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北美博士囤”关注公众号
会议现场 周颖摄
10月19日上午10点,波士顿2020整体规划(Chinatown Master Plan 2020)委员会代表、华埠社区土地信托(CCLT)主任骆理德等在波士顿华埠约塞亚昆西小学(Josiah Quincy Elementary School)内举办了“华埠历史文化保存讨论会”,听取居民意见并介绍了多个机构就华埠历史文化留存方面的措施,共吸引了50多名听众参加。
讨论会上,骆理德向参与者介绍了波士顿华埠的发展历史和历史性建筑,其中包括位于夏立臣街上的华埠首家中餐馆、拥有着华埠标志性建筑排屋的约翰尼庭院(Johnny Court)以及中华公所现址等,并就“华埠那些历史文化和建筑应当被保留”等问题询问参与者意见。
对此,不少居民表示希望保护波士顿华埠的排屋、可负担房、饮食文化、面包店、推拿店和中药铺等小生意。CCLT主席李素影表示,华埠对麻州的所有华人来说都是“家”的象征,因此在保护历史文化上,中文服务、街道特征以及可负担房和新开发项目间的平衡十分重要。中华公所主席陈家骅表示,居民也需积极参与华埠建设,了解华埠社区的真正需求,从而将华埠公共地段(Parcel)用到实处。
介绍目前多个机构在华埠历史文化保存上的新举措也是该会议的重心。其中,骆理德表示CCLT一直在对华埠排屋的保护努力,并争取立法保护。此外,骆理德也提出是否可以就华埠历史文化保护方面要求相应的法律法规,例如将华埠设定为文化历史地区等。
范庄媛介绍华埠历史文化数据库项目 周颖摄
麻省理工MIT研究生范庄媛及其团队在会议上表示目前正在制作关于华埠历史文化保护的数据库,建立移民历史足迹(Immigrant History Trail),并将从饮食文化为起点,预计在今年年底推出首个活动,即在华埠商店餐厅内张贴海报,居民和游客可扫描海报中的二维码获得关于华埠的故事和历史。
华裔艺术家曾文棣(Wen-Ti Tsen)表示希望在波士顿华埠制作并安装4座工人铜像,展现华埠工人阶级形象并为华埠增添一抹关于移民和历史的气息。
中华公所行政主任朱苏珊表示将在不久的将来推出波士顿华埠移民传统项目,即在中华公所外摆放关于华埠历史的展览,以便居民进一步了解华埠。此外,关于大同村可负担公寓项目,朱苏珊中华公所将在近期召开公众会议。
长
按
关
注
波士顿新闻、活动、吃喝玩乐,一网打尽
声明
版权归【北美博士囤】和《侨报周末》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保留法律追究权利。【北美博士囤】是《侨报周末》波士顿唯一认证公众微信号。投稿及广告合作联系:BosBean@Chinapress.net
或添加微信 j2003ji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