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听不懂印度语言和印度英语,我们对印度所知甚少。没有去过印度的人或者与印度人接触较少的人,大都认为印度人很落后。
在美华人对印度人看法则不太一样。尤其在美国东西海岸的科技公司里,中国最好的毕业生很多都受印度人的领导。美国大公司的外籍高管里,印度人的数量是世界之最。
苏达尔·皮猜毕业于印度理工学院,后来在美国获得MBA,42岁被任命为谷歌CEO。萨蒂亚·纳德拉毕业于印度曼尼帕尔理工学院,后来在美国获得MBA,47岁被任命为微软CEO…....
当世界级公司的CEO们纷纷展示印度身份时,我们对印度教育纷纷关注起来。
那烂陀寺大约1400年前,唐玄奘徒步(骑马)去印度取经,取经之路充满了风险,路途整整花费1年。玄奘最后在那烂陀寺取得真经,造福中国人千年。
印度那烂陀的玄奘纪念碑(网络图片)
英国近200年的殖民文化印度的行为方式和英国非常接近,等级制度很明显。司机和仆人是不会与主人在同一个桌子吃饭的。
公司的法律文件、合同文件、技术文件分类清晰,公司流程、组织结构、愿景、使命、价值观、行为准则齐备。
咨询公司多如牛毛,人人都想通过咨询(知识)谋生,大学生们本科大都希望学一门工程学科,研究生学商业管理,愿意读博士的似乎不多。会议室讨论问题时,讨论问题非常细致,桌上总是摆上饼干和咖啡或者红茶(可加糖),开会后有会议记录。
公司职员常常会从家自带午餐,午餐时也是大家讨论聊天的好时间。讨论习惯无处不在。
从孟买到普那的高速公路,总共148公里,印度的商业人员和工程师们总会在中途停下来,喝一杯茶,聊聊天。
我有幸住到一个来自印度农村的朋友老家。我和一个6岁小孩说,能唱一支歌吗?很快嘹亮的歌声就响起来了。早上起来后,每家每户会用一个铁壶在室外烧热水。早餐后,我随朋友一起,去附近的各个邻居家看看,喝杯茶,聊聊天,拉拉家常。健谈幽默的印度人似乎到处都在。
印度人喜欢开玩笑说:太阳白天去国外“打工”,但晚上都住在印度,免费为印度家庭提供清洁能源-太阳能。月亮上的中国嫦娥每天都围绕印度人转。
印度与美国互相影响: 梭罗、甘地与马丁路德金
美国人亨利·梭罗提出个人可以通过拒绝合作来抵制不道德的政府行动。1845年,他花费28$ (相当于2018年的934$) 在瓦尔登湖边建简陋的小木屋,用独自居住2年2个月2天的行动来证明,并体验极简生活。梭罗于1849年出版论文《公民抗命》,于1854年出版书籍《瓦尔登湖》。
印度国父圣雄.甘地(1869 ~ 1948) 受到梭罗极大的影响, 制定其”非暴力抵抗”(绝食、静坐等)的理念时,采纳了梭罗的许多思想,最终甘地帮助印度从英国的殖民统治中独立出来。
更加有趣的是,圣雄.甘地又对美国造成重大影响。民权领袖马丁路德金 (1929 ~ 1968) 受甘地的深刻启发,在家中挂上甘地的画像,采纳了甘地的“非暴力抵抗”理念,并推动了美国的民权运动,于1963年8月28日发表了闻名于世的人权演讲“I have a dream”,最终使美国黑人获得了独立和自由。
印度理工学院
而今天,在印度人眼里,印度理工学院无疑是世界最好大学、学术圣殿的代名词。印度理工学院是每一个印度学生心中最神圣的学校。
网络图片印度非常讲究种性,尊贵等级分别很大。但一旦学生进入印度理工学院,则种姓不再受考虑,这个学生毕业后就拥有了优秀就业机会的通行证。
阿南德·库玛 (Anand Kumar)帮助无数印度穷孩子进入印度理工学院。1992年,库玛大学本科毕业后,收到了剑桥等大学的录取,但此时父亲去世,负担不起学费。
他因而决定开始做数学培训老师,收取学生年培训费1000卢比(相当于100人民币)。对优秀但是无能力支付培训费用的学生提供资助,让无数学生通过印度理工学院的入学考试,进入印度理工学院。
库玛因此获奖无数,包括获得“拉马努詹数学奖*”。*注:我和黄贺刚到美国时,就看了有关印度数学家拉马努詹的电影《The Man Who Knew Infinity》。
我去有“东方牛津”之称的普那大学参观,发现校舍简洁,大楼不高,但课堂上老师及学生讨论的热烈程度令我惊讶。当时我想,如果能在这里留学,感觉应该会很棒呀。
我也作为不速之客临时去印度农村的小学教室,老师和学生则没有感到不适,纷纷和我主动打招呼。
印度的宗教文化与升华
印度这些年发展飞快,并且还有巨大的发展空间。金碧辉煌的教堂总是干干净净的,进教堂需要脱鞋,绝大部分是印度教堂。而现在印度除了印度教、伊斯兰教、佛教等之外,就是超越宗教之外的身心灵哲学大师们,他们把宗教、文化、哲学等融合在一起升华,让外界倍感神秘,以至于世界顶尖大学经常邀请这些大师们访校演讲。西方世界也经常有企业家去印度朝圣,寻找未来。据说乔布斯去印度,就是一次精神和哲学之旅。
商 业
印度拥有众多世界级的公司和商业文化。在会议上,只要你给印度人机会,印度人一定会发表自己的观点。在我原来所就职公司的跨国会议上,印度人总是能做到花钱最少,争取资源最多。我的感觉是印度人能把最便宜的东西卖出最贵的价格;也能把最贵的东西用最少的钱买到。
印度人来美国,根本不需要适应。反而会如雨得水,由于文化相近,并且美国没有森严的等级,相比在印度国内有限的条件,在美国丰富的资源支持下,印度人在商业上更容易脱颖而出。
后 记自从15年前独自踏上神秘又古老的印度,我便热爱上了这块人民朴实智慧、充满无限活力的土地。
受玄奘的激励,我坐新加坡航空公司的飞机去印度取“经”(非佛经,玄奘已取走佛经并在国内广泛发展),前前后后去印度取经10余次,并把中国工业能效解决方案提供给印度人。
我去印度取经期间,曾数次与失去生命咫尺之遥。最后我取得了无价真经,也成为了新加坡航空的金卡会员,用积分兑换美国往返直飞数次。取得真经后,我感觉地球变小了,开心变多了,事情变容易了 .....
印度人则因为采用中国解决方案获得了职业提升,从工程师变成总工程师,从销售经理变成了总经理,从总工程师变成集团公司副总经理,从总经理变成了董事长。
最后,我把真经放在了美国波士顿地区美丽神奇的瓦尔登湖。
印度留学 VS 美国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