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网站首页    行业动态    第五届红枫大学生记者节优秀作品回顾 || 《兰州市区最后一片窑洞》

第五届红枫大学生记者节优秀作品回顾 || 《兰州市区最后一片窑洞》

阅读量:3766897 2019-10-25


点击蓝字关注我们

万丈高楼平地起。
繁华背后,谁还记得窑洞苍凉而遥远的守望?
图文类 三等奖
《兰州市区最后一片窑洞:坚守与变革》
兰州大学 刘卫琛 牛雨倩 杜莉华

随着兰州的发展,一座座大楼拔地而起,刷新着这座城市的高度。然而,与主城区仅一河之隔的白塔山后,却存在着一片不为人知的荒凉的窑洞群。

三十多年前,时任兰州市副市长的任震英提出了一个构想--建设“白塔山庄”创新性窑洞群,以期达到节地节能的目的,赋予古老的窑洞、荒瘠的山坡新的生命,召唤来寒窑的“春天”。 

三十多年后,由于任震英的离世以及管理混乱,资金短缺等诸多问题,人们曾设想的窑洞之春没有到来,只留下一片荒凉破败、等待拆迁的寒窑,和一群依旧坚守在这里、对生活怀揣希望的人。

七十多岁的毕登跃和老伴已经在这片窑洞住了二十多年,他的身后是他们夫妻俩开的小商店。

拆迁前,住在附近的住户常来购买生活物品,人来人往,闲话家常。“以前我们这里人多得很,到了下午闲暇的时候,周围的邻居过来坐在火炉旁,打一把麻将,很热闹的。”毕登跃说。

随着拆迁令下,一户户居民离开了生活多年的窑洞故居,毕登跃的门市部也变得门可罗雀。一台旧秤,两个锈迹斑斑的暖壶,和用锡纸糊的柜台,都在无声地诉说着这里的落寞。

尽管生活有着各种不如意,他们依旧热爱着生活。看着今年和老伴去金昌拍的六十年结婚纪念照,毕登跃嘴角带着微笑。

毕登跃和老伴住在山上的窑洞里,每天都要爬楼梯,而楼梯年久失修,既不方便,也不安全。

山上的住户想要推车下山就要走窑洞旁的一条窄窄的土路。冬天路上积雪后,住户上下山就变得更加困难。

顺着楼梯走上去,几孔窑洞在午后阳光的照耀下带着几分暖意。这是位于最上层的一户人家。女主人爱花,屋里屋外都是她养的各式各样的花卉。

女主人还在院子中喂着自己平日里收留的流浪狗。这几只大狗由于攻击性比较强,被圈养在笼子里。

小狗是前几天才从垃圾场收留的,大狗名叫蛋蛋,被收留的时候还很小。

窑洞主人与儿子坐着下棋,偶尔交谈两句。“二十年前就住到这里了,房屋冬暖夏凉,空气又好,离城区不远,住着很舒服的,不是很愿意搬走。”下棋之余,男主人说道。

然而平静的生活背后却存在着很大的隐患。房屋破旧,出行不便是住户们不得不面对的问题。山下的公告把种种问题详细地列了出来,催促着他们搬离自己生活多年的窑洞。

透过窑洞旁的断壁残垣望去,繁华的主城区近在咫尺,变与不变,繁华与荒凉,在这里矛盾地共存着。

窑洞对面的山坡上,一位中年人沉默地蹲着,望向远方。在日益现代化的城市里,这群最后的窑洞人终将离开故居,融入新的生活。曾经的住所终有倒下之时,但过往温馨生活的光景、关于窑洞的美好回忆,终是心中一片柔软土地。

下期预告:红枫叶的长沙之旅
红枫大学生记者节有些作品回顾
到此告一段落
我们会在接下来几期推送中
持续更新相关事宜
敬请期待
文字 | 第五届红枫大学生记者节优秀作品 张萌
图片 | 第五届红枫大学生记者节优秀作品
排版 | 张萌 施一朵
长按二维码
添加红枫小助手
邀您进群
及时获取相关资讯

在线QQ咨询,点这里

QQ咨询

微信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