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网站首页    行业动态    二战德国的唯一一艘航空母舰,如同天上掉馅饼一样,落入了苏联手里

二战德国的唯一一艘航空母舰,如同天上掉馅饼一样,落入了苏联手里

阅读量:3667777 2019-10-22



文:林森
众所周知,德国是两次世界大战的发源地。德军官兵在战场上曾创造了无数的战争奇迹,令世界瞠目。然而,翻看整个二战历史,我们不禁会有一个疑问:强大的德国为什么连一艘航母都没有呢?
其实,德国还真造出过一艘航母。然而让人唏嘘的是,这艘在当时号称“欧洲最强”的航母不仅没能建造完成,甚至一枪未放就成为了别人的战利品,由此作为史上最悲催的航母之一而被载入史册。
01
早有预谋
一战结束后,受《凡尔赛和约》的限制,德国海军的规模被严格约束在1.5万人,且不得装备主力舰(战列舰和战列巡洋舰)和航空母舰。但是,这样一纸条约并不能浇灭德国人对航母的渴望。1928年,德国便秘密开始进行海军未来主战舰只的研发,其中就包括对航母进行性能规划和草图设计。1933年,随着纳粹党的上台,德国整军经武的步伐大大加快,航母的建造也被希特勒提上了议事日程。
由于之前已经对航母进行过理论摸索,德国的哈德拉造船厂很快就拿出了航母的设计方案。方案中,未来德国海军的第一艘航母排水量将在18000吨左右,能够搭载包括战斗机和俯冲轰炸机在内的舰载机38架。但到了1935年3月,随着希特勒宣布废除《凡尔赛和约》,加之不久后英德缔结《英德海军协定》,德国被允许拥有不超过英军航母总吨位35%,即38500吨的航母。在这种情况下,为充分利用吨位,哈德拉船厂修改了设计方案,新航母的排水量被提升为19250吨。1936年,纳粹党宣布将开工建造19250吨级的航母两艘,分别暂定名称为航母A、航母B。
02
战力强悍
按照德国人的预想,新航母的标准排水量为19250吨,满载排水量将超过25000吨;舰长250米,宽27米,吃水6.4米,飞行甲板尺寸为240米×17米。其设定航速为33.8节,续航力8000海里/19节。主要武备为8门150毫米炮和6门105毫米炮,载机50架。
比较一下几乎是同时期开工建造、代表当时欧洲航母建造最高水平的英国“皇家方舟”号,除去载机数(皇家方舟为60架)稍逊外,德制航母的纸面数据相当出色,可谓有过之而无不及,堪称当时的“欧洲第一”。特别是其将航速设定在33.8节,在那个年代是相当相当高了。这体现出德国海军的一个考虑:德国出海口较窄,容易遭到敌舰封锁。如果航母在封锁状态下强行突围入海,那么高航速可以使其顺利摆脱诸如法国“敦刻尔克”级这样火力强大的战列巡洋舰和条约型重巡洋舰,而其本身配备的十多门火炮又足以收拾敌人的轻巡洋舰。
航母A于1938年12月被正式命名为“格拉夫·齐柏林伯爵”号,预定在1940年服役。并且,航母所搭载的航空兵部队的编组和训练也同样在紧锣密鼓地进行中。
03
命途多舛
然而,就在“齐柏林伯爵”号一天天接近建成时,二战的爆发打乱了一切原定计划。在二战初期,由于德军凭借以装甲机械化部队和空中力量为核心的“闪击战”取得了巨大战果,这使得德国战时的军工生产不得不优先转向坦克、自行火炮、作战飞机等陆、空军装备上,海军能够得到的资源少之又少。而随着德国海军在挪威一役蒙受了较大损失,原本用于装配给航母的火炮、无线电设备、雷达、炮瞄系统和舵机等也只得暂停安装,而是转而用于修复战损船只和建造俾斯麦级战列舰、潜艇等海军优先发展的项目上来。于是,已经完成船体工程85%的“齐柏林伯爵”被迫停止建造,航母B更是连龙骨还没铺设就被撤销了项目。
更要命的是,原本预定要配属到“齐柏林伯爵”号上的舰载机部队,也被德军空军司令戈林给搅黄了。这个大胖子认为,德军中凡是会飞的东西都应该归空军管辖。如果给海军开了先例,陆军跟着也这么搞,那么空军的威信和他本人的面子岂不是要大受影响?受到他的影响,希特勒在1940年初将航母舰载机部队的全部装备和人员划给了空军,德国的航母计划遭到了严重的挫折。
不过,战争并没有按照德国人的预想进行下去。特别是1941年5月,王牌巨舰“俾斯麦”号在没有空中掩护的情况下被英国皇家海军“围殴致死”,使德军意识到了海军航空兵力量的重要价值。于是,德国这才重启航母建造计划。但是,由于一年多的风吹日晒雨打淋,航母上很多重要设备因为缺乏必要维护,已经严重锈蚀,加之阻拦索等关键设备的研发进度脱节,新航母最早也要到1944年才能服役。
但是,形势比人强。战局的发展迫使德国不得不对航母的建造投入全力。1942年开始,“齐柏林伯爵”号成为了德国“重点关照”的项目,人员、资金和技术保障上都得到了一定的倾斜。然而进入到1943年,盟军对德国的战略轰炸一浪猛过一浪,船厂设施和航母舰体都受到了极大的破坏。直到1945年2月德国最高统帅部下令停造一切大型舰只造时,“齐柏林伯爵”号仍未完成最后的舾装。
04
终成土灰
1945年3月24日,由于苏联红军逼近造船厂,为防其落入苏军手中,“齐柏林伯爵”号被工人们自沉于港内。
次年,苏军将其捞出水面。在经过了一番研究后,苏联工程专家认为该舰尚有利用价值。于是,在经过了应急修复和补充燃料后,1947年9月,“齐柏林伯爵”号被作为战利品,驶向列宁格勒。然而,这次的“战利品大转移”并不顺利。由于舵机和推进器多有损坏,“齐柏林伯爵”号极难操控,最终在躲避暗礁时因未能及时转向而触礁沉没。1949年,苏联人将其再度捞起,并在完成了对其机库的研究后将之在列宁格勒解体。
此外,二战中,德国还准备建造一艘航母18000吨级航母,载机在20架左右,命名为“塞德里茨”号,但因为没有足够资源,该舰最终胎死腹中。德国海军还曾计划利用大型客轮改建3艘航母,但也仅仅停留在设计阶段。
应该说,凭借德国深厚的工业基础和强大的制造能力,建造航母绝对不是难事。但这些航母即便真的能够投入战争之中,能否对英美的海上力量构成威胁也是未知数,更不要说挽救第三帝国覆灭的命运了。
策划:鱼羊史记  监制:鱼公子
撰文:林森  制作:吃硬盘吧、发达蚊
推荐阅读

如果我把中国古代名将都拉进微信群:辛弃疾拉票记

还没关注的小伙伴,赶紧扫码关注,
别错过了更多精彩内容哦

本作品版权归「鱼羊史记」所有,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侵权必究。
欢迎转发朋友圈。

在线QQ咨询,点这里

QQ咨询

微信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