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网站首页    行业动态    12岁女孩扶老人反被讹——孩子,我愿你做个聪明的善良人

12岁女孩扶老人反被讹——孩子,我愿你做个聪明的善良人

阅读量:3827541 2019-10-26



1
一个多月前,广东湛江一位12岁的小女孩在路上行走,这时候一名50岁左右的大婶也骑着自行车与小女孩相向而行。大婶不小心摔倒,小女孩将她扶起,还帮她把洒落在地上的物品收拾起来。
没想到大婶却抓住女孩,说是小女孩将她撞倒的,一定要小女孩赔钱,吓得孩子浑身发抖。幸好路边的店铺里有一个70岁的老伯正喝茶,目睹了事情的经过,赶紧走去给小女孩作证。最终大婶在众多群众的指责下自觉理亏,于是灰溜溜地离开了。
这样的例子并不少见。去年,在河南郑州,一位中年男人向6岁小孩问路,把孩子骗到一小巷子。还好监控拍到了这一幕,孩子父母两个小时后就找回了孩子,虽然是有惊无险,但也让家长心有余悸。

面对频频曝光的新闻,我们开始怀疑:“作为家长的我们,还要教孩子做好事吗?”我们无法承受孩子受伤之痛,可是又希望孩子能成长成为善良、有爱心的人,其中的矛盾究竟如何协调,这实在是我们这个时代的教育之殇。

2
作为家长,如果我们一味地教孩子要助人为乐,难保孩子会陷入坏人的陷阱;如果我们一味地教孩子自我保护,让孩子不要和陌生人说话,那么孩子的人生难免过早地弥漫灰色的阴霾,又如何能够阳光、健康地成长?
其实,在教育孩子时,最怕的就是“一刀切”的方式,要么跟孩子说“千万别搭理任何陌生人”,要么就抽象地和孩子说“一定要助人为乐”。但实际上,家长需要做的,是教孩子成为一个聪明的善良人。

主动找孩子帮忙的,多半别有用心
在《孩子,我宁可你不善良中》,一位妈妈是这样教育自己的孩子的:“大人找你帮忙时,千万不要随便答应。连大人都搞定不了的事情是不会找孩子的,要是遇到这样的情况,多半是别有用心。”
这位妈妈的话不无道理,找强者帮忙,是最简单的常识和逻辑。所以,要让孩子知道,如果有大人主动地要求孩子帮忙,一定要多加警醒。
 明确帮助别人的界限
我们要明确地告诉孩子帮助别人的界限,什么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
当陌生人问路时,你可以告诉他,但不能带他去。
当陌生人跟你借东西时,你可以借给他不贵重的小东西,但不可以借给他手机、钱等贵重物品。
当陌生人向你问事情时,你可以告诉他大家都知道的事儿,比如几路公交车可以到哪个地方,书店几点开门等等,但不可透露自己的个人信息给他,比如家庭住址在哪里,自己叫什么,多少岁等等。
诸如此类的例子还很多,生活中,家长可以多以提问的方式和孩子交流,比如多问孩子“当遇到xx情况时,你会怎么办呢?”认真聆听孩子的回答,并一步步引导——“如果对方说xx的时候,你又要怎么办呢?”通过交流、沟通的方式,让孩子学会如何聪明地帮助别人。
  帮助别人,牢记三大原则
不要做超出自己能力范围的事情
不要和陌生人到陌生地方去
不要吃陌生人给的任何食物
这三件事,一定要让孩子牢牢记住。除了反复用语言“洗脑”,家长还要用场景化的模式多次演练,让爸爸扮演“坏人”,把坏人可能使用的各种手段都“演练”一遍,才会更具体、形象。否则你说了一百次,孩子都有可能转头就忘。
在《不可思议的妈妈》中,蔡少芬和何洁的孩子都经过了“被拐”测试。在测试前,何洁反复和孩子说“任何人来都不要开门”,而蔡少芬则跟孩子约定:“只有当妈妈唱《小兔子乖乖》时,你才可以开门”。结果何洁的孩子在遇到诱惑时一下子就忘了妈妈的话,而蔡少芬的孩子经过了多次考验,一直都等到妈妈回来。
所以,场景化、具体化的教育比口头的强调更有效果,因为孩子的天性就是把妈妈的唠叨当成耳旁风。
  帮助别人,不一定要亲自动手
作为一个孩子,帮助别人最聪明的方式,就是请求更多有能力的成年人介入此事,从而帮助需要帮助的人。
当你遇到河边有人溺水的时候,不能跳下去救人,而是要大声呼救,让更多的人发现溺水者,让成年人来救人。
当你在公车上看到有人在偷东西时,不要盲目地上前制止,而是悄悄地告诉身边其他的成人。
当陌生人在路上被车撞到时,你可以悄悄记住车牌号码,并拨打110求救,但不要盲目上前帮忙。
当发现自己因为帮助了别人却身陷险境时,要学会大声呼救,引来众人围观,从而确保自己的安全。
湛江扶大婶的12岁孩子最后之所以没被大婶讹钱,就是刚好遇到了好心的老人过来作证,又引来了大批群众围观,她最终才悻悻而归。但我们不能指望每一次都这么幸运刚好有人主动站出来,我们应该教孩子化被动为主动,大声呼救。
3
除了教孩子成为聪明的善良人,作为家长的我们,也应当以身作则,用自己的爱心点亮这个社会,才不会让太多的负能量充斥在我们的生活中,让我们的孩子在最该天真无邪的年纪,过早地“被迫成熟”。

今年10月31日,成都的两个小朋友捡到了五毛钱,一路小跑交给了民警。而民警叔叔没有敷衍,拿出了接警本,趴在桌子上认真地登记相关的信息。民警说:“这种仪式感能鼓励孩子保持拾金不昧的精神。”
这件事情虽然很小,但却温暖了每个人的心,孩子每一个微小的善念都值得点亮,而作为家长,就应当时常扮演那个点亮的人。

假如身为家长的我们,在遇到他人需要帮助的时候冷漠视之;假如当孩子在生活中做了一件小小的好事却得不到家长的半句表扬,那么迟早有一天,他们将成为一个冷漠的“聪明人”。心无善念的人,不仅不会感恩,更无法获得快乐。
其实,只要家长自己心怀善意,就能成为生活的有心人,教会孩子在生活的点滴小事中帮助别人。
电梯门要关时,看到奔跑而来的人,别忘了按下开门键等等对方;
公车到站了,看到有老人要下车,让老人先走,必要时搀扶ta;
同桌考试考砸了,如果自己考得好,不要在ta面前炫耀,鼓励ta继续努力;

这些事情虽然很小,但它就如同一颗善意的种子,埋藏在孩子的心间,随着时间地流逝终将生根发芽,开花结果,总有一天,会让我们的孩子成为一个心有善意的人。
 

王小波说:“我自己当然希望变得更善良,但这种善良应该是我变得更聪明造成的,而不是更相反。”
教会孩子成为聪明的善良人,是要孩子学会用适合他们的方式帮助他人,别让一腔的爱心,成了刺向自己的利刃。也愿我们的社会、我们的家长能营造更温馨、向上的环境,细心地呵护孩子心中的点滴善意。
▲-- THE END --商务合作
 QQ:310158103

在线QQ咨询,点这里

QQ咨询

微信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