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钢琴百年—钢琴世家代代传承 爱国爱乡屡建功勋-朱彬章世家(2005年版)文/林元宁 杨建森资料提供/霸拓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是学术的基本态度。作为学术平台,霸拓推送(并不代表认同)能引发思索的文章。 朱彬章世家朱彬章,大碶人,原在英商某得利琴厂工作,生产风琴。看到产品销路畅、利润高,就在20岁时(1911年)离开该厂,将几年的工资积蓄投入开设鸣凤琴行,生产风琴20多年 ,辛苦经营,年产值达45万银元。他苦心培养儿子朱象文读书,希望他大学毕业后参与厂务。朱象文从17岁起就边求学边参与厂务管理,选读了经济系。后因抗战爆发,企业停闭,他从会计银行系毕业,投入银行界谋生。1944 年后,日本败局已定,上海市面日趋稳定,鸣凤琴行逐步恢复生产,仍从风琴着手,同时筹备钢琴原材料。但最困难的是击弦机,于1953年开始自己生产 ,高价请了技工朱仁定,才把机器开动起来。老工人王品林从日本Kawai(卡瓦依)琴行回国,手 艺高超,他提出生产击弦机应按顺序排列,不得混乱,每套必须一气完成。如此则安装排列必然整齐,每键间起步打击速度相等,这一改进使国内生产的钢琴质量大大前进一步。用自己生产的击弦机制造的钢琴,远销北京也提供给了北京厂的王来安厂长。王厂长当时用鸣凤琴行生产的击弦机,还怀疑是进口的。后来他亲自来沪考察,才知道是国内鸣凤琴行生产的。
朱象文 由于经营得法,乐器买卖生意兴隆,鸣凤琴行竞花巨资买下南京西路闹市段门市部。当时已拥有一个工场、两个门市部,营业额为同业之首。在中心厂时期 ,朱象文看到解放后的文娱活动兴盛,于是策划生产大型三角琴 (暂以七尺开始)。难题是三角琴的击弦机和头子如何与七尺模型来配合的设计,经厂里三位技术工人贺三友、王昌林、朱仁定提议,他和击弦机技工配合,经两个月时间的研制,成功地造出了国内第一架全部用国产材料生产的七尺大型三角琴。鸣凤牌钢琴的质量符合情奏要求。为扩大影响,送北京展览会。次日《解放日报》报道了这条消息,朱象文也成了热门人物。1958年4月,全市钢琴行业大合井,成立上海钢琴厂。朱象文被安排到车间为调音师 ,直到1978 年底退休。退休后他一直希望发挥余热来实现超赶日本卡瓦依琴的梦想,适有宁波规划钢琴厂的开发,正合他的心意。于是他不计报酬,只要宁披厂能以最低成本、最快速度生产出样品琴来,奋战近 6个月时间就完成 6架样品钢琴,经钢琴家周广仁教授和李名强教授鉴定合格,但由于种种原因,宁披厂后来停办。朱象文的儿子朱贤杰目前在加拿大从事钢琴专业 。
朱象文夫妇及儿子、钢琴家朱贤杰 登录霸拓官网浏览往期官微
更有霸拓第一官微欢迎关注
欲加入霸拓官方V群 请扫二维码实名加友
钢琴技师 技术立身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