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网站首页    行业动态    历史未解之谜:秦始皇接见了神秘人 铸造的青铜剑至今未能破解

历史未解之谜:秦始皇接见了神秘人 铸造的青铜剑至今未能破解

阅读量:3673848 2019-10-22



东晋的《拾遗记》卷四一记载道:“始皇好神仙之事,有宛渠之民,乘螺旋舟而至。舟形似螺,沉行海底,而水不浸入,一名‘论波舟’。其国人长十丈,编鸟兽之毛以蔽形。始皇与之语及天地衫开之时,了如亲睹”。

这里的螺旋舟不就是我们所说的宇宙飞船吗?那螺旋舟上身高十丈的宛渠之民极有可能是外来物种,那秦始皇真的跟外来物种交流过?
关于这点,一直是未解之谜。作为中国第一位皇帝,我们不能用常人的眼光来看待秦始皇,他所做出的贡献,很多都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就拿汉朝来说,汉朝的很多制度都是延续秦朝的。而历史上素有强汉盛唐的说法,由此可见秦始皇绝对不简单。

那秦始皇时期有什么技术,用现在科学都无法破解的吗?
其实还真有,就拿目前已经挖掘的兵马俑来说,总共1000多个,但是没有一个是相同的。也就是说兵马俑并不是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而是一个一套模具烧制出来的。
烧制一件陶器很简单,但是要烧制一个人俑,绝非易事。曾有专业机构进行尝试,烧制人俑十次有九次是失败的,就算成功的那一件,跟秦始皇的兵马俑是不能比的。

更让人惊奇的是,兵马俑其实都是彩俑,我们现在看到的基本上没有色彩的。这是因为发掘过后,由于空气氧化,这层颜料瞬间脱落了。
这也是考古学家不继续对兵马俑继续挖掘的原因,因为每一次挖掘,都是对文物的永久性伤害。
除了兵马俑,兵马俑手中的青铜剑也是稀世珍宝。青铜剑身上共有八个校面,考古学家用游标卡尺测量,发现这八个棱面的误差竟然不足一根头发丝!

除了误差小,青铜剑内部组织致密,剑身光亮平滑,刃部磨纹细腻,纹理来去无交错,它们在黄土下沉睡了2000多年,出土时依然光亮如新,锋利无比。
通过分析,青铜剑表面涂了一层含铬的金属。铬是一种极耐腐蚀的稀有金属,地球岩中含铬量很低,提取十分不易。德国在1937年才成功提取,很难想象2000多年前的中国人是如何提取出来的。
最让人不解的是,兵马俑一号坑里面发现一把青铜剑被150公斤的陶俑压在下面整整2000多年,弯曲的程度超过45度,当人们挪开兵马俑的时候,青铜剑竟在一瞬间反弹平直,自然恢复。这不就是当代冶金学家梦想的“形态记忆合金”吗?

误差不足一根头发、铬盐氧化处理法、形态记忆合金,铁证如山,假如没有外来物种,秦始皇能做到这点吗?当然了古人的智慧不是我们所能理解的,对此大家怎么看呢?
【免责声明】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公众号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网站上部分文章为转载,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我们已经尽可能的对作者和来源进行了通告,但是能力有限或疏忽,造成漏登,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根据著作权人的要求,立即更正或者删除有关内容。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感谢大家的阅读,你的阅读是对小编的鼓励,如果觉得文章还不错的话,小手轻移点一下右下角,点“ 好 看 ”,谢谢对小编的支持,小编一定每天给你们带来更多资讯。

在线QQ咨询,点这里

QQ咨询

微信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