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怎么会在一个地方跌倒
两次、三次...
![]()
从小长辈们便教育我们,人不能在一个地方跌倒两次,要吃一堑长一智。但是我们现在依旧有很多人在一个地方跌倒了很多次仍旧不吸取教训,继续我行我素的犯错。
2019年10月10日傍晚18:10左右,江苏省无锡市锡山区312国道上海方向K135处、锡港路上跨桥出现桥面侧翻。截至2019年10月11日5时,事故共造成3人死亡,2人受伤。
![1571969669502819.jpg]()
经过调查,本次事故桥梁限载重65吨,这辆大货车的载重达到了惊人的187吨,严重超出了行业最大允许值的两倍还多。
无独有偶,因为超载造成的事故早已经不是第一次了。
![]()
2015年5月9日,一辆重型货车拉载了30吨货物(超载150%),行驶至云南蛮金公路时,因超载、制动不及刮撞路旁车辆、行人,造成5死1伤。
同年5月4日,一辆装载76吨(超载340%)瓷砖的货车,行至江西景德镇一斜坡路段时发生侧翻,造成6人死亡。
![]()
2015年,在粤赣高速,4辆严重超载的货车导致桥梁结构严重偏压,最终造成匝道桥倾覆垮塌,1人死亡、4人受伤。
![]()
2019年9月,一辆严重超载货车突然冲进赶集的人群,导致10人死亡、16人受伤。
![]()
据历史数据统计,仅2013年一次死亡5人以上的事故,涉及货车超载的近20%。货车肇事导致的一次死亡10人以上的事故中,70%存在货车超载的违法行为。
![1571975451984265.jpeg]()
这样事故几乎天天都在发生,难道司机们不知道危险吗?我相信所有司机都明白超载的危险,但是为何还要冒险呢?今天我们暂且不讲行业营商环境这些和个人利益直接挂钩的原因,就讲讲外部是不是给了大家这么一个冒险的机会,如何将这个冒险犯错的通道给关上呢?
![]()
我们接下来一起来设想一个场景。
一个车辆信息,包括车辆尺寸、载重、司机运输记录以及本次运输的计划路线和返程计划路线等全部记录在案,所有信息都是可溯源、不可篡改,并且可以有条件的开放信息内容。并且对于每个司机和每辆车以及所在的物流企业所做过的危险驾驶行为进行全网警示,并且根据这些信息,为他们进行综合评分。
![1571984118261091.jpg]()
这样有什么好处呢?
首先对于司机而言,将他们寄希望于侥幸的犯错的机会和通道关上了,同时,让认真经营,希望做长久事业的物流人能够得到应有的认可,而不是做不做好物流服务都差不多,基本只看价格的现在这样的无序市场状态。同时,司机提前公布的路线,方便找到回程带的货,就不用因为担心回程没有货而超载运输。
另外,对于货主而言,信息的公开透明,让货主更放心将货物交给物流企业和车主,毕竟每次交通事故,货主的损失从来都是不小的,货物的损失可能还会带来更多连锁反应,例如客户不满甚至市场流失。
最后对于交通管理部门而言,更是百利而无一害,大大提高了物流管理的效率,运输环节的标准化和信息化,以及信息透明化,让管理部门的管理不再事倍功半。
![]()
当然,要达到整个目的,就需要一个成熟的SAAS系统、区块链应用系统以及其他个性化板块的设置。因为这不激进面临的是物流运输,还要面对上下游的消费者、生产制造商,专业的物流、仓储,财务、税务服务商,信息处理商等更多其他外部链接的部分,这是个庞大的工程,虽然艰难,但这无疑是一件利国利民的事业,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方向。
![]()

你点的每个赞,我都认真当成了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