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勉强的和平也比最正义的战争受人欢迎。”
——西塞罗
一
兵不厌诈这是战争!盘点史上最卑鄙的战事!
古今中外,战争不仅改变了个人的命运,国家的格局与态势也常经由此一手段,或恫吓或瓦解,所谓兵不厌诈,为达目的,交战双方无不使出浑身解数,瞎编开战理由也好,出其不意的偷袭也罢,都为人类历史写下借鉴。
二战中最受争议的大轰炸,一座历史文化古城被摧毁
德勒斯登,她是前萨克森王国的首都,萨克森王国在普鲁士统一德国前,是一个松散的邦国。由于其建立在易北河畔,所以风景极其优美,是德国最美的城市,其名字“德勒斯登”意译过来就是“河边森林”的意思,因此吸引了大批的文人墨客前来,经过多年的精心建设,德勒斯登成为了遍布着最美丽的宫殿、教堂、剧院的一座文化名城,被誉为“易北河上的佛罗伦斯”。
在二战期间,德勒斯登也承担了一部分的军工生产,但总的来说其军事价值不大,所以德勒斯登被普遍认为是德国境内相对安全的城市。也正是因为如此,当时德勒斯登的防空力量十分薄弱,因为德国人不认为德勒斯登会成为盟军重点空袭的城市,这也为日后其遭遇大轰炸而损失惨重埋下了苦果。
二
德勒斯登最终成为盟军的轰炸目标,主要原因还是这座城市是当年德国三大铁路枢纽之一。而德勒斯登的地理位置在德国东部,是德军东、西线之间调动军队的主要交通枢纽。盟军(主要是苏联)认为如果不轰炸德勒斯登,德国可藉穿越德勒斯登的铁路交通线,将西线阵地、挪威和意大利的德军增援东线,于是乎德勒斯登被添加进了轰炸德国城市的列表。
不过后来二战结束后被证实,当时盟军(苏联)的判断是错误的,那时候德勒斯登经停的火车,其实主要是用来疏散来自东部的难民的(苏联进攻方向),所以这里面有没有阴谋就不得而知了(苏联提出轰炸要求,具体轰炸实施是英美,是苏联忽悠了英美?还是英美为了阻吓苏联的进攻速度?只有天知道)。
珍珠港事件最大的疑点,从宣战变成偷袭,日本人仅仅用了40分钟
提起珍珠港事件,山本五十六是一个绕不开的人物,因为正是在他的指挥下,日本才获得了如此巨大的成功,其实在日本高层决定同美国在太平洋开战之前,山本是持反对意见的,甚至以辞职相要挟,山本之所以反对日本同美国开战,是因为他在1940年之后曾数次访美,被美国的经济和军事潜力所震惊,山本认为,不要同美国全面开战,即使日本通过偷袭的手段能取得胜利,也顶多能在太平洋保持一年半的优势,但是,当时的日本高层,完全不顾山本的反对,决定了同美国在太平洋开战。
三
山本之所以反对同美国开战,当然不是因为他是一个和平主义者,但是当同美国开战成为日本的既定方针之后,山本只能执行,游历过美国的山本清楚的知道,美国这个国家的人民崇尚面对面的决斗,痛恨的是卑鄙的不宣而战,偷袭将会引起美国的众怒(后来的历史事件也证明了山本的这个观点),因此在山本制定出作战计划后,强调必须在日本发动袭击30分钟之前,将日本的宣战通牒递交给美国,也就是1942年12月7日下午十三点之前(美国时间)。
美国是在1941年12月7日下午1点40分才收到日本的正式宣战通牒的,为何美国收到的宣战通牒要比日本计划晚了40分钟,答案至今是个迷,这么重大的事情,当然要排除日本方面迟到等弱智的观点,答案或许只有罗斯福知道,当这份迟到的宣战通牒被交到美国国务卿赫尔的时候,珍珠港已经开打了40分钟,这是因为这份迟到的宣战通牒,叫日本名正言顺的宣战变成了无耻的偷袭,这下彻底的引起了美国人民的愤怒,年轻人纷纷踊跃参军,要求为死去的同胞报仇,当偷袭珍珠港胜利的消息传到山本的耳朵里时,山本怎么也高兴不起来,淡淡地说:“我们唤醒了一个沉睡的巨人。”
—— E N D ——
长
按
关
注
一路向北
ID :StoryBH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