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甘金云

甘金云,宁波慈城人。
浙江省工艺美术大师
非遗项目宁波传统工艺"骨木镶嵌"传承人。
骨木镶嵌
骨木镶嵌,是一项传承了两千多年的古老技艺。将骨骼、贝壳、木材等材料,裁切成丰富多样的图案,再镶嵌进木器表面。其独具特色的家具风格也被成为宁式家具。2008年,宁波骨木镶嵌技艺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目录。这期汪叔带你走进宁波,了解这项传承了两千多年的古老手艺~点击链接,查看周馆长亲述历史!

“
窗门开开地板房,白骨嵌锒大眠床
”
骨木镶嵌主要是选用黄杨木、红木、花梨木、牛骨、螺钿、铜片、腊石等为原料,在木坯上起槽后嵌花纹,再经打磨雕刻,髹漆而成的一种传统工艺,因其独具特色的家具风格也被成为宁式家具。
在过去的婚嫁喜事中,最重视的是床,家境富庶的宁波人给儿子娶媳妇,必备骨木镶嵌的木床,
讲究一点的还会做千工床——制作需要耗费近千个工时才能完工而得名,做工精美复杂,用料豪奢,在古代可非普通百姓所能享受哦!

走进人物,感受工艺
镶嵌师甘金云从白木花鸟雕刻、山水人物雕刻到红木雕刻,用了三年时间,在完全能胜任普通木雕工作之后,他开始学习骨木镶嵌。《西湖十景》是甘金云首个骨木镶嵌作品,那是和几个基础比较好的人一起做的,每人一个小图案,眼子小,活难做。正是因为这个难度大的作品,为他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
盛名之下,清苦自知
”
骨木镶嵌作品好看,但工艺十分地复杂。画底稿、锯骨、凿木、镶嵌、细刻,每一道工序都容不得一点含糊。
●画底稿:将要镶嵌的图案先设计好,再画出来。随之选好木头器物,镶嵌的材料,工具。
●锯骨 :将画好的图案割出来贴在骨贝上,沿线将一个个图案用钢丝锯锯出来,贴到需要镶嵌的木头器物上。
●挖槽:用针沿着贴在木器上的骨贝图案线条,刻画出需要被剔除的部分,用凿子将其挖出。
●贴骨片:用特殊胶水和凿子一起,将骨贝镶嵌进挖空了的图案中,牢固之后将高于器物表面的部分用磨砂纸磨去。
●细刻:在镶嵌完成的骨贝上,用刻刀刻画出树叶、翅膀、眼睛等小细节,然后上漆。
经过这几个步骤,一件作品的骨木镶嵌才算大致完成,其中容不得一点差错。简单作品需要花费十天半月,难度大一点的需要一年多。在骨片上刻画,每下一凿,起码要用上提30斤重物的力气。下刀略偏,人物衣褶就歪了,松树、亭子就断了。而这些不仅要有扎实的美术功底,要做到细如发丝而不断,更多的是耐心和韧性。

继承传统,推陈出新
甘金云说,像他这代民间手艺人,多数只会按图索骥,设计和创新能力薄弱,很难往老手艺里注入现代味。而这也是决定这项手艺的关键。
作为一门宁波传统的老手艺,汪叔希望它能为更多人所知,从而发扬光大。保留住我们的原始,才能在现代化的进程中抓住根基。

关
注
汪
叔
梦想家汪叔
Welcome to my worlds.
平淡日子也要熠熠发光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