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网站首页    行业动态    泉河故事:第六篇《换新颜》作者屈化民

泉河故事:第六篇《换新颜》作者屈化民

阅读量:3711573 2019-10-23


泉河故事

        第一篇:发大水
        第二篇:建河堤
        第三篇:建大桥
         第四篇:修水库
         第五篇:移河堤
         第六篇:换新颜
 
        河滩桑田,日月变迁。改革开放多年,持续建设发展,美景呈现河川。进入新的时代,政府积极作为,努力改善民生。大开发拓建新小区,大手笔打造新城镇。
 
        2016年春,泉河机声轰鸣。治河工程开工,动用机械施工。深挖河道,美化堤堰,优化堤路。工期一年半,我都在外边。没有亲眼见,心里总觉憾。
     
        与此同时,泉河上游,大展宏图。依托库区河谷,建设大溪谷景区。串联诸多景点,比如河源头鱼姑洞、母猪尿等,蕴含系列动人传说,使泉河故事延伸丰满。与美丽江山相比,规模更大,亮点更多。因溪而有个性,因水更具灵性,集旅游、娱乐、养生于一体,将成“市”顶大明珠,商州“天鹅湖”。
 
        游子回家看,旧貌换新颜。车下西商高速,过了“腰市”出口。驶入洪箭线,北望二门山。这条老路升级,建成三级公路,抛弃老桥,改走新桥,水磨房址前,直行不拐弯。下车辇(nian),向右转,走着看。梦中河,乍一见,模样变。河床变深了,河道变大渠。感觉昔日大桥,变窄变短变残。东半桥肚,被土填满。桥肚脐眼,发小孝彦,开个饭店。昔日彦狗,已成老汉。东西岸边,楼房建满。寸土寸金,如沪外滩。记忆之中,旧景不见。
 
        老桥西头,立着“京夫故里”招牌。马角人郭景富,竟成商州名人、腰市名片。遥想五十年前,他在西坡中学,手执语文教鞭,身上哪有光环。调到县上,写个《手杖》,一不小心,弄出声响。人怕出名猪怕壮,八戒取经生佛光。京夫在老房前尿一泡尿,腰市河水就起浪花,丹江文坛就打口哨。泉河后浪推前浪,后代总比前辈强。山川代有才人出,今领风骚郭博智。他在黄埔江边,对天画个圈圈,大型客机试飞,就要转几大圈。家乡宣传要跟上,与时俱进立牌坊。桥头应竖一块阙(que)牌,大写“专家摇篮,博智老家”。旁注一行小字: “商用飞机他爸,腰市河水养大。” 另外提个小建议: 中学前面那座桥,命名叫作博智桥。
 
        慢慢走过东桥头,去看表弟牛侃运。他不在修理部,去了堤边安居房。这是给娃买的房,室内装修亮堂堂,主人一家喜洋洋。当年的发小,光屁股耍大,已变成“老牛”。牛头上的黑漆,风化得光溜溜的。时光荏苒,似水流年,倚门临河,感慨万千。人老景物新,泉河显青春。河水鲜如泉,欢唱奔向南。
 
        河堤变靓丽,堤上跑汽车。长望小河联想多,仿佛西安护城河。由南往北瞧,跨河三座桥,宽直贯东西,仿佛三道银腰带,并排系在玉龙身。喜看眼前美景,激动词如泉涌一一
 
玉楼春
三座桥
 
腰市河上三座桥
行运接福通街道
龙身三道银腰带
日月辉映风水好
 
福禄寿星喜过桥
观音笑望弯眉梢
天宫抛洒仙脂露
风调雨顺民逍遥
 
        顺着河堤走,遇到侄牵狗。油头光溜溜,西服不系扣。见面握握手,问候不叫叔。这时我心想,老家大变样,世态有炎凉。都喝泉河水,各人有脾气。外甥有权不叫舅,侄子有钱不叫叔。如果老子仍掌权,恐怕已经叫三遍,甚至还要请吃饭。无论叫叔不叫叔,反正我总是你叔。晚辈称呼算个逑,只要小河水长流。
 
        不叫叔,咱就走。遛到金叶广场,新鲜而又陌生。这里紧挨河堤,是以前的稻地。正想泉河灌田,父辈弯腰插秧,忽然来个碎娃,把我推了一把,抹着鼻涕问道: “你是阿达人?到这做啥呀?”我哈哈一笑回答: “腰市街里人,到你屋里喝豆面汤呀。"旁边一个女子娃说:“喔(wo)不好喝。娃哈哈好喝,方便面好吃!” 我想了想说,有个童谣很好听,一人一句咱背诵: “豆面汤,调酸菜,神仙说来嘹的呔!” 唱着背着,来了词作:
 
忆秦娥
新楼群
 
景物新
腰市街西楼如林
楼如林
老家故土
乍来难认
 
发展建设扩街镇
安居工程惠乡亲
惠乡亲
高楼广厦
古镇新村
 
        次日早间,又去河畔,走走看看。小河温馨,犹如从前。下堤到水边,清溪映蓝天。水清鱼无影,河窄石下空。没有夹夹不见鳖,只有几片烂菜叶。河如渠,水如带。再不见,深水潭、打浆水、鱼跳跃、蛙鸣叫。空喊几声,并无回声。捧起小河水,缓缓洗个脸。水无鱼腥气,舔尝味甘鲜。
 
        离开河滩,上堤再看。堤东新居一转匝,不见街坊老邻家。排排高楼防盗门,不知房主是何人。楼前孩童正贪玩,喊叫几声不言传。土生土长腰市人,回乡成了陌生客。
 
鹧鸪天
回家乡
 
回乡结伴老桥走
桥边饭店喊彦狗
河堤餐厅吃晚饭
举杯长谈会老友
 
富强楼  住一宿
晨去河畔走一走
堤边不识谁家屋
后生以为客来游
 
        再走再看,感慨连连。六十年间,河堤三建。一河两岸,新居农田。生机盎然,气象万千。太平盛世,祖国华诞。深情望泉河,涓涓如泉流,欢快向前方。歌唱新时代,映照新景象,见证大复兴。九曲十八弯,融入仙娥湖,笑看众游客。在娘家逗留一阵,便涌入丹江怀抱。一江春水送京津中,有我山川的美意。流入长江汇东海时,带着泉水的气息。
 
南乡子
家乡水
 
登高看商州
丹江岸边望江楼
一江清水向京津
东流
带去家乡情悠悠
 
逆水溯源头
泉河银光水清秀
流淌欢歌何处来
北走
庙湾水库涵洞幽
 
 
浣溪沙
泉  河
 
欢唱千年母亲河
长望一川东西坡
串串故事流成歌
 
悠悠岁月多少代
饱经沧桑积蕴多
书生拙笔勤挖掘
 
        后记: 小作不是小说,没有虚构创作。历史真实记录,没有添盐加醋。文中真人真事,多是家母讲述。母亲命苦,历经磨难,和众多父老乡亲一样,亲历了发大水、筑河堤、建大桥、修水库、移河堤。没过好日子,没享今天福。虽没上过学,认不得字,但记性好,爱说叨,给儿孙讲了好多古经,给我喂饱了写作材料。只是所述时间,需要加以考证。国庆前夕,动笔之际,我问了闵鸿老先生、郭焕智老兄、家族玉善哥等。往事毕竟久远,不敢轻易断言。时事有误之处,敬请读者指出。文中摄影插图,出自新社哥手,回乡请兄喝酒。没有陈年老照片,总是觉得很遗憾。
 
谨以此文,祭献母亲,敬献乡亲,呈献祖国。
                                 作于70周年国庆前夕
 
作者简介:
        屈化民,小名峰印,网名二曲,商州腰市街人,定居咸阳市区,现在新疆创业。曾任某国防厂处级干部,历任党总支书记、政工师,《中国电子报》特约记者,县政协委员,广东民营企业高管,广东省青年作家协会会员。
 
订阅与联系
① 回文章顶部,点“腰市 ”进行订阅(推荐)
② 搜号码:YaoShiRen 或搜公众号“ 腰市 ”
③ 长按识别下面的二维码,即可关注腰市微信
④ 可以直接在腰市微信留言或者发送文章到邮箱
      合作宣传:029-89561230
    投稿Q Q:283970780
    投稿微信:yaoshishenghuo
    投稿邮箱:283970780@qq.com

腰市最大的生活服务信息平台,宣传腰市发展动态,点击阅读原文进入腰市微社区

在线QQ咨询,点这里

QQ咨询

微信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