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目前,国内电信通讯设备企业主要是华为和中兴两家,且在全球范围内排名靠前。不过曾经在2000年前后,还有两家公司与它们一起被称为“巨大中华”,这两家企业分别是巨龙通信和大唐电信。
公开资料显示:大唐电信于上世纪90年代正式创立,主要从事各类通信网络系统、通信终端、计算机软硬件等产品的开发、生产、销售以及系统集成和网络建设。不过,作为曾经可以和华为比肩的电信通讯企业,却在后来的发展中掉队。根据大唐电信2019年公布的业绩报告显示,公司去年营收仅为24.16亿元,不及华为零头。而华为去年的营收达到7212亿,20年过去了,两者的收入已相差约7187亿。
在2G时代,全球主要应用的是GSM和CDMA两种通信标准,而这两种标准均被国外所主导,国内企业只能每年缴纳大量专利费用。为了改变这种现状,在3G开始萌芽的时候,中国积极参与到标准建设之中。彼时,在经过多方面的考虑之下,国内选择了TD-SCDMA。

然而,这个被称为时分-同步码分多址的技术(TD-SCDMA),其实源自于西门子,且由于技术过于繁复,在欧洲标准的竞争中已经败给了爱立信和诺基亚支持的WCDMA。后来,在我国的改进以及大力推动下,该技术称为全球三大3G国际标准之一。大唐作为这其中的推动者,几乎把命运都押宝在这个技术上。
进入新世纪后,大唐开始集中资源全力以赴开发TD-SCDMA技术及其产品。这一决定意味着公司将放弃同时开发三种3G标准的策略,专攻这一种并不太成熟的技术。且一旦失败,公司将失去3G市场。不过,由于国内市场庞大,市场也有不小的潜力。
然而在大唐孤注一掷的情况下,国内市场却迟迟没有发力。事实上,当时运营商对这个标准并不感兴趣,而是倾向于混合组网。不过,在经过一番游说之后,中移动独立组网TD-SCDMA,其它两家用的则是另外两个比较成熟的标准。由于产业链不成熟,在09年至13年5年间,面对来势汹汹的联通和电信,移动并无太多优势,可以说推广的相当艰难。
在技术上并无太多竞争力的情况下,TD-SCDMA成了中移动和大唐最大的痛,进入4G时代后,前者迅速更新了技术;而大唐在3G领域的大量投入,随着移动的技术革新,其利益并没有得到最大化,营收规模进一步缩小,在行业内逐渐没落。虽然从企业经营的角度来看,是失败的,但这也是它的使命所在。

近年来,半导体产业已成为大唐的主要营收来源,不过公司的芯片技术还处在较弱水平,主要产品应用于中低端市场。与之相比,华为等厂商却始终保持高速发展,在手机终端、电信通信设备、高端芯片产业可以说是全面开花,以至于差距越拉越大。
如今,5G已经进入商业化元年,虽然大唐手中持有小部分标准专利。然而,在失落多年之后,面对华为、诺基亚、爱立信等巨头的压力,大唐想要逆袭突围并非易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