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空
●
船
《庄子·山木》篇里讲了一个小故事。一个人在乘船渡河的时候,前面一只船正要撞过来。这个人喊了好几声没有人回应,于是破口大骂前面开船的人不长眼。结果撞上来的竟是一只空船,于是刚才怒气冲冲的人,一下子怒火就消失得无影无踪了。其实你会发现,生气与不生气,取决于你自己看待事物的态度!有时候,你生气仅仅是因为对方“怎么能这样”、“怎么能有这样的人”,而并不是事件本身。可是人上一百,五颜六色,我们终归是要遇到形形色色的人。庄子说:“不谴是非,以与世俗处。” 一个人看不惯的人事越多,就会像是有了心魔,宅在自己的心界里出不来,反而是作茧自缚,境界小了,格局也就小了。 空船的故事告诉我们,很多时候,我们都要把别人看成一个“空船”。
生活中不乏诸如云南丽江打人事件、花季少女医院遭醉汉砍杀身亡事件等恶性案例,试想,在我们所遇非人,遭受乖张暴戾事件时,我们是迎面回击,还是假想它是一条空船,得以最大限度的自保,孰对孰错,孰好孰坏,生活中一次次血淋淋的教训或许足以给我们很多思考。

当你被一些垃圾人伤害的时候,不要想着去报复,更不能沉溺于痛苦之中。要把这一次的伤害当作一次空船事件,你是被一只空船撞伤了,而非是一个人有意开着船冲撞你。人生的路上,有洁白芬芳的花,也有尖锐锋利的刺,但是自爱爱人的人儿会忘记了有刺,只想着有花。我们不能消除这世间的刺,我们能拔出心中的刺。德国哲学家叔本华说,针对别人的行为动怒,就跟向一块横在我们前进路上的石头大发脾气同等的愚蠢。这与空船的故事如出一辙。
人能虚己以游世,其孰能害之?
同样,我们要时常把自己当做一只空船,不要总是咄咄逼人。

一个人如果总是以自我为中心,太把自己当回事,那么就很容易与别人起冲突。一个人如果不把自己当回事,不以自我为中心,放下自以为是、放下偏执,谁又能伤害的了他呢?这就需要我们有“空船心态”,少些纷争,少生闲气。虚己以游世,不害物亦不害于物,不伤人亦不伤于人。人的遭际跟你是否优秀毫无关系,经历就是锤炼。明朝超人大儒洪应明讲过一句话:知身不是我,安知物为贵;不复知有我,烦恼更何侵。人一辈子,最大的障碍和业根就是对我字认得太真。 2019年10月23日随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