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6日,由古井贡酒·年份原浆和武汉徽楚铁路物资公司赞助的“六尺巷公众号秋季采风暨征文颁奖活动”在桐举行,消息刚出,六尺巷公众号上的部分文友就积极响应,自发的从枞阳、上海、苏州、湖北、济南、池州、安庆等地赶来,外地的也都是桐枞人,目前在外地工作。共同相聚在秋光镀亮的文都,有朋自远方来,不亦说乎。满城的桂花香迎远方的客人。
26日早上八点我准时赶到集合点,有熟悉的,也有不熟悉的,还有神交已久的,但我们都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六尺巷公众号,无论你来自哪里,只要你报上名,我们就是一家人。两部中巴车,浩浩荡荡向龙眠山进发。此行的首站是境主庙水库的发电站、水库大坝、境主庙,听取相关介绍,原来这龙眠山口就是“三都馆”遗址所在地,当年左光斗读书的地方。山奔走着,在五彩斑斓的秋色之中。我们行游着,在无边秋光所带来的愉悦和惬意之中。闻着山的气味、竹木杂草和疏疏的阳光的气味,以及龙眠山这样一块地方深沉厚重的历史气味,就觉得秋是这样的浓,这样的温馨,这样的蕴涵无限。感恩六尺巷公众号的精心组织,感恩古井贡集团的热情赞助!
枞阳文友在双溪村部合影
接下来我们去双溪的蒲庄拜谒清大学士张廷玉陵园——文和园,现在属于国保单位。文和园还处在封闭式修缮阶段,感谢桐城市文化委的领导对《六尺巷文化》的这次采风活动的支持,特许对六尺巷文友开放了两个小时。一路上欢歌笑语,彼此仿佛故交,有说不完的话,山道很安静。很块就抵达“相国桥”,这是一座拱形的桥,桥下的水,由于受干旱影响,非常的细,但很清澈。文友第一次来感觉什么都是新鲜养眼的风景,就连路旁的茶树也足以蹲下来拍个遍,还有互相拍摄的,相聚总是很短,留个照片作为纪念。转过一大片竹林,眼神就与文和园那古色的黑白相撞。园子前面有建筑师傅在紧张的施工。整个文和园内相当静谧,毛竹长粗了。走进竹林中石拱桥,即可看到张氏享堂的牌匾,牌匾有破损的痕迹,是原来真迹。园内竹林石径,恬静幽雅。入中门为照壁,前后两面嵌有雍正赏赐张廷玉的御书匾额手迹——“赞猷硕辅”和“调梅良弼”八个石刻大字。
走过照壁进入中院,中院前后进为享殿、廊庑等主体建筑,整座享殿依山势构筑,错落有致。“和气频添春色重,恩光长典日华新”,张廷玉之子张若霭的这副对联,仿佛正昭示着张氏父子宰相载入史册的昔日辉煌。过享殿登百余级石阶即可到达张廷玉墓地。张廷玉墓地居半山之中,面积1200平方米,西倚“金交椅”,北傍“狮形地”,双溪河逶迤南流于其前,墓下设九级拜台,呈扇形展开,10米宽的神道中贯直下。
分立两旁的石狮、石羊、石马鳞次栉比,文臣、武将、龟趺相对排列;石香炉、石供桌、石烛台陈列墓前。整个墓区格局堂皇,气势磅礴,无不展现出墓主生前身后的威仪和恩荣。时间在热气中无形蒸发,文和园相聚留下了太多的难舍,心中总在默念着下次吧,还有下次。从文和园出来,文友们又去了姚永概和老宰相张英的墓地。
拜谒姚永概墓
中午就在游客接待中心,享用纯正无污染的龙眠山风味食品。在老宰相的身边,来自六尺巷公众号的文友们举杯,浓得象酒般的友情如同双溪河水绵绵流长,轻嘬一口,醉了,醉在这山水间,醉在这秋光里。
?精华推荐?
父亲的“宝贝”
一小截墙
那年的中考,那年的慈云庵
老周师傅
残 雪
鲁王墩寻访方维仪墓
龙眠山寻访“黄柏山房”
回老家做清明
探寻颂嘉湖境主老爷墓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