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7日下午,2019年度第三场哲学“专业认知”交流会在东九楼D212举行。廖晓炜老师做交流分享,题目是“如何‘看’见那智慧之光——谈谈如何学习哲学”。哲学系副主任徐敏主持。哲学系李明书老师、辅导员常文雅老师、2019级哲学本科生和部分2017级、2018级哲学本科生参加交流会。交流开始前,徐敏简要介绍廖晓炜老师。廖老师是我院哲学专业2002级本科生,也是该专业第二届本科生,毕业后留校读硕士,在武汉大学攻读博士学位,研究方向是中国哲学。2011年,博士毕业后回母校任教。廖老师曾在《哲学与文化月刊》《汉语基督教学术评论》《鹅湖月刊》《哲学动态》等重要哲学期刊发表论文数十篇,堪称中国哲学领域青年人才中的佼佼者。现任哲学系主任。
廖老师首先分享了自己在华中大的求学经历。当时,哲学专业师资非常有限,只有十几位哲学老师。同学们常常自发组织读书会来满足旺盛的求知欲,阅读各个方向的经典。虽然不怎么读的懂,但是,大家都非常开心。廖老师希望同学们珍惜哲学系现在“大师云集”的师资团队,并鼓励大家多与老师交流沟通。
廖老师的经验分享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是”哲学地阅读经典”。何谓经典?他认为,经典就是最伟大的心灵留下来的伟大的书。他以《孟子·公孙丑上》为例,孟子通过“乍看孺子落井”的思想实验论证人性本善。他提醒同学们要从哲学辩论的角度看经典,不能仅仅当故事来读。之后,廖老师解读荀子的《性恶篇》。荀子同样借助思想实验,不过说明的是反面论点,人性本恶。他认为,二人的论述都非常精彩,这些作品都在哲学经典之列。第二部分是“哲学与哲学史”。廖老师认为,哲学史对哲学尤其重要,引用知名学者唐君毅的话说,要“即哲学史以言哲学”。只有在研读哲学史的过程中,才能恰当理解哲学的内涵规定。第三部分是“跨文化的哲学思考”。他以佛教的缘起性空与西方的形而上学进行对比。两者都是要超越变化追求背后的不变。中国语境并非与西方完全差异。第四部分是“哲学技能的训练”。他认为哲学训练包括哲学反思、写作能力和外语能力,并特别强调外语能力,认为外语能力既是同学们“走出去”的必要条件,也是“请进来”国外专家的必要条件。
最后,廖老师强调本科生导师制的重要性。自2018级开始,哲学系正式开始施行本科生导师制,保证每名本科生拥有一位导师,保障全程四年点对点、1对1的学业指导。廖老师提醒大家一定要好好利用好这个制度资源,不断进步,把哲学学好学透。
在互动环节,有的同学表示,不知道该读什么哲学史教材。廖老师推荐了冯友兰的《中国哲学简史》和邓晓芒教授的《从苏格拉底到萨特》。关于孟荀的人性主题争论,有同学认为,孟子和荀子讲的仅仅是在具体条件下的善恶,或不足以说明性善或恶。廖老师非常赞赏这个提问,并承认这本身恰恰是一种重要的竞争观点。
同学们一致认为廖老师分享的学习经验让将来的专业学习有章可循,并表示有信心迎接未来的学习任务。
编辑:李婉琼
图片:陈星宇
文字:张博迪 丁一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