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7月6日,在阿塞拜疆首都巴库举行的第43届世界遗产大会上,良渚古城遗址获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这意味着中国文明起源和国家形成于距今5000年前,终于得到了国际承认。
“上下五千年”一直是中华民族引以为傲的历史传承,作为“最早的中国”,良渚文化是中华文明的开端与起点,从规模宏大的城市、设计精巧的水利系统到巧夺天工的玉礼器,无不反映出良渚文化已经迈入国家的范畴。
良渚文化遗址
分布示意图
考古发现成果表明,良渚文化分布范围大致位于长江下游的太湖流域,北抵里下河地区、南入浙江的宁绍平原、东至舟山群岛、西达宁镇地区,以环太湖地区为核心。良渚文化时期,位于浙江余杭的良渚古城遗址相当于“国都”,发现了随葬玉礼器的贵族墓地、人工修建的大型祭台、城墙以及水利系统,是整个良渚文化的统治核心。此外, 在太湖东部以赵陵山、草鞋山、福泉山等遗址为代表的区域和太湖北部以寺墩、高城墩为代表的区域也发现了出土大量玉礼器的高等级墓葬和人工堆筑的祭台遗存,有学者推断,寺墩遗址在良渚文化晚期代替良渚古城遗址,具备了“都城”性质。
常州地处长江和太湖之间,是良渚文化遗址分布的核心区域之一,其中寺墩遗址、象墩遗址和青城墩遗址分别代表了良渚文化不同时期、不同地位和等级的中心聚落,为探索良渚文化源流和地区特色提供了重要材料。
良渚北境的“王都”
寺墩遗址
寺墩遗址位于常州市天宁区郑陆镇三皇庙村,是良渚文化时期极具代表性的重要遗址,总面积达90万平方米以上。
常州地区
良渚文化遗址
分布示意图
1973年10月,郑陆镇农民将当地出土的玉琮和玉璧送到常州市文物商店鉴定,文物商店将情况告知常州博物馆,随后常州博物馆考古人员前往玉器出土地点调查,发现了寺墩遗址,并在周边征集到玉琮、玉璧等文物18件。1976年,在土墩北侧发现崧泽、良渚文化陶器30余件。1978年9月,在土墩东侧发现玉琮、玉璧等文物3组20余件。1978年12月和1979年2至3月,南京博物院对遗址进行了试掘,发掘面积425平方米,共发现良渚文化时期墓葬两座,灰坑两个,出土文物40 余件。1979年9月,土墩东侧庄桥村村民建房挖土时发现玉璧4件、玉琮1件。1982年10月至11 月,南京博物院在出土玉器的地点进行了大规模发掘,面积共计800平方米,发现了两座良渚文化大墓及其他遗迹,出土文物172件,其中包括一座随葬33件玉琮、24件玉璧的高等级大墓。1993 年10月和1994年12月,南京博物院重新对遗址进行调查和发掘,在原三号墓附近出土一件微雕玉琮,并出土了玉带钩和玉钺等器物。经过此次考古发掘,认定寺墩遗址的范围在周边断续相连的河道以内区域,总面积约90万平方米,推测寺墩遗址是一个由四周连接沟通的“护城河”所环绕的良渚时期文化古城。2016 年至今,由南京博物院联合常州博物馆、常州市考古研究所组成的考古队,对寺墩遗址开展第六次考古调查、勘探和发掘,此次考古工作将遗址上升到良渚文化遗址群的高度,通过系统调查和研究,探索寺墩遗址的聚落形态、内部结构以及与周边同时期遗址的关系,确认了寺墩遗址外围存在多重环壕,内部分布着大量同时期的遗址点,在东侧和北侧,还有疑似“城墙”的红土带分布,明确了寺墩遗址作为整个区域内的核心,与周边同时期遗址构成了结构复杂的遗址群。
良渚文化遗址
出图文物
寺墩遗址的形制非常独特,其中心为一处直径约100米、高约20米的椭圆形人工堆筑的土台,土台四周有圆角方形河道环绕,河道之外为数个独立的高地,上面分布着良渚文化墓葬。在土台之外,地势逐渐平缓降低,分布着草塘浜、窑墩浜、龙兴浜等断续环绕的河道。在更大范围内,遗址东侧和南侧有舜过山、陈墩山、鸡笼山、芳茂山等呈半弧形将遗址围绕在内,整体地貌环境与浙江余杭良渚古城非常相似。
寺墩遗址出土
玉琮王
经过近40余年的考古工作,寺墩遗址的文化面貌逐渐清晰,出土了一大批珍贵文物。遗址中心为人工堆筑的大型祭台,在祭台东侧共发现良渚文化墓葬3座,分别为一号墓、三号墓和四号墓。三号墓规格最高,根据残存骨骼判断,墓主人为年龄20岁左右的青年男性,随葬品包括陶质生活用具、玉石质生产工具、玉质装饰品和玉礼器等100多件。其中玉琮、玉璧等大件玉礼器达到57件,出土时放置在墓主人身旁,部分玉器和石器随葬品有烧灼的痕迹,推测与某种燎祭活动有关。一号墓和四号墓规格等级略低,一号墓出土随葬品10件,其中玉璧5件、玉琮2件、玉项饰1件、玉佩饰1件,陶杯1件。四号墓出土随葬品5件,其中玉璧1件、玉琮1件、穿孔石斧1件、玉管2件。
寺墩遗址出土
十二节玉琼
寺墩遗址规模宏大,特别是三号墓,出土大量随葬品,其随葬玉礼器数量是目前所发掘的良渚文化时期墓葬中最多的,推测墓主人为氏族首领乃至良渚文化晚期的国王,其他两座墓葬也随葬有玉礼器, 墓主人为上层贵族。有学者研究认为,良渚文化晚期,整个良渚文化的统治中心逐渐北移,寺墩遗址成为良渚古城之后,整个良渚文化的统治中心,具备了“王都”的地位。
作者丨黄督军
来源丨《龙城春秋》2019年第3期
中共常州市委党史工作委员会
常州市地方志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