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4年扫单支付流行以来,POS的销量不断下降。特别是2016年“96”价格改革后,银行卡转账手续费大幅提高,信用卡转账未封顶。此时,扫描仪支付刚刚被央行正式认可并正式进入阶段,其费率堪比各行各业。POS产品优势明显。银行卡还在用吗?POS的未来似乎毫无希望,但这是真的吗?
从2017年央行支付系统总体情况看,截至2017年底,银行卡跨行支付系统联网商户2592.6万户,联网POS机3186万台,分别比上年增加525.4万台和665.36万台。到2016年底。全国每万人拥有POS机225.56台,比去年同期增长26.04%。
银行卡交易:2017年,全国银行卡交易51494.31亿笔,交易金额7616.5万亿元,分别增长29.41%和2.67%。其中,消费业务586.27亿件,完成686.7万亿元,分别比去年同期增长52.96%和21.54%。全年银行卡渗透率达到48.71%,比上年提高0.24个百分点。
数据不会说谎。面对铺天盖地的支付,市民看到了POS卡刷卡量的下降,却意外地交出了一张漂亮的成绩单。

POS支付经历了从不可信到缓慢接受的漫长过程,而扫描仪支付则在短短4年内迅速让消费者接受了这种新的支付习惯。随着互联网和智能手机的普及,人们可以通过扫描仪进行支付,因为扫描仪成本低、支付方便、天气和位置方便。然而,它已成为市场和消费者的最爱。从银行到街头摊位,铺天盖地的支付方式得到推广。
然而,在20多年的支付市场中,pos支付面临着扫描支付的严重冲击。它没有选择自信,而是敢于创新,以包容和包容的方式改善传统支付体验,快速兼容以扫描支付为代表的新的移动支付模式,包括银联和银联。作为摆动卡支付的代表,移动支付与传统pos的结合是一个成功的案例。只要带有QuickPass标志的银联卡短时间接触POS机上的传感器,就可以实现刷卡消费。然后苹果支付和三星支付,在介绍NFC手机循环卡各种支付模式的基础上,无疑。对消费者来说。更多选择。
同时,移动支付的兴起也导致了银行卡使用频率的下降,给传统的POS计费业务带来了巨大的打击,也带来了新的活力。特别是对于已经涉足行业多年的老支付机构来说,互联网赋能传统产业的改革有望带来新的活力和“薪酬”。智能终端的诞生是pos自主创新的标志性产品。从传统的计费POS机升级到智能POS机,既能满足传统银行卡支付,又能满足新的移动账户支付。此外,智能POS线下布局的先进优势也构筑了自身独特的竞争壁垒,为计费业务带来了新的机遇。
作为国内最早从事线下银行卡收单业务的支付机构,银联很早就开始完成在综合支付和信息服务领域的战略布局。在开放共享互联网的理念下,银联首次在业内引入移动互联网技术。智能终端开放应用市场,实现智能终端资源和支付接口的开放,积极引进互联网资源,打破企业、支付机构、服务商和机器制造商之间的隐性壁垒,最终实现集中支付、应用下载、服务集成、信息集中和集约化。开放的生态系统服务,如管理。
通用支付智能终端具有开放性、可扩展性和兼容性的特点。它已成为银联业务的一系列“支付”产品,成为众多第三方应用服务联系业务、发挥实用价值的绝佳媒介。它不仅大大缩短了实体企业互联网转型的路径,而且围绕“分公司”展开。“富”为企业提供智能商务解决方案。据悉,目前,“普富通”智能终端已在全国分布近百万台,由它们构建的开放式智能生态系统在各行业发挥着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