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网站首页    行业动态    【课程回顾】武汉大学杜莉教授《中美贸易摩擦解读》

【课程回顾】武汉大学杜莉教授《中美贸易摩擦解读》

阅读量:3681640 2019-10-22




1784年2月22日,清乾隆四十九年,一艘名为“中国皇后号”(The Empress of CHINA)的商船,满载人参、毛皮、香料等商品,缓缓驶离纽约港,向着“与美国人的普通生活相隔之远几如地球与火星一般”的陌生国度,经过188天艰苦航行,当它最终停靠在广州黄埔码头时,中美两国贸易史的第一页由此掀开。10月19-20日,武汉大学年轻学者杜莉教授,为同学们系统梳理了中美贸易关系的每个历史节点,对中美贸易摩擦的成因、现状及未来趋势进行了抽丝剥茧,层层深入的解读,引发同学们对于未来中美关系及中国经济发展、社会发展过程中深层次问题的新思考。
1783年美国独立,英国、西班牙等早期殖民者对其实行孤立政策,取消了在被殖民时期给予的贸易优惠,封锁海上贸易通道。万般无奈之下,这个当时“没资源没资本,没商业也没朋友”的新独立被孤立的国家,将目光投向了“繁荣发达”的东方。事实证明,对华贸易在那个历史时期对美国经济产生了重大影响,美国历史上第一批百万富翁就由此起家。
在美国建国二百余年的时间里,两国关系走走停停,一度外交中断,贸易中断。直到1972年2月21日,尼克松总统与周恩来总理的历史性握手,让冰封了二十余年的中美关系终于解冻,宣告着“一个时代的结束和另一个时代的开始”。
2019年,是中美建交40周年。40年,两国贸易关系虽然由于政治因素的导入致使困难重重、摩擦不断,但需要承认的是,无论广度还是深度,它都已经超过了历史上的任何时期。
1979年,中美双边货物贸易总额是24.5亿美元;2017年,这个数字达到了5837亿美元。不到四十年时间,增长了238倍,高于中国总体对外贸易的平均增速,是全世界增长最快的一组双边关系。
这是目前世界上最重要的一组双边贸易关系,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与最大的发达国家之间的一组双边关系,是世界上一个增长强势国家与一个竞争强势国家之间的一组双边关系,是世界上日趋开放的一个潜力最大的市场和一个已经开放了的最大市场之间的一组关系。而我们所说的贸易关系,实际上从来就不只是单独的经济关系、贸易关系,这里面掺杂了太多政治、外交、国家安全等各种因素,它太过复杂,扑朔迷离。
中美贸易关系单单从经济学角度去理解,是不符合经济及贸易基本发展规律的。而中美贸易能否持续扩大和深化,对于中国经济发展,美国未来的全球利益,乃至其他国家,都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巨大影响,更加深了它的重要性和复杂程度。
美国是中国的第一大出口市场,也是中国第六大进口商品来源国,这样的贸易关系,对于彼此都太重要了。我们经常讨论贸易战谁会受伤的问题,毫无疑问:两败俱伤。合则两利,斗则两伤,贸易战没有双赢,只有双输,中美都很清楚;这也是中美关系的历史见证者基辛格博士的感慨:中美关系,再也回不到过去了,要重新定位。 
中美经贸关系迅速发展到今天如此大的规模,这个事实本身已经充分证明了利绝对大于弊。从2018年3月美国宣布对华开征关税计划到2019年7月,两国贸易变化统计数据显示,中国对美国的出口已经出现前所未有的,连续7个月的同比负增长;而美国对中国的出口已经连续12个月同比负增长。40年从未有过的现象。
在数据证明了两败俱伤,美国国内反对之音四起的时候,特朗普政府仍敢冒天下之大不韪,悍然发动史上最猛烈的一次贸易战,这背后的深层次原因是301法案。1974年,美国贸易法案第301条授权美国贸易代表可以对其他国家展开调查,调查的关键词是“知识产权与技术创新”,一旦查出对美国相关行业、相关领域的发展构成了不公平的歧视性的损害和影响,,那么贸易代表就会报告美国总统,对这个国家实施单独制裁,包括撤销贸易优惠,或征收报复性关税。
美国并不是依据WTO规则,国际法或任何国际规则,它的所谓依据就是美国国内贸易法案,以国内法来对我们实施制裁。它的观点就是,我可以打你,但你不能还手;一旦还手,就继续查,继续加,这就是我们所说的美国单方面挑起的霸权主义行为。
贸易战伊始,美国的理由之一是贸易不平衡,美国逆差太大,他要寻求平衡。除此而外,美国更担心的是日渐强大的中国会成为自己经济和军事上的双重竞争对手,所以,美国制定对华贸易政策的目标之一,一直就是怎么能既利用这个市场获取最大利益,又不至于让它成长为强大的竞争对手。基于考核目标,美国在实施对华贸易政策时,就需要在经济和安全之间找到平衡点。而对高技术产品出口的限制,也成为了平衡点。
中国如何应对?我们的发展理念产生了变化,创新是首位。十八大以后,我们加速了创新速度。美国国家科学基金网上给出的数据显示,2000年美国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在世界所占的比重是37.8%,而中国在世界高新产业增加值的贡献仅为3.2%,相差34.6个百分点;之后的中国发展弯道超车,全面提速,到2016年,从相差34.6个百分点缩到7.1个百分点。
现在,中国整个出口结构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30%出口的是高技术产品,是机电产品。2000年这个数字只有不到15%,这就是结构变化,是我们心心念念为之奋斗的中国产业结构的升级,是国际竞争力提升非常重要的表现。这意味着美国猛然一回头,发现我们不仅已经紧跟在他后面,甚至有了超越的趋势,这就是现在美国的感受,美国的真正目的,是遏制中国的崛起;所以美国直接对中国制造2025实施精准打击,根本目的就是一定要阻挡中国这一次高端制造业的高端转型与升级,阻碍中国下一轮经济发展,遏制中国相关产业发展和技术进步。
2018年4月16日,美国商务部宣布了禁止向中兴通讯销售零部件特别是芯片,立刻让中兴陷入生存危机。虽一剑封喉,锁住了中国产业缺乏核心技术的命门所在,却让我们开始了新的思考:中国,到底缺什么;也让我们体会到:较弱的创新能力,是我们的阿喀琉斯之踵。
这不是简单的贸易摩擦,这是新兴国家崛起过程中需要正视的弱势及对此付出的全部精力,这是一道坎儿,我们现在要众志成城把这道坎儿迈过去,迈过去,就是崛起。所以我们才会喊出保持定力和耐力,按照自己的节奏办好自己的事儿,因为这条路是正确的。我们现在的当务之急,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一心一意谋发展,不断提升综合国力,改善人民生活,同时要扩大开放。
对中美贸易战、中美博弈的未来发展,我们可以做一个终极猜想:第一,中国被遏制,美国维持世界霸权,这个情景只可能出现在中国应对错误的情况下,比如改革开放倒退,重回闭关锁国,采取大水漫灌,而目前来看,绝无可能。第二,中美脱钩,形成两大对立,就像美苏对峙,我们和当年苏联不一样,美国难以通过冷战拖垮苏联,只会两败俱伤。与之相比,我们的制度更优、经济实力更强;与当时的苏联重工业、轻工业裹足前行相比,我们的产业更完善,制造业更具规模;第三,融入全球体系,中美经贸关联度远远高于前苏联,中美合作共治,形成以中美为核心的基础集团,也就是合作共赢。总体上来讲,这个我们可以接受,因为中国一贯奉行和合文化。第四,中国崛起,美国衰落,只要我们保持战略定力,做好自己的事,坚定不移地推动新一轮改革,就没有什么能阻挡中国前进的步伐,就没有什么能阻挡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现在,我们正在尽量避免第一种和第二种结局,正在向第三种和第四种结局努力。我们所面临的外部挑战,正是引发我们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深刻把握和深度思考的最好时机! 

【招生简章】珠海博研管理哲学五班(第38期)欢迎您!

免责声明:本号发布图文一切为分享交流,传播正能量!源自网络的部分,版权归原作者及网站所有。有疑问敬请告诉我们,定当妥善处理。


博古研今  智善同行
固守人文教育

报读热线
郑老师 139 2698 6218
王老师 186 8818 0755
刘老师 186 0755 2127
朱老师 139 2287 5869

在线QQ咨询,点这里

QQ咨询

微信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