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网站首页    行业动态    【经济简报】印度战略经济动态 · 2019年第四期

【经济简报】印度战略经济动态 · 2019年第四期

阅读量:3688878 2019-10-22



研究撰写团队
毛克疾、王凯文、彭珅
范衍、徐梅影、谢禹韬
本期提要
谈判进程丨 “中国因素”成为印国内各政党决定印度是否应加入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RCEP)的主要考量
低迷延续丨印度央行货币政策报告显示,印度经济受消费不足、信贷紧缩、外贸不稳影响,低迷恐将延续
高效机制丨“福利直接转移系统”通过简化交易手续、提高交割效率、制止贪污腐败,为印政府节省大笔开支
转产印度丨美印战略伙伴论坛:中美经贸摩擦加剧背景下,约200家在华美国公司恐向印度转移生产线
中印经贸
【谈判进程】“中国因素”成为印国内各政党决定印度是否应加入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RCEP)的主要考量
当前,决定印度是否应加入RCEP的核心问题在于,印度是否应与中国进行高水平的自由贸易。十年前,这一问题表现为“印度是否应该与中国签署双边自由贸易协定(FTA)”,如今该问题则是“印度是否应该加入RCEP?”。RCEP要求成员国彼此减免关税,因此一旦印度加入该协议就意味着将与中国建立起实质性的自由贸易关系,中国商品进入印度市场的壁垒将随之大幅降低。然而,由于中国在出口贸易领域保有的巨大优势,其在RCEP内的地位与其它成员国并不匹配,这引发了其他成员国的关切和怀疑。印度国内反对加入RCEP的声音也十分强烈,他们的关切包括中国信贷补贴问题、中国国有企业造成的公平竞争问题、互联网在内的服务贸易在中国受限的问题等。与此同时,他们还认为,中国制造业实力强大,而其他国家的工业制成品则难以打入中国市场,因此RCEP恐将成为中国单方面攫取利益的协定。与此相应,印度国内也不乏支持RCEP的声音,他们认为加入该协议将助力印度国内经济改革进程,促进制造业能力提升,并帮助印度更好地抵抗经济衰退。当前,印度正试图为解决这一难题开辟中间道路:即在加入RCEP的同时,也与中国商定“特殊时间表”,争取在更长的时间框架中解决核心关切。
——摘编自10月15日The Print
 
【机制创新】为促进贸易平衡、优化投资往来、加强经贸互动,中印同意建立副总理级别的经贸协调新机制
作为中印领导人第二次非正式会晤的重要成果之一,两国同意建立由中国国务院副总理胡春华、印度财政部西塔拉曼牵头的高级别经贸协调机制,以化解印度对华贸易逆差(约530亿美元)问题,并全面增进双边贸易、投资和服务交流。印度外务秘书顾凯杰表示,新机制的建立表明,中国开始以非常具体的方式讨论如何平衡中印贸易,并准备以真诚的行动付诸实施,例如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还欢迎印度信息技术和制药企业来华投资。此外,两国领导人还就探讨建立“制造业合作伙伴关系”达成重要共识,而这一伙伴关系将对双方在RCEP框架下顺利达成协议起到有力的推动作用。
——摘编自10月12日《印度教徒商业连线》
【首脑会晤】经贸问题成为中印领导人第二次非正式会晤的中心议题,双方商议加强双边贸易和投资合作
在10月上旬印度金奈举行的中印领导人第二次非正式会晤中,经贸议题在双方讨论中占据中心位置。中印领导人非正式访问恰逢“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RCEP)”谈判接近尾声,有望对谈判起到关键推动作用。中印领导人决定建立高级别经贸对话机制,并同意探讨推动“制造业伙伴关系”。印度工业联合会(CII)认为中印两国可以在三个方面开展进一步合作:一是确保商品贸易更加可持续和平衡,尤其是提高印度对中国的出口;二是吸引更多的中国投资者进入印度的制造业,以帮助印度制造商在海外市场获得机会;三是建立和加强双边服务贸易。当前,全球贸易虽然面临巨大下行压力,但中印经贸往来却有望逆势上行,而印度也将从加强对华经济互动将获得更大利益。
——摘编自10月11日 《印度教徒商业连线》
战略宏观
【八大挑战】新晋印度裔诺贝尔奖得主阿比吉特·巴纳吉:印度经济面临财政赤字、改革乏力等八大挑战
2019年经济学诺奖得主之一阿比吉特·巴纳吉(Abhijit Banerjee)此前撰文指出,印度经济正面临八大挑战。一是财政赤字。由于印度联邦和地方政府的赤字过高,严重挤压私人投资,对此巴纳吉建议印度政府打击逃税,并增加高收入群体的税率以缓解财政压力。同时,他建议印度中央政府为地方政府提供信用担保时应慎之又慎。二是改革乏力。以农业为例,频繁的出口限令使印度农民面临的市场环境条件日益恶化。巴纳吉认为,当前通过免除农业贷款、提高收购价格支持贫困农户的办法效果不佳,不如改为发放一次性转移支付。三是营商环境不佳。对此,巴纳吉建议设立中央政府与各邦间的联席委员会,探讨设立经济特区,为土地征用、环境评估及基础设施建设提供一揽子的解决方案。四是福利供应效率低下。巴纳吉认为印度政府虽有义务提供各项社会福利,但却不是这些服务的最优供应方,应考虑将社会福利折合成现金发放。五是用人制度效率欠佳。巴纳吉指出,印度政府亟需更多专业人才,以处理数据化、贸易谈判及环境监管等专业事务。同时,鉴于印度公务员考试竞争过于激烈,绝大部分应试者被排除在公务员体系之外。因此,巴纳吉建议将底层公务员岗位改为长期实习岗位,适当调低起薪,并借此选拔表现出众者成为正式公务员。此外,巴纳吉指出,教育质量欠佳和应对慢性病(non-communicable disease)也是印度需要解决的难题。巴纳吉认为,要解决印度的经济症结,根本在于强有力的政府,稳定的政策和协调的央地关系。
——摘编自10月15日 Quartz
【低迷延续】印度央行货币政策报告显示,印度经济受消费不足、信贷紧缩、外贸不稳影响,低迷恐将延续
印度央行2019年10月发布的货币政策报告显示,印度经济近期面临诸多内外挑战,低迷恐将延续。印度经济面临的首要危机是私人部门消费不足,导致创造大量就业岗位的汽车产业及房地产业陷入衰退。同时,印度银行信贷增长乏力,商业部门资金不足,进一步遏制了私人投资和消费。此外,全球贸易的不确定性使得印度出口形势更加严峻,使其国际收支平衡严重承压。该报告提到,印度2019-20财年第一季度制造业产值增速的下滑反映印度正规经济部门(organized sector)面临的巨大困境。值得注意的是,印度政府已于近期出台了一系列经济刺激政策,如下调公司税、实现100%电子化退税、以及充实国有银行资本金等。这些政策将有望对印度经济起到一定提振作用。
——摘编自10月12日《印度时报》
【指数新低】印度8月份工业生产指数(IIP)录得负值,创下7年新低,制造业大部分门类情况不及去年同期
印度国家统计部门数据显示,8月的工业生产指数 (Index of Industrial Production)同比下降1.1%,近两年来首度录得负值,创下近7年来的最差表现。占工业生产指数77%权重的制造业指数下滑1.2%,远低于去年同期的5.2%,为近5年来的最低值。制造业所包含的23个细分工业门类中,有15个工业指数不及去年同期。与此同时,电力、采矿、建筑业也遭遇不同程度的衰退,同比跌幅明显。尽管如此,中间产品和非耐用消费品却分别实现了7%和4.1%的增长。印度业内人士表示,工业生产指数下行凸显印度工业,尤其是印度制造业面临的困境。印度本财年第二季度的GDP数据大概率将维持低迷,但即将到来的排灯节及早春作物的收获期或将带动消费,刺激经济好转。
——摘编自10月11日《印度时报》
政策治理
【高效机制】“福利直接转移系统”通过简化交易手续、提高交割效率、制止贪污腐败,为印政府节省大笔开支
印度化肥部和印度国家转型委员会共同发布的一项研究报告,化肥收益直接转移系统(DBT)实施第一年有望为印度有关部门节省15.4亿美元的开支。2017年10月推出的化肥DBT系统规定,零售商只有将化肥卖给农民,并通过身份验证之后才能获得相应的政府补贴。通过实时检测库存,这套系统大力促进了化肥需求和可用库存的信息公开透明。此外,各化肥销售点也通过电子设备提高交易效率,平均每单交易从最初的5分钟缩短到了当前的3分钟。实施DBT系统后,75%的农民以及58%的化肥零售商表示满意。相比之前的人工分配系统,DBT简化了交易手续,提高了交割效率,并能有效制止贪污腐败。值得注意的是,印度政府每年提供的化肥补贴高达700亿卢比。
——摘编自10月10日《印度时报》
【连续降息】为克服经济低迷,印度央行年内第五次调低基准利率,但业内人士质疑货币宽松政策的有效性
近期,印度央行开启今年内第五次降息,将基准利率下调至5.1%,自2019年2月以来印度央行已将政策利率下调了135个基点,达到自2010年以来的最低水平。印度GDP增速已经连续五个季度出现下降,在二季度更是跌至5%的六年低点。三季度以来,印度所有高频指标也指向经济疲软将延续。因此,印度央行负责人在第5次降息后表示,印度货币政策将保持宽松,并准备在必要的情况下进一步降息以刺激经济。然而,部分经济学家表示,印度央行的宽松政策恐难以有效降低企业和居民部门的融资利率。由于多种结构性原因,印度政策利率与实际贷款利率差异极大。多种原因导致实体经济融资成本高起,其中储蓄率急剧下降是重要原因之一。值得注意的是,印度国民储蓄率已从2012-13财年的34.6%降至上一财年的30.5%。为此,印度政府开始鼓励银行实施各类储蓄促进计划(提供8%以上的优惠利率以吸引存款等),以从根本上降低融资成本。
——摘编自10月3日《金融时报》
【技术创新】印度财政部推出数字化评估系统,旨在通过技术创新进一步提高纳税流程的透明度和运行效率
印度财政部近期宣布启动“数字化评估系统”,旨在通过技术创新来进一步提高纳税流程的透明度和运行效率。今后,印度纳税人将能够通过电子邮件及门户网站帐户接受税务实时审查,这意味着纳税人可以在自己的住所或办公室高效应对税务审查,并通过互联网将相关文件上传到国家数字化评估中心。印度财政部表示,这项新的数字化评估系统有望进一步提高纳税合规性。此外,纳税人的申报成本和焦虑也将大幅降低。目前,印度税务部门已选择了对2018-19财年的58,322个案例进行审查,电子通知已于2019年9月30日之前送达。印度税务部门希望,通过提高纳税人的合规性,税务部门处理案件的效率和能力也将得到改善。
——摘编自10月7日 The Hindu Business Line
重点行业
【风电萧条】受制造商资金紧张、风场征地困难、电网互联推迟、上网电价限制影响,印度风电产业遭遇萧条
据彭博社报道,印度2019年将上马2.9千兆瓦特风能产能,仅比2018年增加0.5千兆瓦特。业内人士表示,受目前风能叶片制造商的资金紧张、风场土地获取困难以及电网互联的推迟等因素共同影响,印度2019至2022年期间新增风能装机容量将无法达到原定计划的规模。在这种状况下,印度风能产业将面临一场风暴,很多原定于2020年中期开工的项目都延期了9至10个月。由于风电投资方无意扩大开发,2019年8月一个目标装机容量5.2千兆瓦特的招标项目只有2.9千兆瓦特中标。这种惨淡的市场参与度使得很多新项目不得不一再推迟。此外,印度为新能源公司设立的上网电价上限政策使得开发商进一步失去投资兴趣。
——摘编自10月14日《印度经济时报》
【转产印度】美印战略伙伴论坛:中美经贸摩擦加剧背景下,约200家在华美国公司将向印度转移生产线
美国游说组织美印战略伙伴论坛(US-India Strategic and Partnership Forum,USISPF)的相关研究显示,约200家美国企业计划将位于中国的制造基地迁往印度。目前,在中美经贸摩擦的背景下,一些公司正在与USISPF接洽,讨论如何将更好的将印度打造为代替中国的生产基地。USISPF指出,签署美印自由贸易协定将有助于印度产品同来自中国廉价商品竞争,并加强印美之间市场融合。目前,USISPF已经成立了由思科(Cisco)供应链运营高级副总裁John Kern领衔、会员公司紧密参与的高级别制造业理事会。该理事会正在起草一份关于印度制造业中心建设的政策建议文件。同时,USISPF建议印度政府加快改革步伐,从包括土地、海关、全球供应链等方面全面优化营商环境,并使决策过程更加透明,以此引进更多外国公司进驻印度。
——摘编自10月15日工业全球新闻网
【酒店新贵】印度OYO集团成为全世界成长的最快的公司,估值100亿美元成功跻身全球第二大的酒店集团
自2013年设立以来,印度OYO酒店集团已经在超过80个国家拥有35000家连锁店,凭借其快速增长的利润成为世界上发展最快的公司之一。近期,OYO酒店集团被日本软银估值100亿美元,成为继万豪国际之后全球第二大的酒店集团。OYO年仅25岁的创始人Ritesh Agarwal表示,除了保持基本的客房服务和清洁标准外,OYO也采用了线上定价机制以确保最佳入住率,以此全面提升公司的资产回报率。近年来,OYO也加快了开拓中国、欧美等海外市场的步伐。例如,OYO在中国也已形成品牌效应,并拥有近60万间客房。虽然增长迅猛,但最近的一份OYO投资者声明显示,该公司的增长源于大量的资金投入,而这种模式中长期看可能难以为继。
——摘编自10月15日 工业全球新闻网

本期编辑:马鹏恒
欧亚系统科学研究会

在线QQ咨询,点这里

QQ咨询

微信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