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室安全防范措施
在实验室中,难免因为一些潜在原因或者人为因素导致安全事故,尤其是在化学实验室中,安全是非常重要的,它常常潜藏着诸如发生爆炸、着火、中毒、灼伤、割伤、触电等危险事件。
化学实验室安全防范措施有哪些?
概括地说,就是有效地防割伤、防火、防毒、防爆、防烧伤以及设备仪器的规范使用,尤其是一些带有辐射性的设备更需要穿上防化服进入实验室。
01、防割伤
大部分割伤事故是在切割玻璃管或装置仪器时不符合操作规程而发生的,要预防割伤事故应注意:
1.切割玻璃管和玻璃棒时不可用力过猛,玻璃管和玻璃棒的断裂面很锋利,容易割破皮肤,必须把断裂面烧熔使它变得光滑才能使用。
2.把玻璃管插入橡皮管或橡皮塞时,要选择适当大小的孔径。切不可用力过猛,以防玻璃管折断而割伤手掌。
3.使用钻孔器时,应该把塞子放在木块上操作,切不可用手握住塞子的另一端。
4.使用玻璃仪器前,要先检查是否有破损,以免装置仪器时发生割伤事故。
5、装置玻璃仪器时,铁夹上要包以橡皮垫。拆卸时,握手处要用布包裹,以防玻璃仪器破裂。
02、防烧伤
要预防烧伤,必须在实验时谨慎从事,细心处理。
(1)切勿使过冷过热的物体和身体接触,不直接用手取用化学药品,取用危险药品时要先带上橡皮手套。
(2)烧伤后要先检查烧伤情况,皮肤红肿发痛的轻伤,一般可以用冷水冲洗,或使伤部分浸在不断更换的冷水中以减少疼痛。
(3)如果烧伤部分已经起泡或发棕黑色等现象,只可用干的消毒纱布敷贴伤处,以防感染,并立即就医治疗。
03、防失火
防范化学实验室内发生失火事故,要时刻提高警惕,加强责任感。
万一实验室失火,也不要惊慌失措,沉着处理。应停止加热,熄灭火种,关闭通风器,停止送风,拉开电闸,切断电源,撤去火区和周围的一切可燃物,以防火势蔓延。
①如果是泼翻酒精灯在桌面上着火燃烧,只要用湿布盖没,就能熄灭。
②如果身上的衣服着火,切勿乱跑,可用棉毯或石棉布包裹,隔绝着火处的空气,也可躺在地上打几个翻滚将火压灭。
③水是最容易取得的灭火剂,但是一般有机溶剂和金属钠、钾等着火时绝对不可用水灭火,否则会扩大燃烧面积造成更大的火灾。
④沙可以隔绝空气,扑灭火焰,但是对某些仪器如电动机,电器设备等有损害作用,切不可用。
04、防中毒
化学药品大多数是有毒的,又是因为我们经常接触而对它们的毒性不大在意,因而造成中毒事故。
为了预防发生中毒事故,实验室内应采取下列措施:
(1)实验室内应有良好的通风设备,使空气畅通。做有毒气体或有烟雾产生的实验应尽可能在通风橱内进行。
(2)禁止在实验室内存放食物或进食,不用实验仪器盛放食物,不用烧杯盛水喝。
(3)有毒物质不能倒入水槽,要倒在专设的废液缸里,经过处理后才可倾弃。
(4)皮肤上如有破伤应包扎好,注意不能接触有毒试剂,否则毒物会经伤口而侵入体内。
(5)实验完毕后要用水把手清洗干净。清洗时不宜用热水,因为热水会使皮肤上的毛孔张开,毒物更容易侵入。
05、防触电
随着教学手段的现代化,使用电器设备的实验将会增多,学生的用电实验也会增加。
当使用电器设备时,必须将手擦干,并不与电源直接接触。
注意不可把电器设备的软线直接勾挂在电源上。不要弄湿电线,不要让化学试剂沾染在电线上。
注意:如遇失火应先切断电源。
06、防爆炸
实验室发生爆炸事故是由于忽视了爆炸物的危害性,粗心大意而造成的。
如何预防爆炸?
要熟悉物质的性质,了解发生爆炸的原因,慎重处理。
要提高警惕,加强检查,切勿把应注意和处理的事项认为是细微小事而被忽视。
要严格遵守实验操作规程,该检查纯度的必须检查。哪些试剂应先加,哪些试剂应后加,快加慢加,加多加少都应慎重。
文 | 赵梦莹
编 | 赵梦莹
图 | 美宣部 &网络
材料学院学生会公众号
长按识别二维码获取更多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