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软机器人技术的蓬勃发展,研究人员开发了各种软体驱动器和机器人,在机器人概念的开发和验证过程中,大量不可避免的设计、制造、优化过程往往会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哈工大智能材料与结构实验室研究人员基于快速可制造的皱褶气动人工肌肉(WPAM)和榫卯关节结构(MTJS)提出了柔性机器人模块,以使软机器人的研究和建造更加方便快捷,从而推动柔性机器人的发展。
该模块可分为三类:软体驱动器模块、结构模块和传感器模块。软致动器模块包括可弯曲、可伸缩以及可螺旋的软致动器,且具有与其他模块兼容的榫卯结构。结构模块由结构像素(立方体、三角形和菱形)、铰链(旋转、扭转和球面)和钥匙组成;传感器模块包括惯性测量单元(IMU)、压力/力传感器和温度传感器等。所有这些有限的模块可以通过榫卯结构以无限的方式组合在一起,实现无穷的可能性。而且所有的模块可以在开发期间或项目结束后被拆卸重新构建或重新利用。
为了验证这个概念,研究人员尝试利用这些模块建造了一个平行臂的抓取机器人,具有灵活手腕和手掌的仿人形手臂,成功地证明了通过软机器人硬件的模块化,可以快速验证和改进机器人的概念。此外,由于这些模块可以以较低的成本预制或组装,本项目还计划将软机器人带给更多没有专业背景和设备的人,以促进软机器人的传播。
更多复合材料前沿科技动态请关注第三届国际复合材料产业创新成果技术展览会-复合材料科普展相关资讯
复合材料科普展览简介
为展示我国复合材料产业的发展成就,进一步科普、诠释复合材料学科内涵,加强对复合材料科技成果的产品转化及市场推广,中国复合材料学会定于2019年11月28至30日于广东省珠海国际会展中心举办复合材料科普展览。复合材料科普展览将作为第三届国际复合材料产业创新成果技术展览会重要板块,与目前国内复合材料领域规模最大、水平最高的学术交流和科技推广会议第四届中国国际复合材料科技大(CCCM-4)同期同地举办。
此次展览将从航空航天、风力发电、汽车工业及化工、纺织和机械制造等多个领域征集具有体验性、实用性、互动性的科普产品,发挥复合材料新技术的科普示范作用。
欢迎相关企业、院校及研究单位展示科普项目或产品!
活动报名持续进行中,扫描二维码即可参加。更多内容请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了解更多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