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边的蓝字“老家在聊城”,然后点“关注公众号”,这样您就能天天收到精彩信息了。如果您已关注,就请转发更多朋友吧!
运河时讯
10月19日下午,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大运之河”全国书画摄影邀请展暨聊城市古韵运河经济文化研究中心成立揭牌仪式在聊城中国运河文化博物馆举行。本次活动将对大运河的保护传承与利用、运河经济文化的研究产生重要影响。
“大运之河”全国书画摄影邀请展暨聊城市古韵运河经济文化研究中心成立揭牌仪式由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山东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指导,山东运河经济文化研究中心、中共聊城市委宣传部、聊城市文化和旅游局、山东省美术家协会、山东省书法家协会、山东省摄影家协会主办,聊城中国运河文化博物馆承办。 山东省委原常委、省军区原政委南兵军,山东省政协原副主席李殿魁,山东省军区原参谋长金培昌,山东省人大原常委、农村委员会主任班开庆,山东省港航局原局长王栋,山东省体育局原副局长徐大义,山东省轻工办原副主任宋鸿林,山东工艺美院党委原副书记杨新力,山东运河经济文化研究中心常务副理事长傅现强,中心秘书长张万里,中心学术研究部主任、《运河研究》主编李金陵,聊城市人民政府咨询张延安,聊城市文化和旅游局局长刘光辉,聊城中国运河文化博物馆馆长陈清义,聊城市古韵运河经济文化研究中心法人、主任张秀梅等领导和嘉宾以及参展书画家、摄影艺术家参加了本次活动。
活动由聊城市政府原副秘书长杨连柱同志主持
金培昌将军在开幕式上致辞
翰墨书盛世,丹青绘华章。我们写运河,画运河。运河本身就是一篇积淀浑厚的抒情诗,一幅意境深远的山水画,一部波澜壮阔的民族奋斗史,一曲民族融合的交响乐,一条与世界文化交流的交通线。大运河是国家意志的产物。他贯通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和钱塘江五大水系,成为挟领东西的南北主航道。大运河形成了辐射全国的便利的水上交通体系,同时实现了水资源综合调配利用。在交通能力局限的古代,大运河关系着国家政治的统一,国防的安全,生态的平衡,经济的繁荣,文化的融合。运河的通航与断航,过去总是伴随朝代更替;今天仍影响沿河城市的竞争力。如果说黄河长江是我们的母亲河,那么大运河就是我们的国运之河。因此,我们要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运河文化资源的重要指示和中办国办《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规划纲要》及建设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的决策,大力宏扬优秀的运河文化,推动运河全线复航,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添砖加瓦。
纵观中国的传统文化,尤其是被称之为国粹的宝贵遗产,如琴棋书画,诗词歌赋等,都具有静内心,提境界,宜健康,促和谐等进步因素。书法是中国文化的突出标志,讲究传统与继承,讲究变化与平衡,讲究功底与兼容,讲究美感和视觉震撼,更讲究辩证关系。字画同源,一个字就是一幅画,一座建筑或一首诗,是笔者在诉说表达,是作者内心的翻版。书画从艺术观感上给人以享受,同时通过作品的内涵,折射出作者的文化修养和艺术功力,揭示出作者的哲学思想和人生理想。今天展出的这些作品,一笔一画,一草一木,一山一石,一景一物,均渗透着作者对书画摄影艺术的深刻认知和对传统艺术的深刻感悟,寄托着艺术家对生活的向往,字里行间流露着对家乡浓浓的热爱之情。我们举办书画摄影艺术展,意在展示传统文化的魅力,使观众通过视觉的冲击,思想的洗礼,艺术上美的熏陶,获得积极向上的正能量。
李金陵同志介绍“大运之河”全国书画摄影展情况大运之河——书画摄影邀请展”分别在聊城市中国运河文化博物馆和山东省文化馆巡回展出。本次展览得到了聊城市委市政委、聊城市文化和旅游局、中国运河文化博物馆等部门的大力支持,展览以“书画运河、记忆运河”为主题,积极发挥以文化引领风尚,传承运河文化艺术,结合书画、绘画、摄影独特的表现形式充分展示运河之美。参展书画家来自京杭大运河山东沿线各地市及其他地区的著名书画家188名,摄影艺术家20名,展出作品涵盖国画、油画、书法、摄影等近三百多幅。这些中艺术家有耄耋之年的老人,有来自艺术院校的师生,更多的是来自各级美协、书协、摄协的艺术家,用不同的艺术手法和不同的审美视角来抒发艺术家们对运河的诚挚情怀,一幅幅作品构筑出运河时代的美丽画卷。
张秀梅同志代表聊城市古韵运河经济文化研究中心致辞
成立聊城市古韵运河经济文化研究中心对于聊城历史文脉的研究、挖掘、保护和利用,对于高标准推进聊城段运河开发建设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聊城市古韵运河经济文化研究中心将以此为契机,深入研究、发掘运河文化,为京杭大运河保护传承利用建言献策,为聊城文化和旅游业发展贡献力量。
揭牌仪式结束后,与会领导和嘉宾参观了书画摄影展。
民之魂,文以化之;国之魂,文以铸之。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和生生不息的动力,没有文化支撑的城市肯定缺乏厚重感、立体感。我们倡导“文化靓市”战略,旨在显城市文化之韵,铸城市精神之魂,立城市发展之根,强城市崛起之基。
当前,“金融、房产、艺术品”已经成为世界性的三大投资项目,书画艺术品收藏市场在中国日趋成熟。随着中国经济的日益发展,中国的艺术品市场将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衷心希望广大艺术家,继续发挥聪明才智,创作出更多的艺术精品,为繁荣书画艺术,壮大文化产业,提供强大的智力支持,做出卓越的智力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