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网站首页    行业动态    1975年,锡金被印度吞并,超级大国美国和苏联为何都视而不见?

1975年,锡金被印度吞并,超级大国美国和苏联为何都视而不见?

阅读量:3688898 2019-10-22


在2003年以前,中国的邻国原本有15个国家,自从2003年10月8日起,我国的邻国变成了14个,因为,原来的锡金王国已经从中国的版图上变成了印度锡金邦。
1949年6月初,印度政府派兵进驻锡金;1950年,锡金的军事、经济、外交皆由印度保护;1974年9月,印度宪法再次修订,规定锡金成为印度邦;1975年4月,锡金彻底被印度吞并,成为了印度锡金邦。这一时期,中国一直没有承认印度吞并的合法性,但是,当时的两个超级大国——美国、苏联,却对印度吞并锡金这件事视而不见,这到底是为何呢?

 美苏冷战
首先,印度赶上了一个好时候。当时美苏处于冷战时期,正是因为这两个国家对于印度的援助,让印度从中获得了巨大的“冷战红利”。美国对印度施以援手,完全是为了遏制苏联,防止社会主义影响扩展,所以,这个时候的美国,不可能去插手印度内部问题,它所要做的是将印度纳入自己的势力范围,而不是将印度变成自己对立阵营的敌人。
至于苏联采取的也是这种战略手段,1971年至1981年,苏联为了扩张自己的阵营,与印度、越南等12个国家签订了“友好合作条约”,正是因为这份条约的签订,印度竟然借助苏联势力,军事入侵巴基斯坦、锡金等国,自然,为了拉拢印度,苏联对于印度的吞并行为视而不见。

锡金国
其次,当时的印度有一定的国际地位和影响力。印度独立以后,奉行中立主义外交,随后发展成不结盟政策。这种外交政策让印度在美苏大国争夺战中保持平衡,并获得了较高的国际地位。
在印度不结盟政策提出的初期,美苏两国对于这个第三世界国家相当蔑视,然而,随着两大军事集团对峙进入白热化,印度所奉行的这种外交政策,得到了国际社会认可,一些弱小国家也纷纷效仿,这时美苏两国都想将印度争取入自己阵营之中。

     锡金邦
随后,两个国家先后对印度进行了经济、军事援助,在这个阶段中,印度重工业飞速发展,甚至让印度成为了世界格局中的“第三种势力”首脑。这样一来,印度既没有卷入冷战之中,同时又以左右逢源的态度获得各方面的援助,迅速增长实力的印度,已经成为了次大陆霸主。
随后,和实力一起膨胀的,还有印度的野心,印度政府所推行的“大印度联邦”计划,让印度在处理邻国关系时,采取了非常强硬的手段,比如印巴战争等,这些都将印度推上了南亚地区霸权地位。由于美苏冷战处于白热化时期,双方的竞争已经进入白热化,任何一个盟友都是十分重要的,因此,面对印度这样的一个地区霸权国家,他们也必须做出必要的让步,最好的方法,自然是视而不见。

锡金城市景观
最后,锡金是否被印度吞并,对于美苏而言并不重要,甚至对于整个国际社会而言都没有太大影响。早在1974年,锡金民族党积极谋求国际社会干涉,甚至以谋求中国干涉。然而,当时的中国自顾不暇,对于印度的行为只能够发表一些强硬的谴责声明,无法为锡金提供政治、军事援助。国际社会对于这个弹丸小国,早已经默认它属于印度邦的一部分,美苏视而不见也就在情理之中。

在线QQ咨询,点这里

QQ咨询

微信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