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长达七年马拉松式谈判,东盟十国与中国、印度、日本、韩国、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等6个亚太国家之间的自贸协议《区域全面经济合作伙伴关系协定》(RCEP)取得实质性进展,印度这位堪称是16个成员方中最难说服的“钉子户”终于松口了。
据印媒报道,9月30日,在越南举行的最后一轮磋商中,此前迟迟不肯让步的印度拟将对该协定成员方减免关税,其中80%的中国产品可以得到优惠待遇。
按计划,印度将立即对28%的中国产品取消关税,其余从中国进口的产品关税则会在5年、10年和15年内分批取消。
中国社会科学院亚太经合组织与东亚合作秘书长沈铭辉分析称,这次印度态度软化,一方面由于印度不愿错过RCEP这一历史性机遇和平台,另一方面也是各方共同努力、相互让步的结果。从区域内看,有利于开拓地区生产网络、便利地区贸易;从区域外看,对反击贸易保护主义、维护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进展也有较强的象征意义。
RCEP是印度不容错失的最后一班车
RCEP是东盟十国与中国、印度、日本、韩国、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等6个亚太国家之间的自贸协议。自2012年11月开启磋商以来,直到去年各国才许下承诺力争在今年年底前结束谈判。而谈判之所以迟迟没有进展,犹豫不决的印度是致使协议陷入僵局的主要纠结点。
其背后的原因是,印度近年来一直在推进“印度制造”战略,重视对国内产业和公司的保护。印度发展的外向型经济在过去几年中增长势头可观,政府也热衷于吸引投资,刺激制造业发展。但在印度的经济结构下,这与RCEP框架下要求的关税减让等“硬关卡”相互矛盾。
在新一轮全球贸易体系重构下,如果印度不抓住RCEP最后的机会,很可能被这一轮贸易体系重构甩在外面,这也是印度做出让步的主要考量。
据印媒报道,RCEP在达成后将覆盖全球国内生产总值(GDP)的39%、全球外国直接投资(FDI)的26%以及全球人口的45%,有望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自由贸易区。印度可以通过RCEP进入最重要的亚太市场,尤其是未曾签署过自由贸易协定的中国市场。
再加之美国政府在今年6月取消了给予印度的普惠制待遇,而印度总理莫迪亲自前往美国寻找出路也并未得到任何事实成果。在这样的背景下,亚洲市场显得更为重要。
本文由进出口经理人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