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美国和伊朗间的对错,也不论双方实力差距是否足以让美国速战速决,美军在整个5月份都摆出了一副准备进攻伊朗的姿态。但是6月2日,美国国务卿在瑞士与瑞士外长卡西斯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却说:“美国愿意与伊朗展开谈判,在无任何前提条件的情况下。”这与此前美国要求伊朗放弃核计划和弹道导弹计划,从叙利亚撤军,甚至民用卫星都不能自行发射等苛刻条件相比,显然美方作出了巨大的让步。
不过伊朗最高领袖当即再度表明坚决态度,即“拒绝与美国进行任何谈判”,伊朗认为美国的“不设任何条件”的谈判,实际是针对伊朗设置的美国必须回到《伊核协议》的谈判条件而进行的看似妥协的说辞。不过对于伊朗目前的态度,美国方面没有任何办法。当5月份美国表示愿意通过瑞士和阿曼两国与伊朗对话时,国家国际原油价格一度大幅度下跌,这足以表明伊朗原油对国际原油市场的重要性。
蓬佩奥在瑞士的发言中感谢了瑞士一直以来在伊朗问题上充当中间人,并感谢瑞士政府出面协调,保证被伊朗扣押的美国间谍的安全。从美国近期的言行可以判断,美国在伊朗问题上已经开始放低姿态,而伊朗似乎经过自身努力,正在接近全面的胜利。就在上周,阿拉伯国家聚集在沙特开会,本来是想团结阿拉伯国家一起批评伊朗,为美军行动做准备,结果会议被卡塔尔激烈反对,伊拉克等国担心战火波及,坚决反对美国对伊朗开战。
而5月31日,南亚大国印度政府开始正式讨论全面恢复对伊朗原油的进口,印度央行计划将一批卢比提前存放到伊朗银行中,以方便伊朗随意使用。此前印度由于国内大选,暂时没有回应伊朗原油问题。相比较其他国家原油,伊朗原油价格低廉,距离印度更近,更重要的是可以使用印度自己的货币购买,这样的好处诱惑之下,印度无论如何都不愿意放弃伊朗原油。
蓬佩奥此次欧洲四国之行,当地政府和人们纷纷表达担忧之情。伊朗的人口和规模远远大于叙利亚,但是却与叙利亚一样跟欧洲门户土耳其接壤。如果伊朗发生战争,最后可能会产生近千万的难民进入欧洲。加之美国和伊朗之间的紧张情绪本身就是由于美国首先退出《伊核协议》才引发的,因此美军此次在波斯湾部署军队,欧洲国家响应比较冷淡。
伊朗人口8000多万,GDP不足5000亿美元,实实在在算一个中等规模的贫穷国家。虽然伊朗自己保有比较完整的军工业体系,但由于经济落后,大部分武器仍然还停留在巴列维时期的水平。但是就是这样一个国家,在面对如今的美国时,虽然有些难,看起来却并不太难。随着石油出口开始松动,美国又主动提出无条件谈判,连小小的伊朗都已经开始掌握主动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