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网站首页    行业动态    武大“国际法沙龙”:国际组织工作、实习经验分享会

武大“国际法沙龙”:国际组织工作、实习经验分享会

阅读量:3778242 2019-10-25


2019年10月24日13时,武汉大学“国际法沙龙”在法学院323会议室如期举行。本次主题为“国际组织工作、实习经验分享会”,主讲人是联合国秘书处纽约总部大会和会议管理部文件司中文处周红艳女士,分享嘉宾是国际经济法专业硕士研究生赵洒洒同学,武汉大学国际法所李雪平教授担任主持人。李雪平教授对周红艳女士、赵洒洒同学进行介绍后,分享会正式开始。为了让同学们对国际组织工作有更直接的了解,周红艳女士首先为大家介绍了联合国及其部门概况。她阐明了联合国与联合国系统的概念,并针对法学学生简要介绍了联合国第六委员会(即法律委员会),阐述了主要机构下设的相关机构和工作内容。她认为,国际法是各个主权国家接受的法律或规则,大多需要通过国内法实现,因此国际法离不开主权国家的作用;各主权国家以联合国系统作为平台,经过联合国的协调共同推进有关议程。随后,周女士为大家介绍了她在联合国工作的相关情况,并从职位数量、薪资津贴、工作地域等方面为大家详细讲解了国际职员工作之利弊得失,也恳切地从家庭生活角度为大家分析了可能存在的问题。针对联合国实习,周女士分享了联合国求职网站(careers.un.org)的“job opening”,建议同学们在相关网站内容中仔细阅读实习要求,并提前准备能够为面试官提供参照系的英语、法语语言资质。她也指出,在交流能力相对不强的情况下,也存在更为需求读写能力的实习岗位,鼓励同学进行尝试。针对联合国求职问题,周女士详细介绍了求职步骤。首先提交“application”,并按照要求填写表格。她强调,在求职各阶段中所填的表格必须按照真实学习经历、工作经验书写,不得存在不一致或错误的情况;周女士同时强调,填写简历时,实习经历也要写在工作经验中,尤其是有工资的实习经历——任何相关经历都可以润色简历,而不需考虑是否达到相应的规模与程度。在简历通过审核后,将进行“structured interview”。面试一般由三人小组分工提问进行考核、以各能力点进行打分。不同职位有不同能力要求,如针对“organization and planning”进行询问,会问及“planning”相关的practical deadline;“communication skills”则要求求职者会听、主动寻求、及时询问。本次沙龙的第二部分,由赵洒洒同学介绍他在国际组织实习的经历和感受:第一,国际组织实习使人身处多元文化环境。赵同学在实习期间认识的人们经历都非常特别,他由此了解了不同的生活经历,见证了人生不同的打开方式。第二,国际组织工作对语言学习的影响。经过一年的语言环境熏陶,他从起初讲法语的磕磕绊绊,到如今能将法语作为自己的工作语言,获益匪浅。第三,对于赵同学来说,这次实习经历是一次文化的修行。赵同学在文化办公室工作,接触了许多文化相关的具体工作内容。同时,他也在此期间畅游当地,发现了非洲文化表达和中国的诸多不同。赵洒洒同学还跟大家分享了查阅实习信息的网站,并说明了考核具体流程与注意事项。起初由中国留学基金委进行初步选拔,再由国际组织的人力资源部进行二轮面试。最终通过的申请者根据个人特点被分配到不同岗位,与主管进行关于实习内容、工资事项、入职时间的交谈。针对初选的笔试内容,根据不同组织可以选择以法语或英语答题,内容一般包括对机构负责人讲话的概述并阐释,以及对具体案例相关问题的叙述。周红艳女士、赵洒洒同学真挚而具体的经验和经历分享为同学们提供了许多学习、工作的新思路,加深了同学们对相关情况的了解,从而对未来的学习充满信心。李雪平教授对他们二位的倾囊分享给予了高度评价和至诚感谢!(撰稿人:刘雨佳)

在线QQ咨询,点这里

QQ咨询

微信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