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网站首页    行业动态    广州大学城南汉二陵博物馆

广州大学城南汉二陵博物馆

阅读量:3674363 2019-10-22


南汉二陵即德陵和康陵,地处广东广州小谷围广州大学城内,是五代南汉国的标志性史迹,其中康陵是全国首次发现的五代十国时期的陵园建筑,亦为迄今为止所发现的这一时期唯一布局完整的陵园。南汉二陵因其重要性被评为“2004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并于2006年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南汉二陵博物馆是经已故考古学家麦英豪倡议,广州市人民政府2012年决定立项建设的专题博物馆,被列为广州市“十二五”重点文化建设项目之一。工程总投资约3.28亿元,占地面积约9公顷,总建筑面积21800平方米。
5月17日,16年前发掘的南汉康陵和德陵,华南地区唯一的皇陵博物馆南汉二陵博物馆正式对外开放。布展文物中,康陵玄宫出土的哀册文碑,是目前国内考古发掘中首次出土的完整哀册全文。


(全景图)
南汉国是五代十国时期(907年-979年)中国南方的一个封建地方割据政权。南汉二陵则是五代十国之一南汉国烈宗刘隐的德陵和高祖刘岩的康陵。2003-2004年,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配合广州大学城建设工程开展抢救性考古发掘,在小谷围岛北亭村青岗清理出德陵,在大香山清理出康陵。两座王陵相距约800米。




建筑布局:唐风古建岭南园林
据介绍,南汉二陵博物馆的建筑设计是在保护好康陵遗址主体部分的前提下,充分结合周边的地形地势,进行规划建设整体区域,并形成完整的园林景区。
博物馆以中国传统文化“天圆地方”作意念、以“南韵·和庭”为主题,拟打造成为岭南地域气息浓厚的纪念性建筑。博物馆内部以“中国如意结”作布局结构,以庭院为核心作为建筑体量单元,通过五个单元的相互叠合,交织,形成圆中有方,方中有圆的有机结合,营造实为建筑、虚即庭院;围而不合、虚实互换的建筑理念。


博物馆内设《云山珠水间——考古发现的广州》《汉风唐韵——五代南汉历史与文化》两个专题展览,以及一个公众考古活动中心。






 玉璜

新石器时代晚期彩绘陶罐
《云山珠水间——考古发现的广州》展览,总建筑面积1078 平方米,分两个展厅。通过考古实物资料展现先秦时期广州地区人类社会面貌,以及广州自秦代建城以来2200余年的城市发展变迁、历史文化积淀和持续不断的海外交往历史,同时向观众全面展现广州的城市考古历程和考古遗产保护成果。

《汉风唐韵——五代南汉历史与文化》展览,总建筑面积814平方米,分为“乱世大汉国”“都城兴王府”“考古现三陵”,通过考古发现和现存南汉文物史迹。在这展览里,可以通过考古发现的文物去了解南汉的“前世”,可以根据文物古迹的位置对比去寻找南汉的“今生”。






这些展出的文物时间跨度大、范围广,以考古出土的实物作为特色,全面展示了广州悠久的历史。
公众考古活动中心总建筑面积1191平方米。是博物馆内的重要文化教育服务设施,包括小型展示厅、考古科普讲堂,考古活动体验区、虚拟展示区、文物拓片工作室、文物修复模拟中心等活动区域。通过设置多种形式的模拟考古活动,让公众走近考古、了解考古、体验考古。

博物馆还设有面积703平方米的临展厅,用于举办各种临时展览,增进与国内外博物馆同行的交流。此外,还有面积426平方米文物保护修复中心和7452平方米的文物库房,用于广州地区历年来考古出土大量文物标本的保管、保护、修复和整理研究。

在线QQ咨询,点这里

QQ咨询

微信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