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网站首页    行业动态    新闻 | “陆疆与海疆:多元文明的交流与共生”博士生学术会议成功举办

新闻 | “陆疆与海疆:多元文明的交流与共生”博士生学术会议成功举办

阅读量:3856694 2019-10-27



2019年10月21日至22日,“陆疆与海疆:多元文明的交流与共生”博士生学术会议成功举办。会议由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主办,受到北京大学“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资助,邀请到来自南京大学、四川大学、吉林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敦煌研究院、云冈石窟研究院等高校与研究机构的18位博士生及青年学者在会议中发表报告,华东师范大学美术学院何志国教授、吉林大学考古学院潘玲教授、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赵德云教授和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徐怡涛教授、刘未副教授对发言进行专业点评。
孙庆伟院长在开幕式上致辞
21日上午,会议在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院长孙庆伟教授的致辞中拉开序幕。孙院长代表主办方对各高校、各领域的参会者表示欢迎,对筹备会议的院内师生表示感谢。孙院长提出,考古学是一门“盛世学问”,物质条件充足、文化需求旺盛的今天,正是考古学研究最好的时代,而这个时代也需要考古学的学生、学者在对传统文化的创造性发展和创新性转化中发挥自己的作用。此次会议的主题正呼应了时代要求,更体现了考古人的社会责任与担当。“此中无限兴,考古可醉人”,孙院长期待,与会嘉宾能在接下来的会议中感受到学术研究带来的愉悦感和成就感。
随后,会议的18位发言者分为6组,围绕会议主题展开多维度的阐释与对话。本次会议的选题丰富,包含不同类型的石窟遗存、不同风格的佛教建筑、不同等级的墓葬形态和不同流派的宗教艺术等,在时间上囊括了从新石器时代至宋元明的广泛时段,在空间上涵盖了从朝鲜半岛到西藏高原、从陕北高原到印度洋沿岸的广阔地域。
会议现场掠影
与会学者从不同的时空范畴、学科背景和研究视角出发,对同类研究对象进行探讨,是本次会议的一大亮点。在以石窟寺为主题的第一组发言中,既有通过碑铭与传世文献的对读以剖析僧团组织管理体系、石窟与地面寺院的空间配置及联系网络的研究,也有对壁画内容、布局和内涵的细致分析,更有从视觉文化角度切入,进行石窟艺术中叙事风格的探索。同样地,第三组围绕佛教建筑的讨论中,涉及的话题有渤海国的釉陶建筑构件、夏连特拉王朝的佛寺和中国的佛塔平头受花等,显示出在同一主题框架下不尽相同的研究取向,角度新颖,观点独到。在侧重于海疆的第四组发言中,对南海Ⅰ号沉船中出水文物所含信息的释读,掀起了宋代海外贸易图景的一角;对百济马具文物的研究,揭示了东北亚地区草原文明与海洋文明互动的一环。其他分组的讨论也精彩纷呈。
会议还邀请点评专家何志国教授作了题为《天门·天宫·弥勒天宫——中印早期天界观念交流的图像志探讨》的讲座,何教授详细介绍了自己关于这三类图像志的起源、流变、融合、扩散的最新研究成果,引发现场热烈讨论。
韦正教授在闭幕式上总结
22日中午,会议圆满落幕,由韦正教授进行回顾与总结。韦正教授盛赞本次会议中精彩热烈的发言与讨论,指出会议的选题具有长时段、大区域、新议题、多角度等特点,主题鲜明、名副其实。韦正教授还指出,本次会议佛教主题的论文较多,但以对石窟造像和壁画题材、石窟寺与地面佛寺关系的讨论为主,与以往集中于石窟分区、分期研究的情况有所不同,是当今学术关注点发生转向和研究视角拓展的显著表现。最后,韦正教授对点评老师们仔细阅读和深入分析所评论文、坦率指出每篇报告的优缺点和无私奉献自己的智慧表示深深感谢,也向会务工作人员和现场听众由衷致谢。
与会人员合影
陆疆与海疆是中国与域外地区文化交流、文明碰撞的前沿地带,更是考古学、历史学、艺术史学、海外汉学等学科的一个聚焦点。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第四次成功举办以“陆疆与海疆”为主题的博士生会议,为未来有志于此研究的青年学者提供了与同侪切磋的擂台、向前辈学习的平台和对学界展示的舞台,有力促进了考古学人才的培养和学术研究的推进。
BY
文字 / 张艺璇
摄影 / 刘云聪 杨杰淳 马铭悦 崔嘉宝
审核 / 韦正 方笑天

在线QQ咨询,点这里

QQ咨询

微信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