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网站首页    行业动态    星期特刊丨彝族军官布哈:一个文科状元的扶贫之路

星期特刊丨彝族军官布哈:一个文科状元的扶贫之路

阅读量:3605416 2019-10-20


点击上方“人民武警”可订阅哦!

 彝族军官布哈:一个文科状元的扶贫之路
乡情是人类的一个永恒主题。
    作为一个从大凉山走出来的文科状元,武警凉山支队执勤四大队政治教导员布哈对扶贫工作有着特殊而深沉的情感,家乡的美丽和肩头的重任让这位彝族军官坚信:贫穷绝对不是彝族人民的宿命,花开月明才是彝族之乡美好的前景。    —题记
  九月的清晨,阳光洒满草木葳蕤的大凉山。116名幼童被身穿彝族传统服装的村民抱着、牵着,像欢快的溪水般在山道上汇聚,流进梭梭拉打村四川总队爱民幼儿园。孩子们向站在国旗下的黑脸汉子问好:“布哈叔叔,我来上学了。”    叽叽喳喳的孩子们睁大好奇的眼睛,打量着院子里的彩虹滑梯、教室里的儿童桌椅和寝室里崭新的被褥。4岁的马拉达摸摸小床上松软干净的被褥,把小脸贴在蓝色的米奇图案上。对于拥有5个孩子的这个贫困家庭来说,马拉达是最幸运的一个孩子。她的4个哥哥从未上过一天幼儿园,也没有玩过城里孩子最常见的滑梯,更无法想象大凉山外面的世界。    天真的马拉达并不知道,她的人生将从这个军民共建的幼儿园开始迈上一条光明大道,她的未来将会有身穿橄榄绿的布哈叔叔关注帮扶。  
“通过努力与创造,改变自己和帮助别人,才能做一个从精神和心灵告别贫困的强者”    彝族是一个以熊熊火焰作为图腾的民族,彝族之子布哈心中也燃烧着一把火——让一步跨过千年奴隶社会的家乡跟上祖国发展的步伐,从贫困走向富裕。    在大凉山区,少校军官布哈还有另一个头衔——“扶贫专干”。两年前,四川总队打响了扶贫攻坚战,而大凉山深处的全国彝族人口第一大县昭觉县的梭梭拉打村,就是一块“硬骨头”。既是“啃骨头”,就得下硬功夫。挑来选去,生于斯长于斯的彝族干部布哈,因有着熟悉语言、了解习俗等优势成为第一人选。他将作为扶贫“第一书记”进驻山村,用3年时间扎扎实实地落实部队对彝族群众“脱贫奔康”的承诺和规划。    而此时的布哈,在部队正干得风生水起。他任中队长3年,所带中队连续3年被评为“基层建设先进中队”,自己多次立功受奖;因为热爱本民族文化,他刚刚取得“彝族语言与文化”硕士研究生文凭……现在一下子把他派往艰苦的山村,面临全新的任务挑战不说,要在贫困村安营扎寨,相对艰苦落后的生活条件本身就是一个难关。因此,在下达任务之前,凉山支队领导本准备做一番思想动员工作。没想到,支队领导一开口,布哈便拊掌大笑放声道:“正如我愿,甘领军令状前往。”    虽说是意料之中,但支队领导还是把种种困难和要求、责任和纪律,掰开揉碎了与布哈谈了7次,反复告诫他不打无准备之仗,把难处想透了再表态不迟。可布哈不仅态度越来越坚决,最后一次谈话时他几乎是声泪俱下:“这可是生我养我的家乡啊,这一仗是我报答大凉山的机遇,我不去打头阵谁去。”    情至深处必有缘。贫困与摆脱贫困,几乎构成了布哈青少年时代的全部记忆。    记得幼时,母亲的一场重病把布哈一家的生活拖入了贫困。父亲带着母亲四处求医,家里基本无人管。布哈从小就是穿彝村的“百家衣”、吃彝家的“百家饭”长大的,就连学费也是东邻西舍拼凑出来的。    大凉山几多苦寒,但大凉山人的心从来都不凉。贫困中长大的布哈血脉里流着彝族人倔强的基因,这个一年四季只有一套衣服穿的贫困生,不负乡亲之望,最终以县“文科状元”的好成绩被省城大学录取的故事,至今仍是当地的励志佳话。    大学生活丰富多彩,生活也有了多种可能,但对来自大凉山的布哈而言,青春唯一的选择就是用来与贫困斗争的。他在学校老师的帮助下,组建起了贫困生的“自强社”。除了学习上相互帮助、辅导外,还有一个重要工作就是借助学校的安排推荐,走到社会去勤工俭学、兼职打工。    学习之余,他们在校内搞保洁,到校外给“糖酒会”举牌子、在车展当引导……这些活动显然挣不了多少钱,但他们总是从每次的微薄收益中捐出10元、20元,成立“爱心基金会”,帮助更加困难的同学。当然,身为“会长”的布哈无论是打工还是捐钱,始终是领头人。    “世情看冷暖,人面逐高低。”有多少赞许就有多少笑话,布哈并不在乎。有一个所谓“贫困文化”概念——贫困容易使人的尊严被生存需求所剥夺,这样必然产生强烈的宿命感、无助感和自卑感。可布哈偏偏不信这个邪,他提出的“自强文化”成了“自强社”的信念和持守,通过努力与创造,改变自己和帮助别人,才能做一个从精神和心灵上告别贫困的强者。    2009年,布哈大学毕业,入伍迈进军营,从一个贫困生成长为武警军官。一路走来、万千情怀,党的民族政策阳光的照耀、老师同学们温暖手臂的扶持、乡亲们的点滴关爱……这一切让布哈有了一个发自内心的梦想:等自己有了能力,一定要报答家乡那些让自己在“百家衣”“百家饭”中长大成人的百家情、千家恩……
  
“扶贫是一个有尊严的动词,不能坐而论道,必须撸起袖子实实在在加油干”    两顶“帽子”(国家重点扶贫开发县、四川省深度贫困县)把昭觉县压得灰头土脸的。身为“扶贫专干”,布哈知道自己肩上沉甸甸的担子——带领梭梭拉打村1779名乡亲,兑现武警部队扶贫脱贫的“三年规划”,彻彻底底地把这两顶“帽子”甩出大凉山。    老话讲:万事开头难。在上级的关心帮助下,村里的扶贫工作很快开了一个好头,部队为贫困群众送来米、面、油、衣被、电视,为乡卫生院赠送了价值不菲的医疗器械……    可是,当扶贫工作有了一个热热闹闹的开头后,生活的真实开始让布哈领悟到:万事开头难,可开头之后才知难上难。    也正是因为如此,别人是“新官上任三把火”,布哈却是上任伊始发了3次火。    头一次是刚进村不久,一个醉酒的村民路遇布哈指着他吼道:“天天说扶贫,我啥子都没有得到,说空话扶什么贫?”同为彝族汉子,布哈决不允许对党的扶贫事业说三道四,他高声呵斥道:“扶贫不会忘记每一个民族、每一个家庭、每一个人。但‘靠着墙根晒太阳,伸手等人送小康’实在丢我们彝族人和大凉山的脸!”在群众一片掌声和那醉汉的满脸羞愧中,布哈对习主席提出的“扶贫先扶志”有了更深透的领悟。    第二次是在部队全面开展扶贫工作为村里修路架桥的时候。明明是人人叫好的事,偏有一户说轧了家门口的垫脚石,要求赔偿。虽然是个别人,但布哈认为这种思想倾向必须纠正。于是,在村民大会上他严厉地批评了这位村民,一点面子都没留:“帮你修了路还伸手再要一双鞋,光想‘钱途’的人是没有前途的。”    第三次是布哈刚进村,就收到上级要求送扶贫材料填报表的通知,他压着火气把这些甩进抽屉。村里那些贫困家庭的生活现状告诉布哈,纸上的数据名词再多,也糊弄不了老人和孩子们期盼的目光。尽管不知自己能把贫困的帽子甩多远,但他明白一个道理:扶贫是个动词,不能坐而论道,必须撸起袖子实实在在加油干。    接下来的3个月,布哈磨破了两双鞋,只做了一件事:把全村522户走了个遍。按照精准扶贫“找准穷根”的要求,布哈逐一确认并为152户贫困户建档立卡。同时,为了对症下药,他为这个村子致贫的病根“号了脉”:受教育程度低、自然条件恶劣、无集体收入可依靠。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也就没有用武之地。而一旦经过调查拥有了发言权,日后发生的那些故事,也就顺理成章了。
  
“实事求是地解决老百姓火烧眉毛的事,比任何规划都重要”    大凉山的金秋花果飘香,而在大凉山上所见所闻的那些扶贫新鲜事,件件胜似鲜花美景。    ——第38个党支部。在部队长期担任党支部书记的布哈当然知道“战斗壁垒”的重要性。因此,他一到梭梭拉打村就向上级党委请示,经考察批准后将这个普通的农村党组织列为凉山支队党委的第38个党支部,成为在扶贫一线打攻坚战的“一线指挥部”。村里原先有20多位党员,但由于长期缺乏帮扶,组织生活不健全,导致有的党员组织意识不强,甚至已然淡忘了自己的责任。布哈深知,没有一批能够带头冲锋打头阵的党员,致富路上就少了加速加力的“发动机”。    虽然只是编外支委,但按原则抓党组织建设一点都不马虎。布哈用部队党支部的标准,通过落实组织制度、规范组织生活、严格党课教育、举行民主测评等工作,在村里建起了党员学习活动室。让党员的心热起来、劲鼓起来,志同道合地扛起扶贫的“战旗”。    采访时正好赶上每月一次的党建会,20多位农村党员按照议程,郑重地重温入党誓词。此情此景,让我们顿时血脉偾张。本次党建会的议题不多但都很重要:一是研究确认在本村退役兵、在读大学生中发展的党员苗子;二是讨论核对《习主席关于扶贫工作重要论述摘编》的彝文版翻译,下周必须下发到户……    ——精准扶贫就得解决老百姓的燃眉之急。古有“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箴言,道理固然没错,可由于历史的原因,有些深度贫困者,如果硬要纠结于“授以鱼”还是“授以渔”的讨论,就可能陷于更深的贫困。如前面提到的那个醉酒的村民,之所以借酒泄愤,原因就是他家住房已经残破不堪,“用手都可以在墙上掏个洞”。虽然,村里已将其列入民俗村统一改造规划,但整修改造还得再等一阵子。    实事求是地解决老百姓火烧眉毛的事,比任何规划都重要。布哈自掏腰包请来专业人员进行鉴定后,四处协调,陈述理由,终于调整了之前按部就班的方案,立马对其住宅进行了整修。这位村民把满腹的牢骚话换成了“卡莎莎(谢谢)”,成为扶贫政策积极的宣传者。    一位70多岁的老人患白内障什么也看不见,家里也非常贫困。虽说医保制度是长远之策,可如果等到制度完善了再治疗,就会延误治疗和一个家庭的脱贫。致富和济困并不矛盾,群众的困难就摆在眼皮下,还等什么?布哈联系总队医院,免费为老人进行了手术。老人逢人就说:我抬头看得见蓝天白云,低头看得见扶贫的好处。    ——用生活的质量唤醒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有人建议布哈通过先修民俗雕塑、安装路灯、刷标语等,搞出一个有面子的“小城市”。但布哈知道,乡亲们现在最需要的是一个属于自己的美丽乡村。他在村里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在全村开展大讨论——怎样鼓起振兴彝乡的自信,做一个堂堂正正的彝族人。老百姓人心是热的,眼睛是亮的。几天的剖析讨论,一部以移风易俗、破除落后宗族意识为主要内容的《村规民约》制定出来了,“爱国守法模范户”“勤劳致富模范户”“清洁卫生模范户”“团结互助模范户”从此成为村民的新荣誉。    生存环境决定生活质量。经过一年的努力,村里356户人家已经逐步住进了新居,村幼儿园、学校也都在改建中,村中修了公路、水渠,家家接通了自来水管,配发了有20多种日常急救药品的“爱心药箱”,同时,还建起5个公用水冲式厕所、25个封闭式垃圾池……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使村民自觉改变了陈规陋习,唤醒了彝族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现代化的发展模式才是扶贫致富的硬核。中国不缺农民,也不缺公司,缺的是属于农民的公司。深度扶贫就必须让现代化的发展方式构成贫困地区发展的新模式。布哈带领群众,已经精选“落户”了5种适合本村的产业模式,让现代化以集群效应成为撬动扶贫致富的杠杆。村里山林多、繁花茂盛,有养蜜蜂的丰富资源,布哈动员本村大学生返乡成立养蜂合作社,推出了“合作社+蜂农+贫困户”的模式;彝族刺绣被列为非遗项目,而本村掌握这门技术的绣娘有近百人,布哈聘请专家担任技术指导、电商确认等,建立起“非遗+时尚+电商+扶贫”的模式;本地有一种“岩鹰鸡”,肉质鲜美,只是受限于在高山地区散养,运输销售非常不便,布哈了解到一家以鸡为主打菜的大饭店,便一次次登门谈合作,那家老板决定在村里投资扩建饲养基地、开分店,形成了农民参加分红、“以资源劳力入股当股东”的模式……    ——有尊严地获得财富才有意义。“钱面一时、人面一世”,这句彝族谚语的意思是人的尊严比钱财更重要,这也成了布哈扶贫的立脚点。有一种优质牛叫西门塔尔牛,体形大产肉多,有个企业准备给村里送几十头作为扶贫项目。事是好事,可考察后发现这种牛食量大,需要大片的草场饲养,与当地山林生态“水土不服”。于是,布哈婉拒了这番好意。有人不理解,说要来杀肉吃也好啊。布哈苦口婆心地解释说:“贫困不是让人取笑的话柄,彝乡不能自毁名声。”遇有为了“广告效应”要村民演这个扮那个的事,布哈总是毫不客气地拒绝:我们要发展不要慈善,我们挣钱不讨钱……
  
“能付出是一种幸运,被需要是一种价值”    “过河靠撑船,革命靠宣传。”这是红军在大凉山“彝海结盟”时留下的口号。布哈坚信一个道理:脱贫奔小康这条船,撑船者终究要靠一代代的青年。让红色基因和文化知识成为照亮大凉山的火把,让山里孩子的青春旅程伴随时代的节奏,才是建设美丽大凉山的百年大计。    “我从一名贫困生到大学生,如今成长为武警军官。没有人比我更清楚教育扶智对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作用。”布哈说,帮助一个贫困学生,改变的不只是受助者的命运,而是一个家庭的明天,甚至是一个民族的命运。    然而,初到梭梭拉打村,眼前的现状却紧紧地揪着布哈的心——因辍学致贫,居然是导致很多家庭贫困的原因。生活有很多条路可走,可要改变家乡面貌创造美好未来,说什么也离不开读书学知识啊。布哈巴不得把所有孩子都拉到这条路上来,他有一个习惯,在学校上课期间,但凡在课堂外见到适龄的孩子,就一定要去问:你怎么没上学呀?心诚则灵,就凭这一习惯,他先后把两个辍学的孩子重新送回到课堂。    布哈资助贫困生已多年。为了用有限的工资资助更多品学兼优的贫困生,布哈每次确定资助对象后,都要对受助者进行跟踪辅导。有的贫困生接受资助后,成绩下降、表现不佳,布哈会教育督促。倘若没有改观、进步,布哈便会更换资助对象。在他的鼓励和资助下,有的贫困生荣获省级“三好学生”,有的考上专升本,还有的考上全日制硕士研究生。    令人欣喜的改变在大凉山大大小小的彝寨山乡同时发生着,但梭梭拉打村的青少年有项独特的活动,让邻村的同学伙伴羡慕不已,那就是军营开放日。    遵循《中国人民解放军军营开放办法》,经请示同意,布哈和昭觉中队党支部精心筹划,决定让贫困地区的青少年通过参加“军营开放日”打开自己的眼界。当这些大山里的孩子们在荣誉室、训练场、执勤哨位看到官兵们英武的队列会操、娴熟的武器演练、整洁的内务时,一阵阵赞叹声表达着他们从未有过的惊讶。    寒门出学子,这话一点不假。梭梭拉打村民人穷志不穷,目前在校的大学生就有16名。乡亲们一面为自己的孩子笑在脸上,一面却愁在心头——供一个大学生并非易事,其中的15个家庭生活非常拮据,经常为学费生活费犯难。有了这些孩子大凉山才有未来,布哈通过陈情于总队领导,商定设立“武警励志奖学金”,将15名大学生确定为资助帮扶对象。    与此同时,在布哈的倡议下,部队官兵自愿捐款为村里的中小学生设立了“爱民助学金”。一部分用于奖励学习成绩突出者,一部分补助家庭困难学生。既激励学习热情,又保证不因贫困而辍学,这就叫作“一个也不能少”。    当然,故事还在以另一种方式呈现着另一番爱心。有了组织作为依靠,布哈和在彝乡学校当老师的妻子阿呷便有了更好的条件,他们长期坚持“家庭式”扶持,对一些特困户的孩子和孤儿付出了特别的爱,使他们不仅得到钱物资助,更重要的是获得亲情的关怀。以钱而论,他们拿出来的自然算不上什么巨款,但有一个数字却让人肃然起敬:这些年来他们不断地资助、帮扶了18个彝族贫困学生,其中有两人考上大学,还有一位考上了研究生……    布哈没有豪言壮语,却默默地影响着身边许多人。布哈任中队长时,有名战士叫封胜涵,性格内向、缺乏自信。那一年,中队附近一座民宅突发大火,布哈冒着生命危险,将房子里的一家人背出火海。封胜涵看在眼中,事后主动找到布哈,要加入捐资助学队伍。恰好,在火海死里逃生的人中,有一名品学兼优的贫困学生,布哈安排封胜涵与该学生结成“一对一”的帮扶对子。从此,封胜涵积极投身公益事业。    封胜涵、吕超、李元伟……在布哈的带领下,越来越多官兵的目光关注大凉山的贫困学生。在他们和支队官兵共同帮助下,沙马伍机考入哈尔滨理工大学、吉处金珠考入成都体育学院攻读研究生、俄洛瓦达即将大学毕业返乡创业,带领家乡脱贫致富,还有阿尔以金、吉克惹古、吉克阿梅……    十余年间,布哈付出常人所不能想象的努力,也收获了常人所不能体会到的幸福。去年,布哈一家获得了大凉山“最美家庭”的荣誉。    在大凉山脱贫攻坚的日子里,布哈深深懂得了“众志成城”一词的含义。除他以外,还有很多人在为梭梭拉打村由贫困走向富足而努力,他的老师、领导、战友、同学,还有很多默默付出的志愿者,他们中有的立足岗位奉献,有的捐资助学,有的送来校服书籍,有的前来义务支教……有了他们,才有了梭梭拉打村的今天。    采访中他们都不愿意多说自己的事,因为对奉献二字他们和布哈有着同样的理解:能付出是一种幸运,被需要是一种价值。    布哈更知道,包括梭梭拉打村在内的彝乡村寨,正发生着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明显、令人兴奋的变化。这种惊人的变化,应和着祖国和民族向富向强的脉动,辉映着人民军队不变的初心。他坚信,梭梭拉打村的明天,以及所有彝乡村寨的明天,必将更加美好。  
短评:
  
你想让他同行,一定要伸出自己的手郑蜀炎
逻辑哲学有一个著名观点:“世界是事实的总和。”
    大凉山采访行,从奴隶社会直接进入社会主义社会“一步跨千年”的历史,到眼前一个个脱贫致富的新闻,无不清晰而深刻地讲述了当今中国这样的事实之和——苦寒千年的大凉山已经迈上一条五彩斑斓的小康路。    数千年前《诗经》中“民亦劳止,汔可小康”的诗句,据说是最早可见的“小康”一词的出处。然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则是中国共产党向人民作出的庄严承诺。大而强、富而善、新而美,正一步步变为这个时代最温暖的现实图景。    无论是出于历史原因,还是源于自然条件的艰苦,大凉山脱贫攻坚都是一场艰难的战斗。对于凉山支队执勤四大队副大队长布哈来说,驻村扶贫相当于进入另一个阵地,越是艰辛才越应向前,因为这是永远听党指挥的人民军队义无反顾的选择。    彝族人常说一句话:你想让他同行,一定要伸出自己的手。满含着对大凉山人的爱,肩负着部队官兵的重托,彝族军官布哈伸出了自己的手。他运用现代化模式发展生产、从培养文明生活习惯入手开展脱贫攻坚工作的做法,让我们看到了当代军人的现代意识、长远眼光和浓浓的为民情怀。    在布哈心里,“脱贫”是一个与“冲锋”同等重要的动词,是一个有尊严的动词,驻村扶贫则是他作为一名军人在新的阵地上必须完成的任务。    有这样一句电影台词:“有时,一个梦想足以点亮整个天空。”诚然,并非所有梦想都能点亮天空,但是能够点亮天空的,必定是梦想。布哈说,他最大的幸运就是通过参加脱贫攻坚工作,得以同时完成建功军营与建设家乡两个心愿。显然,这份幸运并非偶然,是这个伟大的时代和日益强大起来的祖国,使他梦想成真。
文字:郑蜀炎、吴 敏、吕俊飞、姜永安
供图:程子健、李结义
来源:人民武警报·星期特刊
可能还喜欢
 1、新兵的第一份津贴都去哪儿了?
2、这所学校 为何以武警命名?
3、关于举办“反恐突击-2019”智能无人系统挑战赛的通知
4、儿子,最近在部队过得怎么样?
5、原创歌曲丨“半条被子”故事发生地武警官兵倾情演绎《愿为你》
本信息为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
监制:刘凤桥
执行监制:张金岭
主编:张宇、王文
值班编辑:王英豪、王超
邮箱:wjxinmeiti@163.com

觉得不错,请点赞↓↓↓

在线QQ咨询,点这里

QQ咨询

微信服务号