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mmbiz.qpic.cn/mmbiz_jpg/wd1yoXF3a4Y8qLzzZKt654sRhmx8C6xlVVcnn4tQcCTrJhF6u5KI4gRJnmZpLYtr5jbkjnUMiaEtLKFE0XGFwicQ/640?wx_fmt=jpeg)
央视截屏
近日,为庆祝人民空军成立70周年,央视纪录片《国家记忆》之《人民空军摇篮》第二集《飞向延安》,讲述了从扬州起飞的“建国号”飞机,飞行1200多公里到达延安,揭开人民空军从无到有的波澜壮阔历程。
《国家记忆》深情讲述“飞向延安”
《国家记忆》是这样深情讲述“飞向延安”的前因后果的。
1945年8月20日,美军观察小组正在延安进行考察。突然,他们看见一架日式飞机飞抵延安上空,让美国人疑惑的是八路军并没有将飞机打下来,而是让那架飞机降落在了延安机场。这是怎么回事呢?
蔡云翔,1935年考入国民党航校,毕业后任中尉飞行员,抗战中参加空中对日作战。1944年10月,他在一次飞行任务中不幸被日军俘虏,后在汪伪航空部里面从事运输任务。由于受到进步人士的影响,蔡云翔开始对共产主义心生向往。很快,他就找到了同样被日军俘虏的何健生、曾被共产党俘虏过的吉翔、汪伪空军少尉飞行员黄哲夫等人,决定共同起事。并商定由蔡云翔准备起义的飞机,黄哲夫负责联络共产党。
经过3个月的寻找,黄哲夫始终没有发现共产党的踪迹。就在他一筹莫展的时候,国民党空军轰炸员秦传家加入到了起义队伍,同时还帮助黄哲夫与新四军顺利接头。
接下来的几天里,黄哲夫在新四军的带领下,通过了碉堡林立的日军封锁线,最后来到了苏浙军区司令部,受到了粟裕的热情接待。了解情况之后,粟裕十分高兴,立即把情况汇报给了中央。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汪伪空军一片混乱,蔡云翔立即抓住这个有利时机,对汪精卫的“建国号”专机进行了秘密的测试和调整。
8月20日上午,汪精卫的“建国号”专机在扬州空军机场整装待发,飞机上有蔡云翔、黄哲夫、赵乃强、管序东以及两名空勤机械师,总共六人。
飞机从扬州至延安的航程约1200多公里,在这场特殊的飞行中,他们靠着飞机上的磁罗盘保持航向。当飞机到了洛川转向北飞,他们远远地看见著名的延安宝塔。在经过5个多小时的飞行之后,他们终于在延安安全降落。
翠岗中学对面空地就是当年飞机场
在翠岗中学和梅岭小学西校区的对面,是一片空旷地带,这里就是英雄们当年驾机起飞的机场所在地。市新四军研究会秘书长陈荣坤认为,这里是具有极高革命历史价值的红色景点,应该进行保护。
珍藏于市城建档案馆的一份关于修建该机场的历史档案,印证了扬州军用飞机场原址方位。该档案显示,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中日战争一触即发。国民政府为加强战备,于1936年夏,在西郊蜀冈之下兴建军用飞机场。机场占地1360亩,位于司徒庙附近,东始葛庄以西,经家圩以东(西湖乡张庄),南起谢庄,北至大烟墩之下的蒋家庄。
1937年8月13日,日寇向上海进攻。作为长江北岸的空军基地,扬州机场发挥过重要的军事作用。军机从这里起飞,仅用一个多小时便能飞到400多公里外的上海,从空中轰炸和扫射日军,有力支援了淞沪抗战。
更多精彩
? 美国的简单方法,却杜绝了飞行员叛逃!我国即将实施!
? 看台湾起义飞行员和大陆叛逃飞行员待遇,差距明显!理由很简单
最无聊的小游戏,你小时候一定玩过!超过88888分,有惊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