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10月26日),宁波大学汉语国际教育文化实践基地授牌仪式暨民俗文化研究所成立大会在宁波大学高等技术研究院举行。
会上,授牌的20个文化实践基地分别来自宁波十个县市区,涉及舞龙、舞狮、龙舟竞渡、内家拳等民间表演类非遗项目,木雕、竹根雕、青瓷、剪纸、农民画、骨木镶嵌、泥金彩漆等传统美术、传统技艺类非遗项目,慈孝文化、婚俗文化、饮食文化、渔文化、博物馆文化、海洋民俗等民俗文化类非遗项目。5个实践实习基地分别来自宁波市的海曙区、江北区、鄞州区、北仑区和慈溪市,这些知名国际学校、中小学、培训学校各具特色。
这20家单位分别为:宁波博物馆文化实践基地、宁波帮博物馆文化实践基地、浙东海事民俗博物馆(庆安会馆)文化实践基地、海曙区梁祝文化园文化实践基地、江北区慈城慈孝文化实践基地、北仑区梅山舞狮文化实践基地、镇海区澥浦农民画文化实践基地、鄞州区云龙镇龙舟文化实践基地、鄞州区朱金漆木雕文化实践基地、鄞州区骨木镶嵌文化实践基地、鄞州区金银彩绣文化实践基地、鄞州区四明内家拳文化体验基地、奉化区布龙文化实践基地、慈溪市越窑青瓷文化体验基地、余姚市梁弄大糕文化实践基地、象山县渔文化体验基地、象山县竹根雕文化实践基地、象山县民间剪纸文化实践基地、宁海县十里红妆婚俗文化实践基地、宁海县泥金彩漆文化实践基地。
同时,宁波大学附属学校、宁波滨海国际合作学校、宁波市堇山小学教育集团、慈溪市文谷外国语小学和宁波市海曙区唐元汉语培训学校等5家单位,也分别被授予宁波大学汉语国际教育实践实习基地牌子。
据了解,此次宁波大学在全宁波大市内精选了20个文化实践基地和5个实践实习基地作为汉语国际教育的首批实践基地,旨在更好地将汉语国际教育事业与宁波地方优秀传统文化相融合,进一步加强高校与地方合作,是宁波校地合作的一座文化桥梁。大会为文化实践基地、实践实习基地导师分别颁发聘书,聘任郭玮、蔡文芳、邱立珍、郑健儿、叶金琳、刘飞耀、陈可伟、祁慧民、周静书、潘峰等10人为汉语国际教育兼职硕士生导师,聘任谢国旗、陈素君、朱伟、郑适民、何禾、周萌、杨鹏飞、卢圣贵、王伟军等9人为汉语国际教育文化实践顾问。
当天,宁波大学民俗文化研究所同步授牌成立。宁波大学民俗文化研究所依托宁波大学人文学院一级学科专业优势,整合中国语言文学、历史学、传播学、民俗学、社会学等相关专业人才,以汉语国际教育系部为核心,毛海莹教授任所长,刘恒武教授和汪居扬博士任副所长。现有专职研究人员 10人,兼职研究人员 5人。
该研究所以“江南地区民俗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为主要研究方向,突出海洋民俗与文化、女性民俗与文化、浙东民俗与文化、浙江非物质文化遗产、民俗文化传播等研究,其优势在于文化、文学、历史、民俗和社会学等学科的交叉融合。
据悉,本次活动由宁波大学人文与传媒学院主办,宁波市民间文艺家协会协办。
记者:陈冲
通讯员:郭巧妮 陈可伟
来源:江南游报融媒体
编辑:阿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