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网站首页    行业动态    三秦楷模丨西安交通大学网络化系统工程团队:始终与国家的发展同向同行

三秦楷模丨西安交通大学网络化系统工程团队:始终与国家的发展同向同行

阅读量:3671503 2019-10-22




西安交通大学网络化系统工程团队成立于1996年,自组建以来聚焦能源电力系统的安全优化、网络信息安全等国际学术前沿和国家急需的关键领域,不断攀登科研高峰,解决了多个国际公认难题。 近日,该团队被命名为陕西省第五批“三秦楷模”,省委办公厅印发文件,号召全省广大干部群众和各行各业向他们学习。
团队创建人、中国科学院院士、西安交通大学电信学院院长管晓宏告诉记者,网络化系统工程团队是在西迁精神的滋养中成长起来的。
1956年,党中央、国务院决定将交通大学从上海迁往西安,学科前辈黄席椿、沈尚贤、胡保生、万百五教授等一批知识分子带头西迁,立志将祖国西部的科教事业做得更好。1958年,他们领衔成立无线电工程系,迅速建设起一批新兴的电子信息学科专业,培养了一大批拔尖人才,出版了我国第一本自动控制领域自编教材,为推动我国在相关领域的科学研究、人才培养、产业革新做出历史性贡献。
1995年,在美国获得博士学位的管晓宏毅然放弃在美国企业工作的优厚待遇,选择归国任教,到祖国大西北发光发热。他瞄准国际学术前沿和国家重大需求,规划布局,着手组建团队。工作之初,作为年轻教师的管晓宏没有自己的研究生,建团队一切都要从头做起。西迁老教授们纷纷出人出力,搭平台,压担子,他们奋发向上的工作态度和严谨务实的学风深深影响着管晓宏,传承西迁精神成为了团队不断前行的奋斗动力。
能源电力系统安全优化运行有巨大社会经济效益,也面临巨大挑战。团队成立之初,管晓宏敏锐地认识到网络化系统设计和运行的安全优化,直接关系到提高生产效率、降低能源消耗等重大问题。
针对能源、电力、制造等大规模网络化系统,团队提出了安全优化理论与方法,解决了复杂混合动态、同构奇异、安全性解析判定和评估等多个公认难题,被认为是相关领域最全面、系统的成果,广泛应用于国内外企业的电力和能源系统优化调度、市场竞标策略优化等,取得了节能增效重大效益。
上世纪末全球互联网飞速发展,我国国家网络安全也面临十分严峻的形势。团队不畏艰难、攻坚克难,提出网络安全监控新方法,解决了流量异常定位的解析计算、无流量数据估计僵尸网络规模和全球分布等难题。他们研发的网络安全监控与防卫等系统,在政府部门和企事业部署,协助主管部门清除了多个威胁严重的僵尸网络。
二十余年来,西安交大网络化系统工程团队坚守“始终与国家的发展同向同行”的信仰,瞄准国际学术前沿、面向国家重大需求和国民经济主战场,坚持自主创新,主持“973”“863”等国家级项目17余项,获国家、省部级以上教学、科研成果奖励18项,解决了网络化系统工程诸多“卡脖子”技术难题,为推动我国能源电力系统的安全优化以及网络信息安全领域关键技术的自主化、独立化、国产化发挥了重要作用。
“作为负有教学责任的科技工作者,要像西迁前辈一样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崇高追求,做好科学精神、工匠精神、创新精神和科技知识、先进文化的传播者,做好提携后学的指导者和领路人,不断发现、培养、举荐人才,为拔尖创新人才脱颖而出铺路搭桥。”管晓宏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
“引进来、留下来、走出去”,人才队伍建设是团队不断茁壮成长的“秘籍”。早在21世纪初,管晓宏就利用与世界一流大学及科研机构的紧密联系,选送青年教师郑庆华、高峰赴哈佛大学做博士后。团队培养的中青年杰出人才勇挑大梁,在智能学习、互联网教育、税务大数据分析、系统优化等领域取得重要成果,成为团队获得的2项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2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的主持人或参加者,并进入国家杰出青年基金、长江学者特聘教授等国家级人才计划。
目前,团队已成为国内拔尖人才、海外归国人员等科技报国的沃土。英国剑桥大学博士、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博士后李辰在美国从事生物信息学、生物医学文本挖掘研究工作多年,面对世界五百强企业的优渥条件,他毅然归国加入团队,研发的多个文本挖掘模型和算法在领域公认的数据集上测试,性能均达到国际领先水平。荷兰莱顿大学博士、美国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助理研究教授叶凯,三年前加入团队后,成立了青年科学家工作室,潜心生物信息学的研究,短短2年时间就发表了Science论文。
团队目前有成员21名,成长起了1名中国科学院院士、3名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和长江学者特聘教授、1名国家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等,一批80后优秀青年学者迅速成长,源源不断地为国家和西部贡献智慧与力量。
20余年奋进,西安交通大学网络化系统工程团队已成为了一支学科交叉、结构合理、具有显著国内外影响力量的研究团队。团队成员用实际行动彰显出“爱国、报国、兴国”的高尚情怀,诠释了“爱国就要奋斗,奋斗为了爱国”的伟大真理,铸就了“奉献报国、攻坚克难、开拓创新、团结互助”为基本内涵的团队精神,在知识报国、科技强国中体味着奋斗的幸福,在一往无前中实现着理想与价值。来源:西部网

▼西安石油大学教师发展中心▼长按图片
扫码关注

在线QQ咨询,点这里

QQ咨询

微信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