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后,随着弹道核导弹的大量成军,即便携带常规弹头的反舰导弹也开始装备水面舰艇,航空母舰无用论在苏联军界得到了共识,除了发展航母以外的其他水面舰艇以外,常核潜艇才是苏联海军发展的重点。
古巴导弹危机,面对美海军8艘航空母舰90艘其他水面舰艇和68个空军中队的封锁包围,缺乏航母和舰载机的苏联海军,难以突破美海军的层层包围圈,最终,以苏联认怂从古巴撤出中程弹道导弹而结束危机。
于是,发展航母成了苏联海军的当务之急,但其航母发展走了一条和西方海军截然不同的道路,西方海军的航母强调以舰载机打击为主,航母上极少配备武器装备,主要依靠巡洋舰、驱逐舰、护卫舰等舰艇护航,从而保障航母的安全。
苏联海军的航母,除了搭载一定数量的舰载机以外,特别重视航母本身的防空、反潜、对海甚至对岸打击能力,也即航母在没有护航舰艇的掩护下,仍然具备强大的独立作战能力。
因此,苏联海军的航母上,拥有舰炮、近防炮、反潜鱼雷、反潜火箭弹、反舰(潜)导弹和防空导弹,火力远在西方巡洋舰、驱逐舰、护卫舰等大中型水面作战舰艇之上。
对此类舰的命名,也非常有特色,苏军将其称为“重型载机巡洋舰”,以今天军迷的的眼光来看,前苏联海军的航母就是高科技树上结下的一颗歪果,但不得不承认具备红海军大无畏的英雄主义特色,强调脱离舰队的护航,能独立遂行进攻任务。
西方海军即便10万吨级的核动力航母,战时能配备上百架舰载机,但没有护航舰艇的掩护,绝对不敢像苏联红海军的重型载机巡洋舰那般,敢独立执行作战任务,离港时一定是有10余艘舰艇所组成的浩浩荡荡的航母作战群。
冷战时期,苏联海军和美国海军争霸海洋,进行了长时间的军备竞赛,先后拥有莫斯科级、基辅级、库兹涅佐夫级、乌里扬诺夫斯克级等9艘航母。
其中,库兹涅佐夫级中瓦良格号航母并未服役,苏联解体以后为乌克兰所拥有,最终,成了中国海军辽宁号航母;乌里扬诺夫斯克号核动力航母仅造了一半都不到,在西方忽悠下被乌克兰彻底拆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