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他的文章犀利却又不失儒雅,有高度的同时充满人文情怀,读来每每让人动情。生活中的他谦逊、腼腆,与世无争,却曾经在报纸、杂志、电视节目上,与郭齐家、南怀瑾等儿童读经运动的倡导者展开辩论。他叫刘晓东,36岁就成为南京师范大学学前教育专业的博士生导师。他以儿童哲学为橹、儿童教育的近现代立场为旗,将我们带向学前教育的“彼岸世界”。他的研究丰富了中国学前教育研究的内容,影响了一届又一届年轻的学前教育研究者。人们一度认为,他的研究过于高深,他的呼喊离“地”太远,甚至质疑他在学前教育领域的贡献,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多的人受他的影响,重新思考儿童的位置和教育的本质。刘晓东曾认为其迄今的学术路线是按照以下逻辑逐步展开的:儿童(童年)哲学研究→儿童教育哲学研究→儿童教育的近现代立场的体认和研究→中国儿童教育的省思与改造→中国传统文化的省思与改造。可见儿童研究是其学术研究的逻辑起点,也是其教育学独树一帜的秘密。因此,本刊就其儿童研究对刘晓东教授进行专访以飨读者。
记者: 您的儿童哲学研究受到教育学界、儿童文学界的关注。是什么机缘引领您走上儿童哲学研究道路的?
刘晓东:
在中学时期,我对文学和哲学有特别的兴趣。高考后被录取在学前教育专业,这并非我的初衷。当时因为被录取在学前教育专业而很不开心,现在看来这倒为我从事童年哲学及其相关研究提供了机缘。进入学前教育专业,便有大量的机会去幼儿园见习,从而丰富了自己对年幼儿童的一些感性了解。对儿童世界的感性了解对于理解童年是很重要的。走上儿童哲学研究的道路,也与我的天性有关。我是1980年代后期读大学的,那时一阵阵的“文化热”随着改革开放的步伐传入中国。这些文化热浪把我从原始乡村生活中拽入现代学术世界(我是从苏、鲁、豫、皖交界处的一个赤贫的乡村来到南京城的。我的家乡在人民公社时期使用的农具竟然与我初中历史课本中战国时期的农具图片惊人地相似)。大学,正是青春激扬的岁月,但因为贫困,我鲜少参加集体活动,几乎每天都去图书馆借书、读书。我对学前教育的相关课程不太上心,反而沉迷于在“文化热”中的“冲浪”。在图书馆密密麻麻的铅字里,我确实发现了思想的海洋。一旦喜欢某个作者,我会把图书馆收藏的这位作者的所有著作找出来阅读;一旦对某个问题感兴趣,我会尽力搜集到所有的相关文献去读。尽管阅读后我未著一字,但会狂妄地认为自己几近成为相关领域的“专家”。某种程度上,这种轻狂对于年轻人不无益处——它让我不畏艰险、自信而快乐地走在学术研究的荆棘路上。在本科阶段,我约略啃过弗洛伊德、荣格、皮亚杰、马斯洛、达尔文、波普尔等人的著作,也搜罗阅读了中西哲学史之类的著作,还阅读了“老三论”“新三论”等科学技术哲学方面的著作,以及《自私的基因》等社会生物学著作。在图书馆里,我既是冲浪手,也是一匹马或一只羊,一架架图书就是我的青草,我完全按自己的天性和胃口来寻觅和徜徉,如同田鼠一样贪婪地占有那些历史上最伟大思想者的精神财富。在阅读中我占有了伟大的思想,伟大的思想也通过我的阅读而滋养和建设着我的灵魂。硕士生阶段我读的还是学前教育学专业,我继续信马由缰、羊吃野草般地阅读,尤其关注了康德、黑格尔等人的著作,并在了解伦理学史方面下过功夫。博士生阶段我的专业是教育学原理。我的导师鲁洁教授是著名学者,也是很了不起的教师。她鼓励理论研究,在她那里,学术方法论是完全开放的,她从来不用特定的学术方法自限和限人。于是,我们这些学生的生命被启开,心灵敞亮了,也大大解放了我的世界,有“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的感受。鲁老师除了给我们几个博士生上课研讨教育学以及相关的科学哲学等专题外,还组织博士生沙龙来磨砺学生的理论思维,同时还请东南大学教授、著名哲学家萧焜焘先生给我们讲了一学期的黑格尔精神现象学、一学期的西方哲学史。萧老师讲的是哲学史,用哲学史挖掘的却是现实社会、现实政治、现实人生。同鲁洁教授一样,萧焜焘教授的哲学史课堂培养的也是思想者。在我所有的读书岁月中,最让我怀念的就是这三年博士生的时光,这是灵魂得到解放、得以放飞的岁月。有名师引领和支持,有我对儿童的感性接触的积淀,有教育学、心理学、精神哲学、科学哲学、精神分析学、发生认识论的了解,有生物学、进化论、自然哲学、自然辩证法等学科方法论的支持,我便选择了“儿童精神哲学”作为我的博士论文题目。这就是我走上儿童哲学、儿童精神哲学研究的大致情形。
记者: 您曾说过“童年是人生的井”,对这个话题您能再说几句吗?
刘晓东:
我读莫言笔下的苦难的童年和丰富的童年,有深深的共鸣。我的童年生活几乎是一样的,我同样见证过童年的苦难和童年的丰富。也许有人会说,这么苦涩的童年也值得你们深情回忆吗?这会不会就是“斯德哥尔摩综合征”?不是。不是童年给予我们苦难,是因为童年本身是那个时代的受难者。
莫言从他的童年时的高密东北乡演绎出他的文学共和国,可见童年是多么了不起的资源。西方有人说“童年是人生的井”,不知有多少伟大的文学、艺术作品是由童年经验直接催生的。对于从事儿童研究的学者来说,研究者自己的童年对于他的研究也是不可或缺的。研究者的童年记忆和童年体验是他认识、理解、分析各种童年资料的前提和基础,同时也是其童年研究中灵感的重要来源。没有对自己童年的深刻感受和深度记忆,研究者就无法找到进入童年这个研究对象的门径。在写作《儿童精神哲学》期间,我的童年赋予我许多灵感和线索。那段时间,我能清晰记起童年的一些生活,一些场景、活动、人物、生灵、气味、白天黑夜、节气更替、春夏秋冬等等。在童年的回忆里,我与我曾经是的那个孩子又融会在一起,更确切地说,是我向我曾经是的那个孩子回归。更重要的是,我试图通过向那个孩子的回归而回到所有孩子中间,回到童年自身,深深潜入童年的深处。就这样,我不断重温童年,不断回归童年,不断拥抱和占有童年。与此同时,我能感觉到,童年也在拥抱和占有当下的我。就这样,童年依然在滋养现在的我,滋养我的心灵和生活。
记者: 从1990年代初,您就开始研究儿童精神哲学。很多人可能不理解儿童跟哲学的关系。作为一门学科,儿童哲学研究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刘晓东:
确实如你所言,许多人无法相信儿童能与哲学放在一起研究。其实中国有儿童哲学的悠久传统。例如,老子主张复归婴孩,孟子认为“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这些观点都属于所谓儿童哲学研究的范围,老子、孟子的这些主张对后世的哲学发展有深刻的影响,以致宋明时期出现了心学学派,尤其是出现了童心主义哲学(代表人物有罗汝芳、李贽等)。
我眼中的儿童哲学,既包括中国童心主义的哲学,也包括受西方现代学术(哲学、心理学、教育学、生物学、人类学等)影响下的儿童哲学。在汉语世界,儿童哲学有三重涵义:儿童的哲学、儿童哲学培育和童年哲学。
1. 儿童的哲学
所谓儿童的哲学,就是儿童的世界观念以及达成此世界观的方法论体系。广义的“儿童的哲学”也包括对儿童的世界观念以及达成此世界观的方法论体系的研究。
儿童的哲学不只是以理性的方式把握世界,他还用感性、知性的方式,甚至还用本能的或无意识的方式来把握世界,例如涂鸦、想象、游戏、自发咏唱和舞蹈等等。
童年只是过去的一种状态(荣格),儿童可与原始人相类比。现代学术用理性手段,通过对古代岩画、摩崖石刻等古代文化遗存的分析,了解原始人的生活,进而了解原始人对世界的把握。从这种思路出发,我以为儿童的哲学可包括儿童对世界的好奇、探究、阐释,也包括儿童的道德哲学,也包括儿童的艺术感受和艺术表现,也包括孩子对世界的童话般、神话般的体验和描述(儿童的文学、艺术、宗教,等等)。
儿童不只是以通常的言语或语言来表达他的世界观念。意大利的教育家马拉古齐很了不起,他提出儿童有“一百种语言”来把握和描述世界。童年言说的大多数方式已被成人遗忘,但成人在自己的童年也是如鱼得水般地运用这“一百种语言”的。这就意味着儿童的哲学表达方式是非常丰富的。儿童的哲学可以说包括儿童的全部生活或全部儿童世界。
这种“儿童的哲学”观念,对于儿童哲学培育(Philosophy for Children,有时简写为P4C)的更新换代至关重要,它可解决儿童哲学教育老版本面临的困境、责难和批评。
2. 儿童哲学培育
汉语中最早的“儿童哲学”其实是指对美国人M.李普曼的“Philosophy for Children”的中译。Philosophy for Children是培养儿童哲学思维的一个课程计划。20世纪60年代,美国参与越战遭到不少公民的反对,支持与反对的双方就此进行了论战。哥伦比亚大学哲学系教授李普曼发现,论战暴露了许多大学生在推理能力上的不足。他认为等到进大学后再培养推理能力太迟了,儿童从很早开始就表现出抽象思维能力,因此让幼童早早地接触逻辑学将会发展他们的推理能力。于是他于1972年离开哥伦比亚大学,去了蒙太克莱州立学院,创办了“儿童哲学促进会”(Institute for the Advancement of Philosophy for Children,IAPC),发起一场儿童哲学探究运动,20世纪90年代后扩展为一场全球运动。
不过,这场运动目前受到一些著名学者的批评。我以为其主要问题是,这场儿童哲学探究运动从一开始,便将儿童的哲学局限在了抽象思维和语言表达方面。这就将“儿童的哲学”大大窄化了,甚至有成人化之虞。我在前面谈到过,儿童对世界的哲学把握的方式是非常丰富的,是不限于通常的语言的,是多途径多渠道的。马拉古奇在《其实有一百》(No way. The hundred is there)这首诗中写道:儿童有一百种语言、一百双手、一百个念头、一百种思考、游戏、说话的方式,还有一百种倾听、惊奇和爱的方式,去探索去发现去发明去梦想。“儿童有一百种语言(这一百是一百个一百的一百),但被偷走了九十九种。” 李普曼的儿童哲学探究运动其实是在抽象思维和语言表达方面用力,忽略了儿童有一百种语言和一百个世界。
过去,我将P4C译成“儿童哲学思维训练”或“儿童哲学课程”,我现在觉得应当将P4C扩展而译为“儿童哲学培育”。关于这个问题,我会专门讨论,这里不再赘述。
3. 童年哲学
童年哲学是对童年的基本看法和根本观点,也可说成是“儿童哲学”。这门学科现在已被视为与科学哲学、艺术哲学等哲学分支具有同样地位的学科。这门学科可以继承人类的儿童观念史,也可以开辟许多新学问,是门方兴未艾、前途广大的新学科。将来可能会成为人文学科中最重要的学科之一,甚至成为人文学科的中心学科。
记者: 您认为儿童哲学作为一个学科会有一个怎样的未来?刘晓东:
对儿童的发现,是现代教育理论体系的起点。是儿童的发现导致了儿童教育的现代立场和现代观念的诞生。儿童哲学研究可以帮助我们建设现代儿童观,这对于中国教育学的现代化,对于中国教育改革,具有重大意义。
儿童是教育对象,因而是教育学研究的对象。但是,儿童研究的意义不应止步于教育学领域。儿童研究的影响可辐射入全部人文学科。自古以来,不少学者已经发现儿童或童年对人类生活和文化的重要影响。前面我们说过,中国有童心主义传统。老子的“复归于婴儿”,孟子的“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罗汝芳的“赤子”哲学,李贽的“童心”哲学……是中国童心主义或童心哲学的宝贵精神财富。西方也有童心哲学,比如《圣经》中提到的“那进入天国里的都是像小孩子那样的人”,安徒生《皇帝的新衣》中小孩拯救了成人社会,蒙台梭利对“儿童在重建世界中的作用”的发现等等,这些都是西方童心哲学的重要思想资源。
童年是最重要的自然资源,因为它是人自身的自然。这种自然,莎士比亚通过哈姆雷特之口而喻之为“宇宙精华、万物灵长”。
童年还是最大的人文资源,是人本真存在的状态。所有人文学科都是以人为根为本而生发出来的。孟子、罗汝芳等人均认为,以赤子之心为根基培而育之、扩而充之,便能生发美好的人文世界。一切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的发现者和建设者也是人自身,而“儿童是成人之父”。所以,对儿童或童年进行哲学研究,对于解开自然之谜、历史之谜,均具有重大意义。这也是我之所以认为“儿童哲学有可能成为人文学科的中心学科”的原因。
研究儿童,就是为了认识儿童资源,挖掘儿童资源;研究儿童,就是为了解放儿童,解放和保护童年资源;研究儿童,不只是为了解放儿童,也是为了解放成人;研究儿童,是为了改良成人社会,为了让人类文明攀升更人性化的境界,从而拥有更美好的未来。
(转载自:幼师资源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