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1医学细胞生物学硕士点简介
遵义医科大学医学细胞生物学硕士点于2015年获批,2016年开始招生,共招收8硕士,已毕业研究生2人,就业率达100%。
师资力量:专任教师9人,其中,校级学科带头人1人,校级学术带头人2人;教授3人,具有博士学位者5人,具有相关学科背景教师90%。
研究平台:本硕士点依托基础医学院医学遗传学教研室,初步建成分子细胞与遗传学实验室、分子遗传学实验室、肿瘤生物学实验室等,藏书2000余册。
科研项目及水平:近五年,本硕士点专任教师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论文39篇,其中SCI收录期刊论文14篇,北图核心期刊论文20篇,参与出版学术专著1部,承担科研项目18项,其中国家级3项,省部级5项,地厅级10项,科研总经费173万元,共获得省部级奖项2项。
研究生培养目标:秉承“明德笃学、求是致用”的校训,以“弘扬长征精神,注重实践教育,为基层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办学特色,立足于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掌握医学细胞生物学基本理论,专业基础知识扎实,并具有较强的科研能力和实际工作能力,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医学细胞生物学和医学遗传学教学、科研、临床的高级专门人才。
研究生培养情况:2019年,2016级研究生吴莹获得校级优秀党务工作者称号;2016级研究生赵秋蓉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SCI论文1篇(影响因子2.72)。
学科设置:本硕士点设置两个研究方向:肿瘤遗传学研究、常见遗传病的基础研究与临床。
1.肿瘤遗传学研究:遗传因素在肿瘤的发生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癌基因或者肿瘤易感基因的鉴定和功能研究是肿瘤遗传学研究的重要内容。肾癌课题组、乳腺癌课题组、肺癌课题组研究已持续7~10年,建立了良好的科研工作基础。
肾癌、乳腺癌课题组以透明肾细胞癌中高突变的抑癌基因和主要核转录因子研究为主。这些抑癌基因的突变或转录因子与肿瘤的分级、预后高度相关。通过国内外合作,利用已有研究资料及蛋白质组学、基因组学、以及之前合作建立的ChIA-PET等前沿研究技术,深入探讨癌基因、SWI/SNF染色质重塑复合体及重要转录因子的生物学功能,同时也为临床上相关肿瘤的分型和个性化治疗提供基础资料,促进相关的转化研究。
肺癌课题组新发现ERGIC3是肺癌相关基因,表达产物可抑制内质网应激药物BFA杀伤肺癌细胞,但其分子机制不明,因此,课题组拟采用RNAi等技术,系统研究肺癌细胞ERGIC3的功能,以期为临床更有效应用内质网应激药物如BFA进行个体化治疗提供实验证据,并将研究成果积极向临床应用转化。
在该方向有2项国家自然基金资助,有研究经费117万,发表了SCI论文6篇。
2.常见遗传病的基础研究与临床:从临床疾病如高脂血症、Joubert综合征、强直性脊柱炎和葡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症等入手,开展了近10年的创新性研究,取得了较好的研究成果,建立了良好的工作基础。
高脂血症课题组前期已经对遵义地区人群载脂蛋白ApoA5(Apolipoprotein A5)、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和低密度脂蛋白受体(low density lipoprotein receptor, LDL-R)基因多态性与高脂血症不同亚型发病做了相关性分析,下一步将通过基因组学手段进行深入研究。此外,该方向中对Joubert综合征、强直性脊柱炎和葡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症也开展一些研究。以上研究为常见遗传病的基础研究奠定了坚实基础。
在该方向有3项国家自然基金资助,有研究经费68万,发表了SCI论文10篇。


导师简介

潘有福
潘有福,学科带头人,肿瘤遗传学研究方向带头人,曾在新加坡基因组研究院、新加坡国立癌症中心学习工作多年,遵义医学院候鸟型人才,2015年以来为遵义医学院副教授/教授。主要研究方向:医学遗传学,肿瘤生物学,基因组学。目前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基金一项,省科技厅项目两项,地区基金项目一项。发表SCI论文近20篇。
E-mail panyf9@sina.com

李学英
李学英,女,三级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现任遵义医科大学生命科学馆馆长,系遵义市15851工程二层次人才、中华医学会医学细胞生物学分会委员、中国细胞生物学医学细胞生物学分会委员、中国转化医学联盟理事、中国优生科学协会常务理事及教育分会副主任。兼任九三学社遵义医科大学委员会主委、九三学社遵义市委委员、遵义市政协委员、汇川区政协委员。1987年毕业于兰州大学生物学系动物学专业。2001年毕业于遵义医学院生化与分子生物学专业获硕士学位。先后担任形态学实验室常务副主任、生物学教研室副主任和细胞生物学与遗传学教研室(2007年更名)主任、学科带头人。主编副主编或参编高等医药院校国家级规划教材和自编教材8部。先后获得国家级教研论文奖二等奖三等奖、贵州省优秀教学成果奖二等奖三等奖、贵州省高等教育多媒体软件大赛奖等各类奖项10余项;曾获得校优秀硕士研究生导师、校课堂教学优秀教师、校优秀扶持学科带头人、遵义市师德标兵、九三学社贵州省优秀社员等荣誉。主持和参与完成国家级省级地市级科研项目20项。先后在Oncology reports、Curr Cancer Drug Targets等期刊发表研究论文70余篇(其中SCI收录期刊论文6篇)。先后获贵州省科技进步奖三等奖、医学会科技奖三等奖、贵阳市科技进步奖二等奖等科研成果奖3项。
电子邮箱:313627366@qq.com

王哲
王哲,学科方向骨干教师,男,中共党员,贵州遵义人,硕士生导师,副教授,博士,毕业于四川大学国家生物医学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生物医学工程专业。中国生物材料学会会员、中国细胞生物学会会员。主要从事骨再生医学、骨生物材料等方向研究。近年来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地厅级科研项目3项、校级教学改革课题1项,院级教学改革课题1项,参与其他各级课题近十项。E-mail邮箱:fuzzywong@foxmail.com

张志敏
张志敏,学科方向骨干教师,女,中共党员,贵州省遵义市人,硕士研究生导师,教授,硕士。毕业于华中师范大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专业,中国细胞生物学会会员。长期从事医学分子遗传学研究。主持贵州省科技厅项目3项,其中已结题2项。近五年来共发表论文13篇,其中SCI论文2篇,北图核心8篇,省级期刊3篇。个人联系方式:277351099@qq.com

赵彦禹
赵彦禹,学科方向骨干教师,男,中共党员,山东人,硕士研究生导师,副教授,博士。毕业于陕西师范大学生态学专业。现任中国遗传学会会员、中国西部动物学会会员和陕西省动物学会会员。长期从事分子遗传学和动物谱系地理学研究。目前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近五年来共发表SCI论文10余篇,其中以第一作者在PLOS ONE, Genetics and Molecular Research,Mitochondrial DNA,Biochemical Systematics and Ecology,Conservation Genet Resour等期刊发表论文7篇,总引用次数超过100次。近年来共获得实用新型专利授权16项,发明专利实审3项。个人联系方式:xznuzhao@163.com
>>>>>>>>遵义医科大学研究生会<<<<<<<<
▼更多精彩内容,请长按二维码▼

推 | 遵义医科大学研究生会-新媒体中心
编 | 遵义医科大学研究生会-新媒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