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网站首页    行业动态    这场大型演出来余杭啦!100张门票任性一元送!手慢无!

这场大型演出来余杭啦!100张门票任性一元送!手慢无!

阅读量:3710452 2019-10-23




本周五晚,
就在余杭大剧院,
又有精彩的大型音乐会可以看啦!

要知道,
一般的演出小编是不会随便安利的,
快来跟小编看看这次是什么演出,
有哪些精彩看点吧!
跨界融合原创青瓷瓯乐音乐会——《听.瓷》
在千年前的盛唐,
有一种宛若天籁的音乐,
由珍贵的越窑青瓷乐器演奏:
青瓷编钟、青瓷腰鼓、青瓷鸟哨、
青瓷铃、青瓷埙、青瓷瓯……
以诗化音,以音传诗。
而今,
跨界融合原创青瓷瓯乐音乐会《听瓷》
来到余杭大剧院,
将天籁带到我们身边,
把时光流转,梦回大唐。

作为第四届越窑青瓷文化节系列活动之一,瓯乐音画《听瓷》将以越窑青瓷瓯乐文化发展史及“海上陶瓷之路”为主线,以越窑青瓷“瓯乐”为主要表演手段。
《听瓷》将综合运用器乐、表演、诗歌、文学、多媒体、舞美等艺术手段,形象地展示以上林湖为代表的越窑青瓷辉煌鼎盛的文化内涵与吴越文化的丰厚底蕴。
通过一幅幅流动的舞台音乐画卷,诗歌和瓯乐,在浅吟低唱里气韵相通、视听相衬、静逸结合。

接下来,先来看一波小编送的福利!
本次小编可是大手笔,100张门票任性一元送!
余杭晨报&余杭大剧院  
联合发起“艺公益”送票活动

演出内容
于10月25日19:30前往余杭大剧院走近跨界融合原创青瓷瓯乐音乐会《听瓷》,聆听千年前的天籁,品味中国古老而深厚的传统文化。当天18:15-19:00,你还有机会上台体验,让这些乐器在你手中吟唱,感兴趣的观众可以提前来哦~
演出时间
2019/10/25(周五)19:30
演出地点
杭州余杭大剧院·大剧场
演出票价
VIP180/120/60/20(惠民票)元
套票:260套票(180元*2)
(提示:本场演出1米以下儿童谢绝入场)
报名方式点开“余杭晨报”公众号,
回复“抢票”,
填写相关信息并提交,
即可报名成功。
报名前50名读者每人可得门票2张。
领票方式活动报名结束后,小编会第一时间发送短信通知,接到通知的读者于演出前一小时内至余杭大剧院取票处出示本人身份证,核对信息后支付一元公益金即可领取演出门票。
先到先得,
拼手速的时候到了!

演出共分为7个篇章,
通过一幅幅流动的舞台音乐画卷,
诗歌和瓯乐,
在浅吟低唱里
气韵相通、视听相衬、静逸结合。
1、序幕:《叩天》通过舞台设计刻画历史背景,营造仪式气氛,同时安排演员以哼唱、击鼓、演奏蟾埙等艺术表现形式进行表演。主要是表达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合祈求。


2、第一乐章:《元尘》通过对土的眷恋和珍惜表现青瓷及万物的起始,揭示青瓷文化的厚重及瓯乐艺术的深远,突出瓯乐最初产生的历史渊源和生动形象。

3、第二乐章:《拙炎》乐曲的创作构思来自于现代越窑烧制过程中青瓷冰裂之音,以文人音乐的气质,结合瓯乐本身的美学表现特色,通过多种作曲手法的生动表现,表达了一种瓷坯与火交融时的热烈急切,瓷坯破茧成蝶,由瓷坯变成瓷器的不易和喜悦。
4、第三乐章:《汲露》是表现瓷与水及古代越地人民与水的不解情缘。本曲即是描绘当时青瓷盛行的景象,又表达出人民 “沐春风,汲雨露”对大自然的感恩和敬畏。
5、第四乐章:《锻烁》是一幅越窑盛行时的制瓷画面。春秋战国以后越窑青瓷逐渐发展,而历经时光更迭,至大唐盛世,越窑青瓷发展到一个高峰,所表现出的便是历经岁月锤炼、打磨,终成传世精品,同时表达出华夏儿女自强不息、勇于克难的高贵品格。
6、第五乐章:《祁桑》是表现人与大自然的交流、沟通。本曲即为表达感恩大自然的馈赠,又表达人与自然和谐、和睦的深切意义,同时表达出人对大自然的一种敬畏之心。此曲结合瓯乐、舞者等多元素表现手法。

7、尾声:《听瓷》为全剧的终曲,乐队编制采用民乐与瓯乐相结合的形式,在这首作品中,将秘色瓷乐器进行全方位展示,并利用朗诵、哼唱、齐唱、时空翻转等舞台表演手法,对青瓷文化、瓯乐艺术进行深入阐述,同时也表现了古老文明与现代文化的融合和交流。表达了文明、文化、艺术的传承和发展。

 这么精彩的节目肯定少不了优秀的主创团队,
正是他们的专业素养和辛苦的付出,
我们才能享受到这样一处视觉听觉盛宴。

来了解一下吧!
1、总导演-王迪:原广州战士文工团著名舞蹈家、新锐导演;曾获全国青少年“桃李杯”舞蹈比赛古典舞青年组金奖;全军新作品大赛表演一等奖;日本名古屋国际芭蕾舞及现代舞比赛金奖;第二届韩国首尔国际芭蕾舞及现代舞大赛金奖等大奖
2、艺术总监-何占豪:中国杰出的音乐家,世界著名作曲家。中国上海音乐学院教授。
3、音乐总监-张仰胜:总政歌舞团著名音乐人,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击缶而歌》音乐设计及编导,CCTV民族器乐大赛评审委员,中国人民大学兼职教授、民族乐团指挥,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常务理事、打击乐专业委员会副会长
4、编剧-王晓箐:现为宁波市艺术剧院创研部主任、高级编剧。多部作品在全国及省市级获奖。
6、灯光设计-吴玮:国家一级舞美灯光师;从事舞台灯光设计20年来,创作的作品达100余台,作品涉及20多个剧种。为了使现代灯光艺术能适应各种不同的剧种和演出样式,他苦心钻研,在多年的创作中积累了丰富的创作经验,形成了一套自己的灯光设计创作方式。出品单位:浙江.慈溪市青瓷瓯乐艺术团

01青瓷瓯乐简介越窑是我国古代最著名的青瓷窑系,它有着悠久的历史背景和深厚的文化内涵。大量考古发掘表明,我国陶瓷业自商周已进入原始瓷阶段,历经商、周、秦、汉而绵延不绝,至唐、五代,陶瓷作业则出现鼎盛期。越窑的烧造史自东汉一直持续到南宋,长达1100余年,在中国陶瓷史上具有极其崇高的地位。青瓷作为越文化的重要内容之一,是慈溪乃至浙江地域文化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慈溪上林湖集中国青瓷发祥地、“唐宋瓷都”、“海上丝绸之路”始发地和“秘色瓷”中心产区于一身。是中国古代重要的越窑窑址之一,青瓷瓯乐伴随着越窑的发展而盛行。
越窑青瓷瓯乐是远古击缶之乐、击瓯之乐与水盏之乐的延续与发展,它是用陶瓷土制成的乐器和器皿进行成建制音乐演奏,并以“越瓯”(越州窑烧制的青瓷碗)为主奏乐器的一种艺术表现形式及表演技艺。越窑青瓷瓯乐历史悠久,自成体系,它伴随着越窑的发展而盛行。根据史书记载及考古发现,在音乐十分发达的唐宋时期,上林越窑“秘色瓷”成为朝贡珍品,青瓷瓯乐随之进京,并得到系统发展。越窑青瓷作为一种乐器演奏,在“乐府”的推动下,曾盛行于茶楼酒馆及皇室贵族,涌现了郭道源、马处士、步非姻等一批瓯乐演奏家,并留下了许多赞美诗文。1971年镇海、海盐等地出土的青瓷甬钟、钮钟;1983年长兴鼻子山、2007年德清亭子桥窑址;1998年上林湖寺龙口越窑遗址出土的一批(33件)青瓷乐器;以及“鸿山越墓”成系列(500余件)高等级越国青瓷乐器的出土发现,充分展现了青瓷瓯乐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历史厚重感。
2002年,慈溪市建立了唐宋越窑青瓷乐器开发科研组,在慈溪市越窑青瓷研究所的积极配合下,越窑青瓷乐器的研制获得了成功,千年瓯乐重获新生,引起了各级领导及众多音乐家的重视和关注。并列为中华民族的非物资文化遗产。
02慈溪市青瓷瓯乐艺术团简介
 2009年为更好的传承、弘扬越窑青瓷瓯乐,在市委、市政府的关心和支持下“政府重点扶持,市场运行”的国有文艺表演团体慈溪市青瓷瓯乐艺术团成立,其主要职能是:瓯乐非遗文化的传承保护与创新发展;集聚文艺人才,打造地域特色文化品牌;现有演职人员50余人,著名音乐家何占豪任乐团艺术顾问。2007年以来,青瓷瓯乐《越.瓷风》《月下笛》等十多部作品分别荣获省级及国家级金奖。还多次应邀参加中国中央电视台民族器乐大赛、“中华情”、中华民族歌舞乐盛典、晋京迎奥运、上海世博会、深圳文博会、APEC”宁波会议、宁波中东瓯乐经贸文化周、亚洲艺术节;接待斐济总理、台湾亲民党主席、中日韩三国外长会议等展演;多次应邀赴美国、法国、德国、新加坡、日本、泰国、柬埔寨、老挝、香港、台湾等国家和地区开展文化交流。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及独特典雅的艺术风格,深受国内外观众的喜爱与赞赏,充分凸显民族文化魁宝的无限魅力。
慈溪市青瓷瓯乐艺术团分别被宁波市委名命为“青瓷瓯乐非遗文化传承基地”、“宁波市文化建设示范点”,被省文化厅授予“浙江省优秀社会文艺团队”,被省委省政府授予“上海世博会活动先进集体”。2014年又被宁波市委、政府命名为“宁波国际交流示范基地”,“宁波市文化创新团队”等。

本文为广告,最终解释权归广告方所有
编辑:林墨

在线QQ咨询,点这里

QQ咨询

微信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