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程建设,王军,李祖安,杨昌华
单位|西安交通大学
期刊|《建设科技》2017年12期
原文摘要
校园是肩负着教育、科研和社会服务重任的基地,是构成社会的重要社区,也是资源能源消费的大户,涉及面广、数量大、形式多样,自国家提倡建设节约型校园建设以来,全国高校已经取得可喜的成绩。“十三五”期间,西安交通大学将加快绿色校园建设步伐,结合国家相关政策及规定,加强组织领导,做好顶层设计,创新管理手段,建设绿色校园。
关键词:物联网 信息化 智慧校园 绿色校园
创新管理手段 建设绿色校园
——西安交通大学绿色校园建设探索与思考
背景概括
这篇论文叙述了“十三五”期间,西安交通大学建设节能监管平台等一系列管理举措,以完成从“节约型校园”到“绿色校园”的转变的过程。
“十二五”期间,西安交通大学开展大量节约型校园建设工作,搭建起绿色校园建设的整体框架且具备相应的基础条件;“十三五”期间,学校将通过物联网、信息化等技术大力开展绿色校园建设。西安交通大学是国家教育部直属重点大学,总占地面积198.94万平方米,各类建筑总面积203.85万平方米,现有用能总人数59746人,在校各类学生数51327人。
学校后勤管理历经从水电管理到能源管理再到节约型校园建设的转变。进入“十三五”阶段,以校级领导为组长的绿色校园建设小组非常重视顶层设计与规划,具体从以下几方面体现:
1坚持系统性布局从基建、后勤、房产、信息、安防各方面入手,全局谋划,统一整合。
2坚持持续性建设绿色校园的建设面广量多,投资有限,需避免多个部门“各自自建,越建越乱”的现象出现,系统性、持续性的建设尤为重要。
3坚持大数据挖掘绿色校园的建设面广量多,投资有限,需避免多个部门“各自自建,越建越乱”的现象出现,系统性、持续性的建设尤为重要。
4坚持人性化管理作为高校行政部门,需在不影响师生学习生活舒适度的前提下节约能源资源,坚持提供更舒适安全的服务。
方法分析
之后,论文交代了西安交通大学是如何在“十二五”到“十三五”的过渡期,通过建立监管平台、多维度信息系统兼并等管理手段,逐步实现绿色校园建设的:
1建立平台、数据在线2014至2015年,学校分两批次投入1100余万元建设节约型校园节能监管平台,搭建综合能源监管系统、给水管网监测系统、电能计量监管系统、供暖计量监控系统、变电所监测管理系统、GIS地理信息系统、建筑节能监管系统,实时在线监测1700余点位,实现楼宇总计量、分类分项计量、行政办公楼和综合楼分户计量。“数字化”系统将传统的能源管理从“模糊”概念变成清晰数据,实时为管理者提供更为便捷科学的决策支持。下一步学校将继续完善平台建设,到2020年建设15000余实时监测点位,实现全部分户计量,逐步推行定额管理。
图1 西安交通大学节能监管平台主界面
2科学运营、智能巡检学校建立了“西交大微后勤”公众号并搭建“西交大智能巡检及报修系统”平台,将学校后勤、基建、房产、物业、安防、信息各个部门纳入公众号及报修系统,及时发布能源、资源、安防、物业有关的信息。平台也发布能源管理相关制度及奖惩措施,并实时监督反馈各种运维状况和协同工作情况。
图2 后勤报修系统手机端界面
该巡检系统综合了多个不同领域信息系统的智能平台,在以下几个方面展现了其先进性:
★ 巡检预案,科学管理★ 常规巡检,智能记录★ 及时监督,全面检查★ 全面融合,事半功倍
★ 政令通畅,快速执行
★ 职责明确,流程规范
★ 临时预案,快速发布
★ 全程追踪,痕迹管理
图3 后勤监管系统界面
3全民参与、加强互动为了让更多师生参与到绿色校园建设中来,西安交通大学能源中心数次组织多个学生社团、书院与研究院所全面参与后勤能源管理,及节能教育宣传工作,并充分调动全校师生加入绿色校园建设事业。
此外,作为陕西省高校能源专业委员会主任单位,学校每年定期组织各高校交流学习并召开陕西高校能专会年会,促进陕西高校节约型校园事业发展。同时成立了陕西高校专家智库,邀请节能先进个人及科研院所教授成为专家库成员,为学校及其他高校作顶层设计、制度管理领域的指导。学校还积极参与政府组织的相关活动,为绿色校园建设工作争取指导性意见。未来,西安交通大学将沟通国内外绿色校园建设先进院校,彼此加强交流合作。
结果简述
论文最后总结道:绿色校园的建设是一项涉及多个部门院系的综合型、持续型的工程。高校后勤管理部门需结合绿色校园建设的整体规划,从能源管理、设备设施运行、制度管理、信息化建设、物业管理等各方面入手,小步快行、条块结合、互联互通、全面融合式的逐步推进。
以上为本期文章的内容概括。若您想了解更多,可点击“阅读原文”至本文的中国知网页面。
声明:
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侵权请联系,我们会及时处理。
公众号ID:zgjyjn扫码关注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