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网站首页    行业动态    让学生尽享长治教育的幸福感

让学生尽享长治教育的幸福感

阅读量:3735970 2019-10-24




市教育系统开展主题教育在学以致用中抓落实——
让学生尽享长治教育的幸福感
亲子读写绘、思维导图、听戏歌绘脸谱、跳绳游潞州、历史的记忆——走进长治老街巷……日前,潞州区东街小学语文周大教研活动上,教研员宋新平老师正在组织大家进行交流研讨,一个个独具特色的教案引起老师们强烈共鸣。“以课程建设推动课堂改革,是我校结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认真践行《长治市深化基础教育改革十大行动》的实际举措。每一份优秀课程设计都凝聚着东小教师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和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初心使命!”宋老师说。
教育是国计也是民生,联系群众最广泛,服务群众最直接,是践行党的初心和使命的重要方面。我市部署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以来,市教育系统坚持问题导向、效果导向、创新导向,选准切口、选好课题,聚焦教育教学主业,在学以致用中抓落实,全面打开品质学校建设、教育质量升级、基础教育转型大通道,让广大师生和人民群众享受更多来自长治教育的幸福感。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教育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的地位和作用。”办好人民满意教育,必须要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重大命题。东街小学作为市教育局确定的300所课改试点校之一,深入扎实推进主题教育,以科学教育质量观为指引,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在全校推行以“崇学养行”为核心理念的“学养”文化育人新模式,凝炼理念文化,用内在的美滋养人;建设环境文化,用外在的美陶冶人;涵养行为文化,用流动的美丰盈人。特别是在整体课程框架下,该校进一步加强课程建设的顶层设计,重点打造,研究开发出雅行、悦读、育美、慧智等“学养”系列课程,以文化人,以美育人,全力推进素质教育实施,让每个学生在优质课程中涵养德行、绽放光彩、感知幸福、成人成才。
 “今天是哪位老师‘坐诊’?这次月考我的成绩不理想,需要老师帮我开‘处方’,这样就能更加精准地查漏补缺……”这是主题教育开展以来,长治五中高三年级学生享受的一项特殊“福利”。在主题教育中,该校以党支部为主体,创新形式载体,打破以前支部架构,将党支部直接建在了年级部,明确主题教育与政治学习、教育教学、师德师风建设有机融合、同步推进,进一步激发了一线教师责任意识、奉献意识和凝聚力、战斗力。在此基础上还延伸出“总支委联年级”“党员联班”等一系列活动。总支委包联年级,每天数次的一线巡查,有利于年级问题的检视、化解、整改与落实;党员联班,不仅要求党员教师定期入班宣讲政治理论,而且还要积极主动参与到学校“门诊制”“1+2帮扶”“走班教学”等教学提升活动中。“主题教育开展以来,课堂上、教研室、校园里处处闪动着佩戴鲜红党徽的党员先锋的身影,务实勤勉、诲人不倦、甘于奉献的清风扑面而来,我们的校园充满了无限活力和生机!”该校师生赞叹道。
今年9月开学季,新建投入使用的长治二十中(长治实验中学西校区)迎来了第一批入读新生,距离市区十多公里的长治潞州区小神村、梁家庄、北寨村等周边适龄儿童享受到了期盼已久的优质教育资源。从花钱租房上名校,到如今走出家门就有好学校、好老师,长治实验中学集团化办学思路让更多百姓获得了教育公平的实惠。作为长治调整教育布局的先手棋,该校以“名校+弱校”“名校+新校”的“1+x”建校模式,延伸办学,已经形成南、北、西、东四校区全新格局,并以高质量办校迅速赢得社会认可,成为我市集团化办学、联盟式办校的“试验田”“理想园”。在这次主题教育中,该校把完善提升集团化办学思路、促进教育公平作为重中之重,持续探索干部交流轮岗、师资统筹管理、联合教研等诸多创新举措,不断出经验、创特色,努力让实验中学集团办学的“盆景”变为全市教育提质的“风景”。
初心作伴,使命为帆,长治教育承载着希望向转型升级版加速迈进。

记者:王轶
编辑:李岩
监制:张海霞
版权声明长治日报社所属《长治日报》、《上党晚报》、i长治网和新媒体平台享有版权的内容,任何单位及个人在互联网、无线客户端、微博和微信等平台上使用须事先取得长治日报社的书面授权,注明作者及出处,否则我们将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目前15000+人已关注加入我们


详情请点阅读原文查看,戳戳戳!

在线QQ咨询,点这里

QQ咨询

微信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