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网站首页    行业动态    菜场1块钱1袋,没想到它却有百年历史!

菜场1块钱1袋,没想到它却有百年历史!

阅读量:3823087 2019-10-26


有人说这里是江北“小秦淮”
这里曾经是闻名大江南北的水陆码头
古镇莫过桥林
旖旎莫过石碛
桥叠桥
贯穿古今
那些老桥林特有的老记忆
饱含沧桑
深藏过往

提起桥林的风情自然会浮想清波荡漾的石碛河水,而说到吃食定能忆起那韵意绵长的美味豆干。
旧时的桥林:对着桥南西河沿第二个条石码头,有三间临河的黑色小瓦砖房,从歪斜开裂的门板和房顶粗壮的瓦楞草上,可知房子的老迈沧桑——这便是小镇豆腐店的所在。大约在凌晨五更时分,那里就开始热闹起来,陆续有农民提着黄豆前来换取豆腐,渐升的嘈杂声吵醒了小镇新的黎明。
豆腐坊里热气蒸腾、水雾迷蒙,青石地面浓浓的黄浆水恣意流淌。作坊右边的墙根边排列几只大锅灶,与锅灶并排的是数个高过头顶的硕大瓦缸,瓦缸上方是一个更为巨大的纱布吊兜,从房梁上直吊下来。初进屋时,猛然一惊,只见凌空立着一人,目光穿透白色雾气射下来,宛如天神在云端隐现,惊惶中定睛,却原来是街北头的豆腐师傅孙二。此时他只穿一条大裤衩,高高站在那大瓦缸沿,摇晃着一个个看上去沉甸甸的纱兜,白色浓浆便哗哗落入底下的大缸中。桥林镇享有盛誉的各式豆品,便都由着浓稠浆汁“点”成了。

豆制品中最受欢迎的是五香茶干,呈红褐色,酱香浓郁,入口紧致柔韧,回味绵长。但私下以为,桥林豆干最绝味的,却是那细腻的臭豆腐干。桥林的臭豆腐干,并不似别处的臭豆腐恣意散发着嚣张的臭味,它内含一种淡淡的鲜香显得内敛而温和,豆干方方正正,清淡的青灰色,内里月白细腻。那感觉像是明清的建筑,青砖黛瓦,粉墙隔窗,晴朗疏阔。又像是一位身着青色长衫的清癯书生,安静地立于石碛河畔,微风吹过,长衫轻飘,露出月白色的内襟,令人心中无端升起《诗经》中“青青子衿”的意境。

这样的豆干适合在气温稍暖时食用,最好的吃法是凉拌,做起来极为简单,将豆干切成一厘米见方的小块,青花瓷碟盛着,清白相见、干净分明,上面撒上一些红色剁椒,再淋上些许麻油。再晚风中就一杯水酒吃起来,便有了永远镌刻于心的悠远的清韵与回味。


【桥林茶干】
桥林茶干,古称五香干,是桥林传统特色产品,始于清代,有一百多年的历史。茶干以选料精细、制作讲究、工艺严格著称,在苏、浙、皖久负盛名。
清朝期间,桥林有十多户豆腐店,其中倪天荣在镇南街开设的豆腐店,店号“倪大来”,做出的五香干质优价廉,生意颇旺,在全镇小有名气。后来,高薪聘来山东做豆制品的名师,从此后,做出来的五香干名声大震,倪天荣成了同行中的佼佼者。民国18年(1929),倪天荣病故后,其子倪定友继承父业,采用祖传秘方生产五香干。

五香干制作,全靠配料、老卤和火候。其原料以光滑、圆润的优质大豆,浸时适度,精磨细滤,轻膏重榨,制成干坯后,以自制的隔年三伏酱油,配以八角、花椒、丁香、桂皮、甘草等18位中药和陈年老卤,将豆制干坯下锅煮熬,反复煮熬3-4次。若制作大圆干,须再次下锅煮熬6-7次。煮五香干火候以不烈不温最好。小干6厘米见方,韧性好;大圆干直径8厘米,厚约1厘米,每块重约125克,正面有菊花图案,色泽油润,味道芬芳,吃起来有“咬劲”,越嚼越有味,百吃不厌,回味无穷,有开胃健脾滋补延年之功效,是吃茶下酒的美肴食品,也可制作百菜之用。
新中国成立之后,五香干改名为“桥林茶干”,实为地方特产,曾以地方风味入选《中国食品大全》一书。1986年,桥林茶干经南京市鉴定,被列为十大特产之一。除畅销苏、浙、皖外,还远销上海、北京、广州、天津、哈尔滨等城市,深受港、澳、台同胞及海外侨胞的青睐。
    随着时代变迁,桥林人的梦想也不再局限于咫尺之间,他们渴望着这传承百年的茶干,能够香飘四海。让传统食品在保持原汁原味的基础上走的更远,桥林茶干家族又依据时代要求,不断改良创新,涌现了许多新成员。现代人大多喜好麻辣口味,便有了麻辣风味的新桥林茶干;都市白领偏好小包装零食,便有了桥林茶干串的应运而生……古老的工艺注入了时代的气息,被勤劳善良的桥林人不断继承发扬着。

在线QQ咨询,点这里

QQ咨询

微信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