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长工先后出国、留校、任教、担任重工业部副部长、军政大学副校长、全国人大代表等职务。他大多从事幕后政治工作,所以基本上不可能授衔。何长功为什么没有得到第九红军军团的重用,是被张国焘吸引的,这也是何长功不再被毛泽东重用的重要原因。事实上,贺长功是当时毛泽东身边最受欢迎的人,毛泽东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他。但中央红军与张国焘的红四军会师时,特别是毛尔盖会议后,何长功的红九军改为32军,直接隶属于张国焘的左路军。在张国焘错误的逃避现实路线下,何长工一时迷失方向,没有坚定地站在毛泽东一边。这成为他历史命运的转折点。
从那时起,毛泽东身边就再也没有长期的工人了,他似乎马上就消失了。毛泽东安排他在后方接受军事教育。从那时起,他就远离了权力中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以他对革命的贡献,至少可以被任命为将军,可以被列入党的核心机关政治局。但建国后,他只被任命为地质部副部长。幸运的是,何长工不是一个痴迷权力的人。他欣然接受党的任命,埋头苦干地质工作,孜孜不倦地追求,取得了许多成绩。但是,文革以后,他仍然无法逃脱政治迫害,被毛泽东称为“反党、反社会”,其罪行非同寻常。何长工受到了指责,他愤怒地写信给毛泽东,表示不赞成。”我为被主席批评而感到羞愧和遗憾。
1919年,我在北京长辛店法国勤工俭学预备班认识你,在秋收起义中跟随主席来到井冈山。我是在主席的长期教育和训练下长大的。我从来没有想到,主席几十年来训练我,实际上训练了一个反党分子。不仅我个人感到遗憾,而且我认为主席也将深感遗憾。请主席不要听信别人的诽谤,把昨天的英雄变成今天的罪魁祸首,把昨天的同志变成今天的敌人。半个世纪以来,对张国焘路线的挥之不去的恐惧,一直萦绕在何长工心中。1980年10月,何老谈起了张国焘的路线,这条路线心态非常平和。何长功是军事上的通才,但他在政治上有点幼稚。他的不同生活是由于他缺乏政治敏感性。何长工为何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没有任命重工业部副部长、代理部长?1952年任地质部副部长、党组书记(部长为李四光)。这些都是地方职位,不可能有头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