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网站首页    行业动态    度量数学之深 诠释数学之美(二) ——暨冯静省级乡村名师工作室参加西安“名师之路”小学数学教学研讨会

度量数学之深 诠释数学之美(二) ——暨冯静省级乡村名师工作室参加西安“名师之路”小学数学教学研讨会

阅读量:3838856 2019-10-27


2019年第12期
总第18期
     10月26日,“名师之路”小学数学深度思维力探究暨课程文化建设教学观摩研讨会火热进行中,活动以课堂示范、学术报告的形式围绕“无痕教育+数学生活+学科整合+文化育人”四个课程模块展开。
     上午,来自苏州大学实验学校副校长徐斌带来三年级《画线段图解决问题》课堂示范,徐老师的设计从具体事物变正方形、变长方形、变长条、变线段的变变活动开始,将生活与数学,旧知与新知无缝对接,并由学生自己发现条件,描述条件,提出问题,围绕“会画线段图、会读线段图、会想线段图”三个层次组织教学活动。徐老师的课看上去是变变、是谈话、是活动,实际上学生学习已悄然发生。
      课后,徐斌老师以《无痕教育的课堂实践策略》为主题做了学术分享,徐老师围绕数学教学中实施无痕教育的四大策略:不知不觉中开始、潜移默化中理解、循序渐进中掌握、春风化雨中提升做了详细解读,并指出教学应遵循儿童的动作思维,形象思维,逻辑思维三种思维水平的顺序,教学设计要建立在对儿童了解的基础上,这样的教学才是合拍的教学。



       张老师设计了由一块三角形玻璃摔碎成三小块,只用其中一小块还原出原三角形玻璃的活动,在操作中引发学生深度思考,随后设计了长方形玻璃摔成两块,利用其中一块还原的活动,学生围绕两个不同的要求再次展开探究,陷入更深层次的思考。张老师巧妙的设计突显了教学目标的多元、课堂立意的深远、教学结构的精巧、课堂进程的丰富,彰显了“数学王子”的教学艺术。
数学王子张齐华执教六年级《图形中的秘密》
      张老师给大家分享了《我们与“学习”的距离》学术报告。他指出:让学习真正发生,让学生站在课堂的正中央,让儿童的学习看得见,让儿童成为真正的学习者;教师要在教学中研究一些小策略、小工具使小组学习形成一个学习共同体;探索儿童数学学习的表达力、提问力、倾听力、对话力、批判力、合作力、反思力七个维度培养的方向及技巧,使数学生活化。
         下午,清华大学附属小学副校长汤卫红老师展示了示范课《七巧板中的数学》,整节课围绕“画一画,折一折,剪一剪,验一验,说一说,换一换”的活动展开学习,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提出问题、明确问题、提出假设、验证假设、得出结论。让学生在做中学,在学中思,发展了学生的空间观念和逻辑思维。
     汤老师以《“整合数学”课程的探索与实践》为题做了学术报告。汤老师强调,所有一切要以儿童出发,让儿童站立学校正中央。汤老师讲述了清华附小一个学生、一个班级的年度故事,提出对于低年级的学生要呵护兴趣,中年级要呵护乐趣,高年级要呵护志趣的教育观点。
01

02

         顾老师的设计以落实数学核心素养为着眼点,以培养数学文化为目标,以找小蜘蛛的位置为主线展开教学,让学生经历了用数对表示位置的“再创造”过程。顾老师的课清新自然、在从容、幽默的语言中,更多了一份智慧、灵动和诗艺。他的课堂没有刻意牵引,更多的是师生的平等对话、学生的个性张扬。
顾亚龙老师执教《位置的表示方法》
    在《以文“化”人——小学数学文化的育人视界》学术报告中,顾亚龙老师指出数学教育不仅要“眼睛向外”,更要“眼睛向内”。数学老师既要拥有“以文化人”的育人视界,又要拥有数学文化的底蕴,方能在数学文化的自觉中觉他!否则,我们教出来的孩子将有知识,没文化。

        名师的课堂、专家的讲座在默默告诉我们:一节有价值的数学课应该是有深度的课堂,深度不是难度,而是对常态课的一种超越,是追求有内涵、有冲突、有味道、有活力、有实效、有后劲的课堂。
扫码关注我们
撰稿:黄艳    李娅    
编辑:陈程
审核:冯静

在线QQ咨询,点这里

QQ咨询

微信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