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网站首页    行业动态    印度的经济与未来

印度的经济与未来

阅读量:3688864 2019-10-22



9月22日,全球第74届联合国大会召开之际,印度总理莫迪出访美国时,受到了空前的欢迎。
这场迎接,出奇的盛大隆重。
“锣鼓喧天,鞭炮齐鸣,红旗招展,人山人海”......

图/莫迪与特朗普
据悉,这场欢迎会多达5万人印裔美国人参加,在会议中两国首脑亲密无间、两小无猜,结束后两位元首还绕场一圈,互相夸赞了一番。

图/莫迪与特朗普
如此高调的联合,如此大张旗鼓,美印两国意欲何为?
印度的经济如何,能够对中国造成威胁吗?
今天,来为诸位解析一下潜伏在我们身边的这头大“象”。
1
龙象之争
有人说,如果20世纪末是美苏争霸的话,那么,21世纪我们必将面临的是“中美之争”和“龙象之争”。
我们当然无异于“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但只有真实客观的分析,才会拥有客观的判断。
我们先看下这几个衡量国家实力的硬指标:
GDP总量
2018年,印度曾有望跻身第五大经济体,不过,由于消费暴跌导致国内生产总值增速放缓,印度经济出现下滑降至第7位。
人均GDP是衡量一个国家幸福指数的标准,印度的人均GDP,几乎相当于中国的改革开放初的初期,和非洲水平相当。

中国和印度的经济潜力都非常巨大,随着未来的发展,印度也会超过日本,成为中国和美国之后的世界第三大经济体,只是迟早的事。
人口数量

2018年,印度的人口已经逼近中国,印度人口增长率为1.04%,中国为0.46%,印度的人口超过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人口大国,可能很快就会发生。
虽然,中印人口总量相当,中国的老龄化水平,却要比印度高很多。
根据IMF数据,中国的60周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占比约为18%,而印度的60周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占比不到10%;中国65岁及以上老年人占比已经接近11%,而同期印度65岁及以上老年人占比只是约为6%。
年轻人是国家的中坚力量,年轻人也是创造财富的源泉。
拥有了更多年轻人,就拥有了更多的社会活力;拥有了更多年轻人,也拥有了未来的希望。
如果印度和巴基斯坦、孟加拉国(东巴基斯坦)实现统一,那么,统一后的印度,人口将会达到约17.66亿,这是一个更加庞大和令人不容小觑的力量。
土地面积

印度的国土面积相对中国较小,实现印巴统一后约有400万平方公里,约为中国的一半。
但印度的土地可利用率高,可用耕地面积比中国要多。
根据维基百科的数据,美国的可用耕地面积为166.9万平方公里,印度为153.5万平方公里,中国150.4万平方公里。
世界银行的数据显示:
印度:15646.3万公顷
美国:15226.25万公顷
俄罗斯:12312.18万公顷
中国:11900万公顷
巴西:8001.7万公顷
不论从哪个数据来看,中国的可用耕地面积,与印度持平,或者是少于印度的。
综合上述的指标,我们已经可以看出,印度是拥有一个大国的实力与潜质的。
什么是大国,什么是小国?
大国和小国的差别,不仅仅是在土地面积、人口、军力、工业等指标,更在于大国能够建立一个十分完整的产业链,实现经济的自我循环。
小国无法建立一个完整产业链,只能受制于人,徘徊在大国之间。
放眼全球,拥有这样实力与潜质的只有:
中国、美国、欧盟和印度。
2
难以忽视的力量
看完了宏观指标,我们再来看一下印度的工业发展情况。
上世纪80年代,中印两国都是落后的发展中国家,嘲笑的对象。
但中国1978年改革开放之后14年,印度拉奥政府在1992年也开始了转向市场经济的重大改革,这就是印度学术界经常强调的“中国比印度先发展了14年”。
印度的许多产业也呈现出了这个规律,落后中国大约14年左右,如:
印度2015年底人口数和中国2002年差不多。
印度2016年GDP约为2.25万亿美元, 中国2005年GDP为2.23万亿美元。
2016年印度货物贸易进出口额6235.9亿美元,中国2002年进出口额6208亿美元。
2016年9月底印度外汇储备3720亿美元, 相当于中国外汇储备2002至2003年的水平,
当时外储从2002年底的2864亿美元增至2003年底的4932亿美元。
2016年印度汽车销量367万辆排世界第三, 2002年中国汽车销量325万辆。
2016年印度发电量13048亿度世界第三, 中国2000年发电量13685亿度。
2016年印度粗钢产量9562万吨排世界第三, 与中国1995年9536万吨相当。
预计到2016-2017年度,原钢产量将增长到1.4亿吨,到2020年将增长到2亿吨。
2016年印度铁路货运量年只有11亿吨, 2016印度只相当于中国1980年的水平。
当然,在一些新兴产业的数据上,印度的差距要小于14年,例如,2018年,印度智能手机市场出货量为1.423亿部。
值得一提的是,2018年,中国品牌小米以28.9%的市场份额占据首位,韩国三星以22.4%的市场份额位列第二,Vivo以10%的市场份额位列第三。
钢铁产业
2018年,印度已成为世界第二大钢铁生产国。
2015年,印度粗钢的产量为8900万吨,正式超越美国,成为世界第三大钢铁生产国;2018年,粗钢产量1.06亿吨,首次超越日本成为世界第二。
汽车产业
印度汽车产业在全球占有一席之地,是世界最大牵引机(Tractor)生产国、第二大客车(Bus)与机车生产国(Bike)、第5大重型卡车生产国、第6大汽车生产国与第8大商用车(Commercial Car)生产国。
除TataMotor与Mahindra&Mahindra两家主要本土车厂品牌外,国际汽车厂牌如Suzuki、Hyundai、Honda、Toyota、GM、Ford、Nissan、Renault、BMW、MercedesBenz与VW等,也已纷纷到印度设厂。
据印度汽车制造商协会(SIAM)统计显示,印度2017年新车销售较前年增长百分之十,创历年新高,达401万辆,超越德国的344万辆,成为全球第四大汽车市场。
看到这些数据,我们还会嘲笑“印度”遍地是蹦蹦车,汽车产业不够发达吗?
制药产业
印度制药产业十分发达,有“世界药房”之称。
印度仿制药价格是专利药的差不多10分之一,效果却一模一样。
因为有专利强制许可的制度,印度制药工业的水平也在世界排名前列。
根据2017年公布的全球7大仿制药公司:Teva(以色列), Sandoz( 德国), Mylan(创始于美国) , Sun Pharma(印度), Par Pharmaceutical(美国) , Hikma(英国),  Dr.Reddy`s Lab(印度), 印度就占了两席 ! 
印度生产了全球20%的仿制药,并出口到全球。
中国人去印度,像易瑞沙这样的药品,几乎是中国人最常见购买商品之一。
《我不是药神》的火热,足以让我们知道,印度不只有“神油”,还有世界上最便宜的仿制药。

图/《我不是药神》剧照
IT产业
除了制药行业,印度的IT行业也十分发达。
世界上比较出名的是InfoSys,这是第一家在Nasdaq上市的印度软件公司,目前市值在100亿美元以上。该公司2000年营业额估计有2亿多美元,纯利率高达33%,有9500人。
InfoSys至少有十万到二十万雇员,在班加罗尔有七八栋楼,比美国硅谷任何一个大公司都不差。
Tata集团在印度家喻户晓,是印度最大的集团公司,有120多年历史,年营业收入100多亿美元,27万雇员,占印度股市价值的8%,业务跨越了钢铁、汽车、发电等行业,软件方面也毫不示弱。TCS(Tata Consulting services)约有1.5万人,是印度最大的软件公司。
Tata Elxsi公司850人,年营业额4500万美元,技术力量比较强,能够涉及通信、视频处理等领域,还可以设计主板、芯片组等。
印度的发展,并非像国人想象的那样,只能是嘲笑的对象。
电子商务和移动支付
印度的电子商务和移动支付产业也在蓬勃发展,已经形成了亚马逊印度网站、Snapdeal、Flipkart三足鼎立之势,后面两家都是印度的本土公司。
Flipkart成立于2007年,Ssnapdeal成立于2010年。
2017年4月,印度最大电商Flipkart于10日宣布,已经获得来自微软、eBay和腾讯三家公司的14亿美元投资,该融资令Flipkart的估值达到116亿美元。
很显然,印度的也拥有类似“BAT”、“TMD”的互联网巨头。
电子产品制造业
据外媒报道,印度如今已经成为仅次于中国的世界第二大手机制造国。
2017年,印度本土将生产近2亿台手机设备,而2015年印度本土制造的手机产量仅仅为6000万台。
除了五大产业在迅猛发展以外,印度还有其他领域的优秀工业公司。
其他领域
例如,印度埃迪亚贝拉集团是世界500强,一半的营业收入来自海外,是世界上最大的铝轧制公司,是世界第一大粘胶短纤维生产商,是亚洲最大的原铝生产商,是全球十大水泥生产商之一。
印度造船业同样也有大型造船集团,孟买的国有马扎冈船坞有限公司是印度最大的造船企业,拥有超过一万名员工,业务涉及造船、机械和其他海洋工程设施等领域,可建造包括水面舰艇、潜艇、综合补给舰、油轮在内的各种常规船只,也是印度国内计算机辅助设计/制造最普及的企业。
同时,印度还拥有建造印度国产航母的科钦造船厂和建造印度国产核潜艇的印度斯坦造船厂。
在抱怨印度制造航母抄袭太多、建设速度慢的同时,我们要这样想,这个世界上,能自己独立建航母和核潜艇的国家有几个?
世界各国军力对比

图/世界军力排名
从军力上来说,印度更是仅次于美、俄、中的第四大力量,拥有核武器和航母的国家,是一个不容小觑的力量。
不论从那个方面来讲,印度都是一个潜力极大的国家,将成为一个不容小觑的对手。
2017年,哈佛大学国际发展中心(Center for International Development)发表的一份预测报告甚至称:
到2025年,印度将会成为全球经济发展最快的国家,GDP年均增速将达到7.7%,而中国的GDP年均增速则将下滑至4.4%。
全球经济增长的极点,在过去几年内从中国转移到印度,而这一趋势将会在未来十年持续。
看了以上的数据,实际上,已经能让人出一身冷汗。
我们还能继续罔顾现实,嘲笑“印度”吗?
放眼全球,在过去的30年,中国的经济是世界上发展最快的国家。
2018年,中国的GDP是1990年的37.7倍;
2018年,印度的GDP同样是1990年的8.5倍。
但我们也要知道的是,如果不算中国在内,世界发展第一快的国家就是——印度。
所以,我们不能罔顾印度这个大国的存在,虽然我们内心一定是不愿意的,就如同西方国家同样不愿意我们的崛起一样。
我们必须要正视现实:
以后几十年的世界,中美在综合实力上,会保持遥遥领先。
中美以外的印度,将会脱颖而出,经济实力将会逐步超过除中美以外的其他国家。
而这一天离我们也就是十年,并不遥远!
3
中印关系
青藏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洞朗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身毒终不还。
2017年6月,中印曾在洞朗地区爆发冲突。
大国之间的博弈是错综复杂的,如果美印达成战略联合,如果中国的制造业都转移到了印度、越南,会产生什么影响?
这不禁让人战战兢兢...
一场欢迎会,世界的格局已经悄然变化。
(完)
相关推荐:
英国 / 韩国 / 俄罗斯 / 泰国 / 越南

笨牛财经
我们的财经社群已经开通,添加小牛微信号,加入我们的同城财经社群。

长按添加为好友

在线QQ咨询,点这里

QQ咨询

微信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