榜样故事、正能量行为、不文明行为曝光等等,欢迎各位粉丝积极投稿!
广告合作电话:17752362255
精 选 推 荐
(点击图片可直接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