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网站首页    行业动态    南通记忆(十四)——分不清北山与无锡

南通记忆(十四)——分不清北山与无锡

阅读量:3667046 2019-10-22


中秋节小长假便轻轻松松地完成。盘点一番,收获良多。
待到上班第一天。自已又收拾起不可告人的面目,以道貌岸然状迎来送往。当然还有一个因素,便是因为上班第一天又可以跨江出差,这对于内心本不平静,甚至不甘于现状的我来说,绝对可以接受,而且要必须接受。
当然对岸的姑苏城近在眼前,却没有闲着。很多可以省略N多字的人和事都在那里上演。但因为初来乍到时需要考虑和收敛的事情太多,便只能放弃。而无锡却不尽相同。那里可以相对而言地放心大胆地前往。虽然不如意是肯定存在的,自已也并非有多喜欢场面儿上的应酬。问题在于,“吃人嘴短,拿人手短”,我这半年时间里又岂是“吃”与“喝”那么简单。于是欣欣然接受,暗自拿捏着巧劲儿,亦属于一桩蛮开心的事情了。

苏通大桥系进入南通与苏南地区的必由之路。回想一两天前自驾往返时的谨慎,现在完全两种心态。准确点儿说吧,便是又恢复了“人前装模作样”的姿态,这是何等的惬意和逍遥之事哩。
苏通长江大桥于我是有特别意义的。第一次由省城赴南通,第二次自常熟回南通,第三次探访江阴某不可明言所在和天下第一村,第四次赴魔都和昆山公务……凡此种种已然无法计数。现在回想一番,已然经数年而未曾到达的所在,其实还在内心深处未曾远离。无非形式各异,但眷恋不变。

眼瞅着即将进入无锡城,内心还是很激动的。那是自已第一次来到无锡,不算之前的种种途经,能够真正意义地驻足和停留,这是非常明确的概念。所以即便只是一个下午,也必须值得有所歌颂。
其实吧,自已只是一人帮手,当然这是好听的讲。如若使用帝都麻将牌桌上的话,我或者只是一个“会儿”。怎么讲呢。自已的普通话并不标准,这到底是“会儿”,还是“混儿”?反正就是那种万能到可以代替各种牌的“万金油”吧。所以在工作上,自已便认真地摆正位置。不添乱,绝对的服从安排,让做什么就做什么。既然是协助,就要有协助的样子。如此,才不会有所愧疚,各种各样的心安理得才好。

酒店门前的小花园,亭台楼阁一应俱全。不愧是江南水乡百年工商城啊,方方面面都能兼顾到。于是趁着会议开始前还有时间,独自漫步其间,也算享受难得的空闲。若在帝都,几百公里的行程绝对属于了不得的出差,而于江苏,这便都不算什么了。天天如此,没有什么大不了的。
其实现在看来,当天所处的位置,顶多了也就是无锡的郊区位置,或者是江苏全省惯属的开发区,或者行政区域。因此不迹罕至,也便是这个样子了。当然于我而言都是新鲜且初次,人家司机师傅和联系人都是不屑的。才有了属于自已的个人空间。
毕竟是中秋节小长假过后的第一个工作日下午,那些外省市常常有所传闻的现象估计都八九不离十。自已既不想破坏什么规矩,更无心要参与期间。难得的机遇,怎么可能便荒废在睡觉与做梦中呢。于是每当无有安排之时,自已即便是躺在床上看电视,都要在极尽所能与当地融和,迫切地感知当地所有可以了解到的风土人情,并实实在在地以自已为能,作为自已的一部分来对待。毕竟。当时是,现在更如是。

活动其实很简短,我的初次无锡行也便圆满收官。晚饭(是那晚的所谓“湖刀”吗,好像是的。刺太多了,即便肉质嫩到一塌糊涂。这是与传说的偶遇,我也并不以为如何)后急急忙忙踏上赶回南通的行程,现在已经无法确认这是无锡,亦或南通的街景了。
好像……难不成……便是那什么“通盛大道”自南向东拐上S355(进南通后称之为江海大道,出南通后又名通吕公路)之处吗?因为现在时间实在太过久远了,于是很多都已然不甚明了。但这个路口确实是自已初来金沙,乃至此后反反复复进出金沙镇的必经之路呀。无非是前往城区,亦或开发区行政办公区域。总之记住一点,于自已有特殊意义,便可以了。 

S335上依然车水马龙,但回到这里,便踏实了一大半。毕竟,仿佛来到此间时,便有了回到“家”的感觉。想我这等工作居住于“农村”县城般所在的北佬,认同感与归属感,比什么都来得适宜些。此处这条路上还有一个有趣的,当地人习以为常的,我去总乐此不疲的,便是临近兴东镇时,公路上方总会不经意的,却是清晰可见大灰机于眼前或者头顶掠过。当然此时的灰机更被赋予了很多的,超出交通工具的寓意。即便只有自已知道,却也很有意思和值得把玩。
所以此后数月之间,无论光阴如何,只要驶上这条街,甚至时隔经年后的2016年春节后,我都无法抑制自已内心的激动,有种到为亲热的感情于其间久久不能平息。就好比……当年于南通之外地区看到苏F牌照的车辆,都会有种见到“家乡人”般的亲切。当然时至如今,更是会有一声叹息。
晚上的通吕公路依然热闹。看到那路上方的探头了吗?每次途经这条公路,我都会不自禁地想起司机老Z师傅告诉我便在这条路上的某个角落里,隐藏着一处交通违章摄像头。当然老Z是很得意地讲知道在哪里,于是连带着我也总在小心翼翼。当然,肯定不会是这个存在喽。反正,必定有的。我的谨慎,还有老师傅的很了不起的表情,那是一个老魔都人的矫情和自命不凡,也是我以为十分有意思和亲切的片断。

距离金沙镇貌似越来越近了,公路上车辆开始渐渐稀少。当然我很肯定是极少走新世纪大道的。那是正常接待为了体现形象,又或者因为其他什么公务原因而必走的路线。根据Z师傅的习惯(或许与他家的位置有关),我也自然而然地喜欢选择碧华西路或者通州汽车站的新金西路向西,之后可能是通过石江路吧,与通吕公路相汇合。
半天路程,从江北到江南,一个现实意义与理想意义都无大意义的活动,当然会令“正差儿”的老Q不感冒。这都没什么的,大家心知肚明,我亦摆正心态和位置。况且我也没有任何的不满意呀,这可都是实话。能够于无意中忽然与传闻中的无锡实现首次对接,这便是收获。
彼时自已将镜头由进车窗,观察着这个夜幕下的所有一切。都说“十五的月亮十六圆”。地处长江北岸与黄海之滨的这座小县城,同样如是。我相像着这里,还有某些地方,即便夜色刚刚笼罩,也难掩太多想法无法实现而在开始累积这样或者那般的天马行空着,冲出来。

夜色阑珊中,我不想让老Z和小L太过辛苦,何必呢。奔波大半天,又是节假日刚刚过,在江南那种小县城习惯于偏安一隅的人们,必定都十分厌烦这种毫无意义的所谓“出差”。若非如我这般太过好说话没有原则任人摆布的所谓QLD,他们也不会有些境遇了。毕竟“吃苦不吃亏,吃亏不吃苦”是我以为的原则和标准。如此说来,难道不是吗。
于是车好象还没有到达宾馆吧,我便急匆匆让他们离开回家了。自已随意地在为民路与建设路口踱着步,注视月光里,夜幕中的文峰大世界。七八点钟的模样里,小县城已然开始步入睡眠状态,但久居城市中的我,却无法淡定和平和地面对这一切。来来往往的下午,数百公里的历程,与眼前形成了鲜明对比。这些都真实吗?又或者只是一个幻境,无非梦中人还未清醒。

北山的水榭亭台总是美轮美奂。那一池碧水从不见有何波澜。我坚信这是与穿过县城老城区的那条“运盐河”有所相通。又或者必定隐瞒了什么故事,只因那时的自已太多杂念,还未曾探究,便又匆匆离开了。
其实,我也曾从朝阳路上的那座小桥眺望过北山的影子。那有刚刚来到这座小镇之时,还有某个双休日的无聊之际,更兼前往如东县时期待谁人车辆的稍许焦躁之情。但基本每周都会有夜深人静的时间里,可以独自面对北山的这片世外桃园,更何况风雨中,505的满地窗前,那一抹宁静,与泰然处之看淡过往的从容。
那里总是繁忙的,而我亦曾偶有往之。但笔者是有自知知明的。即便谁人虚情假意地招呼着,自已也还拎得清孰清孰重。即便再如何,也没有必要丢了面子被别人所轻视了。于是大多的时间里,我都是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的态度严守着这个尺度。当然喽。于无人时,或者无关轻重时,也会偷偷地注视那里曾经发生过,或者正在发生着什么的事情。

水面上的游廊灯光通明,这好像并不多见。所以那农历八月十六的夜晚,当整个金沙镇都陷入夜幕与安逸中时,自已愈发可以感受到与帝都完全不同,却是小县城里的太多故事与过往。完全可以相像到,便在不久的过去,这里的状态,与人们的面貌,何其美妙。
酒店里的小C。人长得明显是江南水乡的模样。娇小的身材,哀怨且春暖花开般,一双大眼睛会说话,嗲声嗲气。每天总有意无意地在五层值班,永远是制服在身。听她讲,酒店有规定,不许穿裙子上班。也对哈,省得惹出不必要的诸多麻烦。在当年那个没有微信等网络交友工具的时代,小C也曾邀约我去看看她的家乡,还有家乡的月色与海景。
现在想来。因为某些原因吧,自已还是婉拒了。但内心还是真想去看看那些围绕于县城周边的,星罗棋布般的各式农家小楼(其后11月底,自已曾于下午乘航班回到南通,那个傍晚时分里,飞机在南通城区东部盘旋,自南向北对准兴东机场跑道,那苏中地区广阔大地间几不见农田,放眼皆是密布农家小楼时的震撼,至今都无法忘却。这与当年自G15远赴温州的所见所闻,还要令人赞叹)。或许吧,很多故事,很多经历,很多想法,但总要受些约束与所限。当然乐趣也便融于其间了。

那晚的月色完美。余以为完美到已然全面超出了十六圆的意境。于是自已最大限度地将镜头拉到极致,反复对比,方挑选出这张彼时的定格吧。即便今时今日观察,也会引发内心的激动和多种情绪在反复跳动着。
一轮明月当空,青色的洒向人间。站在北山饭店的停车场,环顾四周,也便自已一人空欢。虽然推掉了小C的邀请,亦没有什么大不了。身处金沙镇的边缘地带,却自以为是地相信相以领略到此地的前世今生。虽然钢筋水泥已成当今时代的主题,想要找到些许低矮的,却是飞檐翘廊的什么存在,城市里明显是不太可能了(或许石港镇那一排石板路,还在讲述不缀)。于是自已只得把心绪都放在明月下的这一方土地间,吸收各方长短,成就经典之一。
深谙金沙秋月的自已。完成了地域与大江南北的跨越。相同月光里,自无锡开始,回到南通,虽然当地人总是有太多想法,并与历史传承和财富相提并论,才有了“江南人”和“江北人”的区分。现在我都可以相像到C某人那幅自鸣得意的嘴脸,并时时刻刻在以前者为荣。呵呵。自已都没好意思言明。别的不讲。早便脱离了江南水乡人的娇嫩感,还好意思说吧。
看似两个并不搭ga的地域,可是经我之口,居然也有了千丝万缕的关联。其实吧,毕竟当年没有什么顾虑与束缚,才会如此这般地“走南闯北”起来,并且以为得意。虽然没有三头六臂,但这种善于难度更大且愈发精细。若是没有亲身经历,实难做到。
现在想来。自那年中秋征程的月夜开始。我的苏中行,便开启了别样年华。这是一种另辟蹊径的截然不同,狂野不羁中,心如止水,静若冰山。

在线QQ咨询,点这里

QQ咨询

微信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