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这里是为您分享泉城美食的吃泉城。
“思念会把我带去哪里——山师东路。”在网易云上搜索“山师东路”,会有好几首关于它的歌。在济南的学子甚至是很多济南人的心中,一直有着一份山师东路的情愫。那里有着很多人年轻的时光与青春的回忆,或许是一个街角的小店,或许是在市井街巷不时能偶遇的熟人,亦或是那家永远都在拆迁大甩卖的外贸店。如今,山师东路的一切记忆已经远去,而在今天,我们走进的就是在山师东路旁的这所学校食堂。评测第二站——山东师范大学本部食堂。

每年十月都是红色的,而今年更为尤甚。一来到东方红广场,我们便看到了毛主席的雕像,十月初那场让人心生骄傲的阅兵仪式,想必毛主席见到后也会倍感欣慰吧。
但此刻的我并没有觉得欣慰,因为茄子又迟到了。我真正理解了已经出门,在路上了和马上就到这三句话的真正含义。人类的本质这一哲学难题我想已经有了答案。还好这次出门前上了厕所,我不想再焦急的吃一次饭了。(参考上期山大中心校区食堂测评篇)
学校概况可能是附近学校比较多,也可能是历史沉淀,山师是一个学术艺术感很强烈的地方,来来往往背着书包的同学,教室中不时传出的钢琴声,这无时无刻不再撩拨着茄子的“心弦”。这不,这个憨憨开始借着问路的机会就和一名女同学攀谈了起来。。。当然没结果了,女同学一开始以为他是搞校园传销的。。。

本次评测前我们先在校园里简单逛了一下,山师的食堂要比我们上次去过的山大食堂更多,花样也更为丰富,我认为其实这是学校文化底蕴的一种展现。硬实力是学校的教育能力,而软实力则更多的体现在这所学校的细节上,这展现的是一种文化自信。我们逛了红烛园,紫荆园,桃李园和丁香园三个餐厅,最后我们选择在紫荆园开吃评测。
在正经开吃前我们先上一波在山师食堂拍摄的照片,这座学校的食堂实在是太有新意了,你每去一个食堂就会有惊喜的发现,这种新鲜感不是食堂在刻意取巧,而是你逛到这里就会不经意的发现他的新鲜点。这对于第一次来到这里的人来说很难不让他们喜欢这里。

在紫荆园里上楼梯,转角就会与书墙不期而遇,站在这一面书前,有点网红打卡地的感觉,相信很多初次来到这里的大一新生肯定会像茄子一样站在这里观摩,翻阅。。。然后发现书都拿不下来。

茄子努力的翻看里面的藏书,像是穿着开裆裤站在糖果店前的孩子。

在桃李园我们居然看到了这样一处景观设计,这是在很多食堂里都是没有的,在这里我们看到了更多的校外人带着孩子来这里玩耍。一个学校的开放程度决定了他的包容性,而这种包容性是建立在文化自信上的。这是另一处让我和茄子惊喜的地方。
山师食堂还有两个新的尝试就是将美食街与传统食堂相结合,将食堂运行模式饭店化。

这样的街道式设计是不是让你想起了以前的山师东路,说不定里面的店家还会有当年的老熟人哦。

因为山师本身的影响力,会有很多人慕名而来,以此来为大家提供一个更为正式的吃饭场所也迎合了受众需求。
测评环节在转了一大圈之后我们来到了红烛园,茄子被它的鸡汤瓦罐所吸引,而我则是为了那面让人印象深刻的书墙。
本次我们共选择了香菇鸡瓦罐,瘦肉丸,香辣拌面和咖喱鸡块虎头丸两拼这四样菜式。香菇鸡瓦罐9元,瘦肉丸12元,两拼12元,香辣拌面12元,总计花销45元。
1)香菇鸡瓦罐

香菇鸡瓦罐是一道补品,咱也不知道为啥茄子总对它念念不忘,里面的鸡肉很嫩,汤是那种喝一口还想喝下一口的那种,总之就是好吃,搭配上米饭和小咸菜,这份饭对我或者茄子这样的男同志来说是真不够吃,不过倒很适合女生一人食。
2)瘦肉丸

瘦肉丸是因为它的制作过程而被选中的一道美食,它的做法有点类似火锅里的虾滑,但是做好之后的瘦肉丸口感并没有很好,至少没有我们想象中那么好,有点胶的感觉,且味道还有点素,里面的萝卜咸菜很好吃,但是我们点一份瘦肉丸不是只为了吃咸菜的不是。
3)香辣拌面香辣拌面让我戒掉了那个窗口的拌面,这份饭是我点的,而我点他的原因单纯就是我很久没吃拌面了,我想吃它。为了更好地享用我甚至还卖了豆腐和香肠。因为单看那一盆加菜真是太诱人了,肉的诱惑实在是难顶。

结果就是拌开后整体观感成了这样。。。

兴许是我的打开方式不对,头几口趁热吃感觉就一般,应该是面的问题。更过分的是我还留下了一张黑历史。。。

茄子拍啥都这个角度,管不得他要吃瓦罐补补。
这份拌面看起来很油,但吃起来很干,让人感觉面本身的口感不好,然后等它再凉一点就直接没法吃了,拌料的味道就很淡了,很难调和面本身素的质感。好吧最后我剩下不少。
4)咖喱鸡块虎头丸双拼虎头丸里面是夹着鸡蛋的,茄子告诉我现在的虎头丸都是工厂化加工,人工制作的很少,所以我们并没有对它有很大期望,但是吃起来虎头丸感觉还不错,我们觉得还挺好吃的。其实吃就是这么回事,并不在意你用什么手法制作,呈现出来的好吃就行,之前的瘦肉丸看着做法很新鲜很好吃,但实际吃起来却没有那么美味,虎头丸虽说是工厂化流水线加工,但吃着好吃,这就够了。咖喱鸡块就是大路上的咖喱鸡块,没有什么特点但也没有什么让人反感的点,中规中矩。

测评结果同样吃完后我们对这次主要点的几道餐进行了一个评测:
香菇鸡瓦罐★★★★☆
瘦肉丸★★☆
香辣拌面★
咖喱鸡虎头丸两拼★★★☆
吃完饭,我和茄子走出了食堂,来的时候天还亮着现在已经是黑夜,但是球场上还有很多打球的同学,年轻真好。

可以说山师食堂是我迄今为止最喜欢的食堂。他在运行模式,菜品花式上的新颖给我留下很深的影响,也是第一个想让我再去一次的食堂。


“山师撒盐哥”

“山师东路,我走了多少遍,从稚嫩的笑脸,走到成熟的容颜;山师东路,我走了多少遍,青春像云彩,飘过千佛山巅。”在2017年,山师东路就已经伴着这首歌成为了往事,伴着房屋人群拆迁了的还有很多人的青春记忆。今天再回到山师食堂,还能在这里感受到曾经的那一份温暖,天冷了,你也记得加件衣服吧。
PS:我再也不相信茄子说的马上就到了,就像我不再相信香辣拌面窗口阿姨温暖的笑容一样。
祝您胃口常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