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网站首页    行业动态    向导教育实验方案

向导教育实验方案

阅读量:3691345 2019-10-23


【中国科教扶贫网编辑室推荐函】
编辑部:
此方案是李岚清副总理1987推动“素质教育”,经徐官保代为呈送《向导教学法实验报告》,江苏石油勘探局秦文彩局长批示“请予支持”后,1998张俊杰先生由扬州石化厂重返洪泽教培中心,制订全面深化教改实验方案。因为需要多方面实验协同进行,限于客观认识的阻滞,实验方案未能全面推动。
2014《中国教育科学》杂志编辑部发起“深化师生关系讨论,推进教育改革实验”,2018《中国教师报》发起全国讨论“教师到底是什么”,各地教师热烈参与讨论得到出“教师是学生成长路上的向导”的共识,各地开展“全面深化教改实验”条件成熟势在必行。
为此,中国科教扶贫网编辑室将《向导教育实验方案》原稿提供各地教师参考。忱愿抛砖引玉再接再励。
中国科教扶贫网编辑室
2019.10.8
 
【《向导教学法实验报告》原文】
 
向导教育实验方案
 
张俊杰 (中石化江苏石油教育基地)
 
一、教改思想基础
1、马克思把“人以一种全面的方式,也就是说,作为一个完整的人,占有自己全面的本质”作为人发展的理想目标,认为私有制只有在个人得到全面发展条件下才能消灭,共产主义革命本身就是个人自由发展的共同条件。确立人是认识和实践的主体,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马克思教育基本思想。
2、传统教育思想忽视受教育者的主体性,凯洛夫的《教育学》形成了根深蒂固的“教师决定”论,随着“应试教育” 的恶性膨胀,严重地压抑青少年身心健康全面发展,使学校教育日渐背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在教育过程中,教育目标和内容,是根据社会需要和学生实际制订的教材;学生和教师分别作为主体展开双边活动,学生把握教育内容实现教育目标是一条主线,教师围绕这条主线积极主动地提供向导服务。只有这样,才能确立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才能实现“充分发掘培养人自身潜在能力”的最高目标。
3、知识是能力的结晶,能力是知识的表现,自主性思考和实践是其相互转化的桥梁。知识分为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间接经验是他人直接经验的积累。学校课堂教育以学习间接经验为主,学习的目的在于社会实践的应用和发展。这就要求课堂教学必须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课堂教学是学生全面素质教育的主渠道。
4、人的一生至少有四分之三时间要靠自学,知识经济社会知识更新日益加快,继续教育和终生教育是学习型社会的显著特征。所以,素质教育课堂教学培养学生以自学辅导为主,逐渐形成掌握知识、应用知识和探索知识的能力,是新世纪知识创新的迫切需要。
5、青少年是社会主义现代化未来建设的主人,要从小加强自理、自立、自治的主人翁教育,三位一体循序渐进,自己学会管理自己,在集体活动中增强组织协调能力,结合劳动教育提倡社会服务和奉献精神;不断发展优秀的非智力情感素质和道德习惯,培养互助合作和自助、自救、自我发展能力,成为具备民主法制意识的“四有”新人。
二、向导教育原则
1、学生主体性原则:在整个教育教学过程中,学校、社会、家庭是学生主动学习的条件,学生应始终处于认识和实践的主体地位;这就要不断激励学生的内在求知动力,独立思考、积极探索、坚持不懈、勇于创新,自主、主动、能动、自由、有目的地展开学习活动。
2、教师向导性原则:社会主义的本质决定了劳动人民相互之间的服务关系,“领导就是服务”应该成为我们的座右铭,邓小平同志愿意为教育当好后勤部长。在教学活动中,教师作为组织者必须发挥向导服务作用,要想学生之所想,提供学生之所需,才能保证学生在认识和实践活动中的主体地位。
3、教育全面性原则:主要包括三个要求,其一是教育目标的全面性,德智体美劳诸方面全面发展;其二是教育对象的全面性,既要因材施教又要长善救失,充分发掘每一个学生的潜在能力;其三是教育方式的全面性,也就是说,课堂教学、课外活动、管理教育、社会实践,要构成教育的全方位系统工程,才能形成合力实现素质全面发展目标。
4、自学主导性原则:自学是学生主体性在教学过程中的主要表现,教师的主要任务是创设教学环境,把学生已有知识最近区域与新的教学内容紧密连接起来,在自学、巩固、提高过程中,开展激励、诱导、评价、反馈、调整活动,使学生始终处于生动活波主动发展的良好状态。
5、素质发展性原则:这是素质教育的根本目的,也是上述教育原则有效实施的必然结果,其实质是“充分发掘培养青少年潜在能力”,是相对的动态的人类教育的最大化。这一原则既规定了向导教育的发展方向,又规定了教育过程和教育效果评价的内容和标准。
三、向导教育深化改革行动口号
1、深化教改  科研兴校
2、学生为主体  教师为向导
3、开发潜能  全面发展
4、手脑并用  一专多能
5、互助合作  团结进步
6、自理自立自治  自尊自信自律
7、教改育人才  科研出专家
8、做学习主人  创幸福人生
四、进一步教改研究实验规划
1、江苏油田技校1980年代后期已进行课堂教学改革实验,并于1992年量化评估总结写出实验报告,论文《向导教学法初探》已经中央教科所专家组评审编入《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论文选》由光明日报社正式出版。
2、1999年3月至1999年7月,组织各科教师根据向导教学法原则,借鉴1992年实验报告总结的课堂教学模式,深入研究实验探索确立各学科课堂教学的基本模式。要求每个实验教师学期末提供两篇实验教学的最佳教案,经评审汇编成册《向导教学法各科案例》(50-100篇),提供扩大实验的范例并修改完善争取出版。
3、1999年9月至2000年1月,进一步修改完善各科课堂教学模式,组织优质实验课观摩、交流和评奖,不随便干扰实验课教师积极探索教改方法。同时,广泛征求师生课程设置和教材编写配套改革意见和建议,制订进一步加强基础培养特长的总体教学改革计划,争取三年内分项分步实施。实验教师撰写论文汇编《向导教学法论文选》争取出版。
4、2000年3月至2003年9月,分项分步制订并实施向导教育系统改革方案,组织理论研究和试验探讨,完成实验总结报告上报评审。实验教师撰写论文汇编《向导教育研究实验论文精选》出版,分别组织广泛的专题学术研讨会,在全面深入研究成果基础上,组织编写小组完成《向导教育学导论》专著,向国家申报教育科研成果奖。
5、2003年9月至2008年9月,申请“向导教育学系统研究实验”国家重点课题研究立项,在中央教科所指导下组建“向导教育研究所”,与各地教育部门建立教改协作关系,全面系统展开理论研究和学校向导教育整体模式实验。争取江苏油田技校30年校庆前完成课题综合研究实验项目,召开各种类型“向导教育学理论和实践研讨会”,组织教育专家组研究整理长期积累的实验资料和理论文章,统筹分工撰写《向导教育学》作为教育科研成果出版。这是顺应教育发展方向的重大课题,是新世纪赋予我们的难得机遇和历史使命。
五、向导教育实验主要目标
1、学生动手动脑主动学习,课堂教学素质达标;
2、学生素质全面一专多能,既有深造基础又有专业特长;
3、学校和教师整体素质不断提高,教育培训项目、层次和范围扩大,毕业生适应市场竞争能力显著增强;
4、不断推广教改实验成果,产生良好社会效益和深远影响;
5、把江苏石油学校建设成为有特色的与国际接轨的一流教育培训基地,更有效地为科教兴国和江苏油田发展服务。
六、推进向导教育改革实验措施
1、1998年11月至1999年1月,江苏油田技校领导动员和组织全校教职工学习《邓小平教育理论学习纲要》,广泛介绍与学习全国素质教育理论和先进经验,组织舆论宣传和深入学习的指导小组,具体贯彻落实到基层每一个教职工,彻底转变传统教育观念,形成党员带头全体师生行动积极参加素质教育改革的热潮;
2、由学校领导和有关科室负责人组成教改领导小组,下设教育科学研究室,由教改主管领导兼任主任,由文科、理科和实践课骨干教师任教研员,负责教改子科目的编排、分工、检查、督促,主持各科教育素质目标制定、总结和评价,以及素质教育资料汇总、存档与计划联络和活动组织工作。
3、要求图书馆、实验室、电化教室和宣传保障后勤部门,及时为教改提供支持和协助,逐步加强校团委和学生会组织建设,配合教改实验积极发挥作用。
4、制订教改活动和实验成果具体考核和奖励办法,把教改实验目标完成和教改成果与职工晋升和经济利益联系起来,力促全员积极参与素质教育改革。
5、争取省级课题立项和局党政领导支持,与油田各校和尽可能广泛的教育部门建立协作关系,申请加入中国教育学会成为团体和个人会员,与教育科研专家建立联系并经常取得教育理论和实践的指导。
七、课题组名单和教改子科目待定,按教改研究实验活动年度计划,每年1月申报专项实验经费。
附言:超前的探索和认识,往往是粗浅和幼稚的,容易被人误解和忽视。但客观规律是不可阻挡的,新生事物经历曲折的道路必然走向光明的前途,必会得到未来的认同和历史的肯定。
历史的机遇青睐深谋远虑的青年,艰辛和屈辱是成功和光荣的坚硬外壳,只有坚持不懈和无私奉献才能创造辉煌的人生价值。21世纪新教育开拓的希望在于青年!
一九九八年十月二十八日
 
【编后语】
中国科教扶贫网编辑室推荐来的《向导教育实验方案》,虽然我《中国教育科学》杂志2014年已经发表,并且同时向全国发起了“深化师生关系讨论,推进教育改革实验”的号召,还得到了《中国教师报》《中国教育报》等的响应,各地教师热烈参与讨论得到“教师是学生成长路上的向导”的共识,但是至今行动仍然迟缓。根据我刊总编汪广仁教授最近的指示,今天公众号“汪广仁”发表《向导教育实验方案》订正稿,希望各地加紧开展“全面深化教改实验”,真正推动“素质教育”,造福于子孙后代。

(《中国教育科学》2014年第5期彩封2)
 
附公益征稿信息:
公众号与期刊杂志欢迎投稿
微信公众号“汪广仁”与《中国教育科学》杂志,热忱欢迎各行各业人士发表教科文卫政经·诗词歌赋书画等各种作品。
一、规格标准:
1.微信公众号:每次可发1600字符以内作品(含作者简介、通联)及彩照(1-3张)。作品篇幅太长,则分数次发表;凡是格律诗词,请确认并标注某绝某律某韵或词牌名。
2.期刊杂志:来稿800-10000字符为宜。正文前请提炼出摘要和关键词,正文后注明主要参考文献书目,附100字左右作者扼要简介及通联。
二、联系方式:
作品等统一使用word文档格式(图片则用JPG格式)以附件形式发送到邮箱 zgjykx@126.com(标明投稿“公众号”或“期刊杂志”);咨询请加微信:Q1901969508或QQ:931441090。
三、特别声明:
1.凡是已经在其它地方发表过的作品,投稿时请一定标明原发表处的公众号或期刊名称及发表时间,以便做技术处理以免侵权,否则后果自负。
2.凡是已经投稿我处的作品,在我处通知采用但还没有正式发表之前不能发往其它地方,否则出现纸质期刊、电子网络平台之间的版权纠纷后果自负。
3.凡是发表于本刊所属微信群、QQ群的作品,均视为作者无偿投稿,本刊及所属公众号有权免费发表让读者免费阅读。
祝您心想事成、生活愉快!
《中国教育科学》杂志社
公众号“汪广仁”主编办

在线QQ咨询,点这里

QQ咨询

微信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